-
公开(公告)号:CN1189204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847819.5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叶远波 , 吴迪 , 王吉文 , 谢大为 , 汪胜和 , 王贺 , 邵庆祝 , 张骏 , 王薇 , 陈晓东 , 丁津津 , 胡兵 , 陈栋 , 秦昌嵩 , 李聪 , 行武 , 阮琪 , 韩文芝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过流程度差异的纵联保护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采集故障发生时刻时,故障线路两侧的电压信息和电流信息;根据故障线路两侧的电压信息和电流信息,计算故障两侧保护装置的过流程度,并基于过流程度进行两侧的开关量故障标志赋值;基于故障两侧的开关量故障标志,确定故障为区内故障或区外故障;在确定故障为区内故障时,故障线路两侧保护装置执行保护动作,实现故障隔离;本发明方案适应分布式电源带来的故障电流双向流动问题,可实现含高比例分布式电源配电线路故障的准确隔离。
-
公开(公告)号:CN11842611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84658.7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IPC: G02B6/2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缆便携式连接装置,涉及光缆连接技术领域,包括中转接纤盒、第一插接头以及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中转接纤盒内的多个第二插接头,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相平行的安装板,各第一插接头均滑动设置在安装板上,各第一插接头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斜导块,斜导块的相对两侧为相平行的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各所述第一插接头排列成两排,各第二插接头与各第一插接头一一对应;所述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圆盘、导轨以及移动组件,圆盘转动连接在固定板上。本发明中抵触件依次挤压各斜导块使各第一插接头与对应的第二插接头插接或脱离,能够实现快速批量的连接或断开操作,操作起来更加省力、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97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08903.X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N3/045 , G06N3/082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发电商自由联合竞价模拟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首先对发电商智能体选择合谋对象和策略竞价的行为进行建模;其次,将竞争深度Q网络算法(Dueling Deep Q Network,Dueling DQN)和柔性决策‑评价算法(SoftActor Critic,SAC)结合形成两阶段的求解算法来对模型中的离散、连续混合决策量进行求解。本发明中所提出的这一方法,可以在考虑网络拓扑的情况下,模拟市场主体在长期市场出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自由联合竞价行为,进而为电力现货市场中市场力的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87898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44767.8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北京清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灵敏度的多主体电网局部调峰方法、装置及设备。其中,通过灵敏度加权、机组聚合和运筹优化技术建立了一种多断面耦合的局部调峰调度模型。将传统电网调度中对断面越限的人工干预,改变为计算机控制下的自动调节过程,在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实现电网对断面越限的自动控制,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此外,为夯实电网侧的调节能力,在调节主体选择上除了考虑传统的火电机组外,还引入了优质的储能调节资源,对储能运行特性精准化建模,极大丰富了电网整体调节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780598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111094690.8
申请日:2021-09-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武汉凯默电气有限公司
IPC: G06Q10/20 , G06Q50/06 , G06F40/242 , G06F40/1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虚端子校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IED的端子库;建立典型IED模板;设置变电站的电压等级、接线方式,选择不同类型的典型IED模板生成变电站模板;导入变电站模板、IED的端子库、待校验的SCD文件,设置待校验的SCD文件中待校验IED的设备类型、电压等级、间隔类型、接线方式以及IED所属支路属性;将待校验SCD文件中的IED的虚端子连接关系与典型IED模板中的虚端子连接关系比较,输出虚端子校验结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实现智能变电站虚端子的校验,自动判断虚端子连线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使得人工检查周期大大缩短和工作效率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1935762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010733650.2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W24/04 , H04W24/06 , G06F18/213 , G06F18/241 , G06F18/2433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5G承载网下基于EWT和CNN的配网故障诊断方法和系统,通过以下步骤:基于5G承载网络从配网获得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EWT分解处理,通过峭度值计算确定出有效的IMF分量进而确定测试数据;把测试数据输入事先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模型进行故障诊断。本发明经过EWT处理后的数据,再进行卷积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故障诊断精度高;通过峭度值计算能很好确定出有效的IMF分量,构建故障特征数据,实现故障诊断,具有很高的故障诊断精度。一方面,为配电网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诊断技术;另一方面,在5G背景下,能够更好更快的实现故障诊断,对及时排除配电网故障和恢复供用电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979597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775892.1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变减载控制与综合频率控制的光伏调频方法、装置、系统与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包括:监测系统频率并计算频率偏差与频率变化率;若变化超过预设阈值,则修改Boost变换器控制模式,更改光伏阵列端口电压;综合频率控制由有功‑频率下垂控制与虚拟惯量控制构成,分别根据系统频率偏差与系统频率变化率动态调整光伏电站有功出力,完成一次调频。光伏变减载控制根据光伏板本地光照强度变化与系统频率偏差动态调整光伏阵列的减载率,以抑制光伏出力波动性及进一步参与系统一次调频。利用本发明可实现光伏电站参与电力系统遭受扰动后的一次调频,增大电力系统惯量,解决因新能源渗透率增大导致的电力系统一次调频容量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5506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60824.1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武汉凯默电气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电站一二次信号关联测试过程可视化方法及系统,包括绘制变电站主接线图,所述主接线图中各一次设备均创建独立间隔;将SCD文件中二次设备对应逻辑节点关联至所述主接线图一次设备及相应间隔,完成所述一次设备和所述二次设备的关联建模;基于所述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配置,动态展示各所述间隔的电压电流、所述主接线图的一次设备运行状态以及所述二次设备的测试状态监测;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测试间隔的跳闸、动作、闭锁、反校、回采和位置等信号来校验跳合闸动作的逻辑和时序是否正确。
-
公开(公告)号:CN11551394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77094.8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配网分布式保护装置的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配网中分布式保护装置的各配置状态,结合超可靠低延迟通信应用理论,计算配网分布式保护系统不同配置状态对应的数据传输错误率;基于不同配置状态对应的数据传输错误率,计算配网分布式保护系统不同配置状态对应的可靠性;将不同配置状态对应的可靠性作为强化学习的奖励依据,以配网保护业务的可靠性需求为约束条件,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使奖励达到最优,求解得到配网分布式保护装置的优化配置。本发明通过提出建立不同主站保护装置数量与分布式保护装置布置方案情况下,系统的可靠性的量化计算指标,改变传统保护装置由人工设计布置且缺乏量化评价指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283444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811419240.X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原理电缆局部放电传感器,主要包括套设在电缆屏蔽层外的电容型传感器、电感型传感器;所述电容型传感器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层极板、防水层、外层极板,内层极板包裹在电缆外护套上;所述电感型传感器包括开口式圆形线圈骨架、均匀绕制在线圈骨架上的线圈、金属外壳,线圈骨架采用高导磁率材料制成,金属外壳设置在线圈骨架的外部;所述电感型传感器布置在电容型传感器的外侧。还公开了该传感器的数据融合方法,充分利用了双原理传感器具有分频段互补,且白噪声互不相关的特点,兼顾不同原理的传感器低频/高频段性能,通过分频段加权运算方法较好地还原波形,从而实现对电缆局部放电信号的有效提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