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68610C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02821145.6
申请日:2002-04-08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H01J61/7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604 , G02F1/133608 , H01J6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阴极荧光灯、具有所述冷阴极荧光灯的容器以及具有所述容器的液晶显示器件。在灯管的外部形成两电极之一。另外的电极的一部分形成在灯管的内部,所述另外的电极的其余部分形成在灯管的外部。这种冷阴极荧光灯很容易与具有以夹紧方式连接的夹式供电组件的容器耦联/分开。此外,在夹式供电组件处安装了震动吸收件,以吸收施加在冷阴极荧光灯上的冲击。还能防止冷阴极荧光灯之间亮度不均匀,降低冷阴极荧光灯的功耗,显著改进组装工作,大大提高导电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409075C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410054488.2
申请日:2004-07-22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57 , G02F1/1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018 , G02B6/0055 , G02B6/00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组件,包括光导板,该光导板包括光入射面、从光入射面的一个端部延伸的光出射面和从光入射面的另一个端部延伸的反射面。反射面包括从光入射面的另一端部延伸的第一反射面和从第一反射面水平延伸的第二反射面。背光组件额外的还包括临近反射面设置的光吸收元件以防光反射。临近光导板设置反射板和光学片,使得背光组件的整体厚度得以减小。此外,防止了第三光出射面周围入射的光的泄漏,从而提高了LCD装置显示的图像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0401162C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410031220.7
申请日:2004-03-26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57 , G02F1/13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083 , G02B6/0085 , G02F1/1336 , G02F1/13452 , G02F2001/133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组件。LCD装置的接收容器用于固定灯和连接到灯上的灯线。接收容器具有基本上防止灯线与灯断开的部件。例如,用于接收灯线的第一通孔、第一管沟、固定元件和固定突起被用来防止灯线与灯断开。另外,LCD装置易于被操纵、可以有效耗散热量,并且重量较轻。
-
公开(公告)号:CN100383636C
公开(公告)日:2008-04-23
申请号:CN03123254.X
申请日:2003-04-24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57 , G02B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均匀亮度和较低功率消耗的背光组件和LCD装置。该背光组件有大量灯,用于向LCD面板提供光。各个灯有两个或更多彼此串联连接的子灯。该背光组件有布置在子灯之间的亮度控制单元,以便减小子灯之间的亮度差。
-
公开(公告)号:CN1751264A
公开(公告)日:2006-03-22
申请号:CN200480004416.5
申请日:2004-03-06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604 , F21V19/008 , F21V29/15 , G02F1/133608
Abstract: 在能够改善显示质量的背光模组和包括该背光模组的LCD装置中,该背光模组包括灯和绝缘元件。灯包括灯管和设置在灯管端部的电极。绝缘元件与灯的端部结合以包围电极并防止电极产生的热被传导到灯管。从而,改善了LCD装置的显示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737669A
公开(公告)日:2006-02-22
申请号:CN200510092411.9
申请日:2005-08-18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5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0242 , G02B5/0278 , G02F1/13362 , G02F2001/133507 , G02F2001/133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光源器件,包括面荧光灯和亮度增强膜。面荧光灯包括第一和第二基板、密封件和至少一个间隔件。第一基板为板状。第二基板面对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包括光扩散珠。密封件沿第一和第二基板的边缘设置以结合第一和第二基板。在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夹置至少一个间隔件以限定放电空间。亮度增强膜附着到第二基板的外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707324A
公开(公告)日:2005-12-14
申请号:CN200410049337.8
申请日:2004-06-11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3 , G02F1/13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和杂质屏障。第一支撑框架支撑液晶显示面板并包括一个开口,通过该开口向液晶显示面板供给光线。第二支撑框架从第一支撑框架的侧边突出以包围液晶显示面板的侧边。杂质屏障设置在第一支撑框架的对应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表面上以防止杂质流入到第一支撑框架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的空间中。因此,用于LCD面板的支撑单元包括杂质屏障以防止外界带来的杂质流入到支撑单元和LCD面板之间的空间中,由此提高图像显示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667472A
公开(公告)日:2005-09-14
申请号:CN200510051581.2
申请日:2005-03-07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5 , G02B5/30 , G02F1/133 , G09F9/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606 , G02B5/0226 , G02B5/0231 , G02B5/0242 , G02B5/0294 , G02B5/3033 , G02F1/133604 , G02F1/133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部件、具有该光学部件的背光源组合体及具有该背光源组合体的显示装置。将光学部件置于产生第一偏振光和第二偏振光混合光的第一区域以及为了利用第一偏振光显示图像与第一区域面对的第二区域之间。为了提高图像灰度,将第二偏振光变换为第一偏振光的偏振光部以及与偏振光部形成一体并提高第一偏振光的灰度均匀性的扩散部。由此,不仅大幅度地提高了光学部件显示图像所需的光灰度及灰度均匀性,还大幅度地降低了光学部件的重量及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585911A
公开(公告)日:2005-02-23
申请号:CN02822417.5
申请日:2002-07-24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5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038 , G02B6/0053 , G02B6/0055 , G02F1/1336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增强的轴向亮度并实现了轻薄LCD的液晶显示装置(600)。从光源(120)发出的第一光线(L1)入射到光导板(200)。第一光线的光路被光导板(200)改变,并且第三光线(L3)向反射板(300)出射。然后,第三光线(L3)在反射板(300)上反射,改变成具有增强的轴向亮度的第二光线(L2)。第三光线(L3)通过反射板(300)会聚成具有增强的轴向亮度的第二光线(L2),其中反射板(300)具有三角棱柱形状的表面结构。因而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增强轴向亮度并使整体尺寸和重量最小。
-
公开(公告)号:CN1186681C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号:CN01117429.3
申请日:2001-04-27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09 , G02B6/0031 , G02B6/0055 , G02B6/0071 , G02B6/0083 , G02F1/133308 , G02F1/133604 , G02F1/133608 , G02F1/133615 , G02F2001/133328 , G02F2201/465 , G02F2203/68
Abstract: 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背光组件,具有光源,导光板,和聚光部分;和一个具有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模制框架。第一框架收容导光板和聚光部分,第二框架收容光源。反射板整体形成在第二框架的内表面以执行灯反射器的作用。因此,不需要灯罩,使得部件数也由此可以降低并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通过简单地分开具有光源的第二框架来换灯,所以换灯时可以减少由于与其它元件摩擦所导致的光源失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