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8454771U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20628866.0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浦华控股有限公司
IPC: C02F1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污泥及工业污泥减量化领域,公开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减量化低温干燥机,包括进料装置、出料装置和设置于所述进料装置与所述出料装置之间的机体,所述机体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方设置有翻抛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污泥减量化低温干燥机,无需加药,并对已有的低温干化设备的传送带防黏堵方式、箱体的配风设置和风机除尘方式作出全新的设计及优化,以使设备传送带不易黏堵、传送带的透风效果更好、配风更加均匀、粉尘清理更加便捷,同时使总体设备热利用效率更高、运行费用降低、使用更加简便的新型污泥减量化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208454611U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721850763.0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浦华控股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水分配领域,特别是涉及污水生化池布水分配装置。污水生化池布水分配装置包括配水槽,配水槽内设置滑动闸板,滑动闸板将配水槽分为两个分配区间,两个分配区间分别供应对应的水池,滑动闸板随驱动结构滑动以调节两个分配区间的大小。本实用新型在配水槽内设置滑动闸板,滑动闸板滑动以调节两个分配区间大小,且可以在任意比例间调节。以对应的水池为厌氧池和缺氧池为例,实际操作中,可以对水质进行分析,确定重点进行缺氧处理还是厌氧处理,进而调节滑动闸板的位置,以调整分配到厌氧池和缺氧池的水量比例,进而提高脱氮除磷的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158908U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21025133.X
申请日:2017-08-16
Applicant: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浦华控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活性污泥水质净化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锥筒、第二锥筒和第三锥筒,以及用于向第二锥筒内曝气的曝气结构;第二锥筒和第三锥筒的广口端和窄口端均敞口,第一锥筒的广口端敞口,第一锥筒的窄口端内设有底板,第一锥筒和第二锥筒的窄口端均朝下,第三锥筒的窄口端朝上,第二锥筒窄口端外缘抵靠于第一锥筒内壁,第二锥筒广口端外缘抵靠于第三锥筒内壁,第三锥筒广口端外缘抵靠于第一锥筒内壁;第二锥筒广口端外缘与第三锥筒内壁之间存在第一缝隙;第三锥筒广口端外缘与第一锥筒内壁之间存在第二缝隙;第二锥筒窄口端外缘与第一锥筒内壁之间存在第三缝隙。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较低。(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158896U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21008857.3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浦华控股有限公司
IPC: C02F3/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污泥生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式活性污泥生化系统。该管道式活性污泥生化系统包括活性污泥混合液循环管道,所述活性污泥混合液循环管道上分别设有若干沉淀器以及若干供氧管道,其中所述沉淀器包括沉淀器本体,所述沉淀器本体为中空的倒锥形筒体,在所述沉淀器本体中设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上设有上罩,所述上罩的顶端穿过所述沉淀器本体的上表面,在所述上罩的顶端设有气体出口,在所述沉淀器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出水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道式活性污泥生化系统,可以很容易的将系统埋设于地下,系统管道可以随地形起伏自由设置,更加方便安装施工,大幅度节约造价,可以有效的利用溶解氧,提高充氧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375723U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621468901.4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浦华控股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置于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沉淀装置,包括上下端均为开口的沉淀锥筒和集泥锥筒,沉淀锥筒和集泥锥筒均倒置,沉淀锥筒设于集泥锥筒的上方,且沉淀锥筒的下端口伸入集泥锥筒的上端口,沉淀锥筒与集泥锥筒之间形成供曝气混合液通过的混合液通道;沉淀锥筒中设有两端均为开口的疏气筒,疏气筒的内壁面与沉淀锥筒的内壁面共同限定出与沉淀锥筒的下端口连通的内部沉淀区域,疏气筒的外壁面与沉淀锥筒的内壁面共同限定出外部沉淀区域,疏气筒的下端与沉淀锥筒的内壁面之间形成连通内部沉淀区域和外部沉淀区域的分离液通道。使用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再建设二沉池,缩短沉淀时间,提高效率,降低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205368023U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521015772.9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紫光环保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高浓度综合城市污水的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处理高浓度综合城市污水的装置包括水解酸化池、中沉池、厌氧池、缺氧池及好氧池,将水解酸化工艺与AAO工艺融为一体,简化了工艺流程及构筑物数量,中沉池分别与酸化水解池与厌氧池连接用于将中沉池中的污泥和污水进行分流处理,及时补充水解酸化池的污泥浓度,提高水解酸化效果,厌氧池与缺氧池连接,缺氧池与好氧池连接,水解酸化池用于对污水进行酸化水解处理获得VFA有机物,为AAO工艺提供碳源,厌氧池利用污水中的VFA有机物进行厌氧释磷,提高了生物脱氮除磷的效果,缺氧池用于反硝化反应去除硝酸盐,好氧池用于曝气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205151868U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20859879.5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紫光环保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活性污泥重力自回流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包括一体化处理罐,其内设有环向设置的分区导流板,并分隔为生化区和沉淀区,生化区位于分区导流板围成的区域内,沉淀区位于分区导流板和一体化处理罐罐壁围成的区域内,分区导流板的下端朝向所述一体化处理罐的罐壁倾斜并与所述罐壁连接,分区导流板内的周向设有多个与所述沉淀区的底部连通的污泥重力回流管,分区导流板外的上部设有沿其周向设置的进水槽,所述进水槽的外周设有低于所述进水槽槽口的出水堰槽,生化区的底部设有排水泵,排水泵通过管道接入所述进水槽中。本实用新型方便结构布置和运行管理,以提高出水效果,减少占地和投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5145740U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20858490.9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紫光环保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流量污水预处理装置,其包括网袋,所述网袋包括内外两层,内层网袋为疏网孔网袋,外层网袋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外层网袋的上部分为细网孔网袋,下部分为密网孔网袋;所述网袋与污水进水管道相连。本实用新型将污水处理预处理的粗栅渣、细栅渣和沉砂处理的三个工段的功能合并在一个双层网袋中完成,大幅度节约了用于该类项目预处理方面的设备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209113720U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20868573.X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浦华控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干化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包括进料装置、运送装置、出料装置、烘干装置和疏导装置,运送装置包括网带和驱动件,进料装置设置于网带的进料端,出料装置设置于网带的出料端,烘干装置的干热风自下而上吹过网带,驱动件与网带连接,以驱动网带水平传动,疏导装置设置于网带的上表面,以在网带的运动过程中对其上的污泥进行疏导。本实用新型疏导装置防止污泥长时间堆积在网带上而堵塞网带网孔,增加污泥比表面积,便于污泥干燥;解决了污泥堆积黏结问题,清理简便,提高干化效率;同时梳导装置也能够对含水率较低的污泥进行梳理和破碎,扩大了污泥进泥含水率范围,提高的干化机对工况波动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556218U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20088124.4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浦华控股有限公司
IPC: C02F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活性污泥池,包括生化池和设置于所述生化池内的沉淀槽,所述沉淀槽为V型沉淀槽,所述V型沉淀槽包括多层斜向设置的沉淀板,所述沉淀槽的内部设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连通出水管路,所述沉淀槽底部连通回收管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活性污泥池,采用斜板沉淀池原理,在活性污泥池内置沉淀槽,在保证出水达到二沉池的效果同时,解决现有技术采用二沉池导致的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