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6099912U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621087569.7
申请日:2016-09-27
Applicant: 南京能瑞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载波用防倒灌AB类功率放大器电路,所述电路设有两个信号互补的第一初级线圈L2和第二初级线圈L3,两初级线圈分别输入互补的两路信号,在次级得到合成的信号波形;所述第一初级线圈L2连接第一功率放大器管Q1和第一续流二极管D1;所述第二初级线圈L3连接第二功率放大器管Q2和第二续流二极管D2;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管Q1的基极连接电源电阻R1;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管Q2的基极连接接地电阻R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省去用于电力线载波单电源AB类功率放大器中的隔直电容,及限流电阻,降低了成本,减少发热,提高电源利用率,集电极输出的结构还可以有效抑制电力线干扰对功率放大器的倒灌。
-
公开(公告)号:CN204721338U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20159247.8
申请日:2015-03-20
Applicant: 南京能瑞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范涛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OFDM电力线载波和GFSK无线双模通信接收机的模拟前端电路。包括: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锁相环,自动增益放大器,能量检测单元,可调滤波器,可变增益放大器,能量检测单元,增益控制单元,模数转换器,动态范围提升模块,信号检测单元。采用低噪声放大器和混频器进行无线信号的放大和下变频,自动增益放大器,可变增益放大器,可调滤波器,能量检测单元,第二能量检测单元,增益控制单元和模数转换器进行电力线和无线信号的信号处理,信号检测单元检测OFDM信号和GFSK信号,当同时检测到OFDM信号和GFSK信号时,动态范围提升模块可以提高模拟前端电路的动态范围,从而可以同时处理OFDM和GFSK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220872903U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22737629.1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南京能瑞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谢天海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三相智能表继电器的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工作电源相连;第一电阻和第四电阻的一端用于接入开关控制信号,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和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相连;第二电阻还与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和地相连;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七电阻及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第七电阻还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及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相连,第五电阻还与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和地相连,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六电阻及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第六电阻还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本实用新型驱动力强,且可靠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217883224U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21439951.5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南京能瑞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M3/15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DC‑DC电源电路。该DC‑DC电源电路包括:升压型DC‑DC变换器、第一控制模块、第一采样模块和负载;升压型DC‑DC变换器包括电感、第一单向导通开关元件和第一电容;第一采样模块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容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一采样模块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一采样模块用于采集第一电容的第一极的电压;第一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与第一单向导通开关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第一采样模块的第三端电连接,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电容的第一极的电压,控制第一单向导通开关、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一电容是否构成导通回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输出满足实际需求的电压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206117659U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21085008.3
申请日:2016-09-27
Applicant: 南京能瑞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宽带OFDM电力线载波通信的频谱补偿电路装置,该装置包括分频段增益可调放大器,输出单元,耦合单元,能量检测电路以及自动增益调整电路。由于宽带信号频率范围很宽,因此将频谱分为多个不同的子频段,能量检测电路用于分别检测输出信号不同频段的幅度,将结果输入自动增益调整电路,自动增益调整电路根据各个频段的幅度大小,分别计算出合理的增益值,将增益值输出给分频段增益可调增益放大单元,由分频段可调增益放大单元分别对不同频段的信号进行放大或者缩小,再由输出单元将信号输出到耦合单元,通过耦合单元发送到电力线上。
-
公开(公告)号:CN206099969U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621103468.4
申请日:2016-10-08
Applicant: 南京能瑞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杜波
IPC: H04B3/5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压台区内点对点通信的模块,所述模板包括相关解码模块(1)、接收采样模块(2)、过零检测模块(3)、受控信号源模块(4);所述过零检测模块(3)连接低压电力线,受控信号源模块(4)分别连接过零检测模块(3)和低压电力线,接收采样模块(2)分别连接低压电力线和相关解码模块(1);通过过零检测模块(3)提供低压电力线的过零点时间基准信号,过零点时间基准信号输入受控信号源模块(4),受控信号源模块(4)将产生的信号注入低压电力线;接收时,通过接收采样模块(2)完成对低压电力线的电压波形的采样,送入相关解码模块(1)中可解调出数据。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幅度提高电力线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6932046U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20778769.5
申请日:2017-06-29
Applicant: 南京能瑞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互联网智能售电充电终端及系统,互联网智能售电充电终端与PC监控平台连接,互联网智能售电充电终端包括售电终端、充电芯片、GPRS通信模块、定位接收天线、报警模块和主控模块,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售电终端、充电芯片、GPRS通信模块、定位接收天线和报警模块电连接;GPRS通信模块进一步与外部的用户终端和/或PC监控平台连接,定位接收天线进一步与所述用户终端内置的定位模块连接;充电芯片包括充电连接装置、计费控制装置和供电装置,充电连接装置与计费控制装置分别与供电装置连接,供电装置与主控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现公共场合的便捷用电的移动互联网智能售电充电终端及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204721316U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20158967.2
申请日:2015-03-20
Applicant: 南京能瑞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3D7/16
Abstract: 一种可以工作在低电源电压下的单平衡有源混频器。包括RF输入信号(Vrf)的交流耦合电容C0,直流偏置电阻R0,输入管N1及其偏置管N0;还包括作为负载的MOS管N2,N3,P2和P3,其中,N2和P2通过电容C2和C3连接到正本振信号(Vlop),N3和P3通过电容C4和C5连接到负本振信号(Vlon);负载管P2和P3的栅极的直流偏置由P0提供;负载管N2和N3的栅极的偏置由电阻R1提供,偏置电阻R1和偏置管N0在同一电流通路上,保证N2和N3的偏置电压比N1的偏置电压略高。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有源混频器难以在极低电压下工作的问题,并且具有较低的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203798849U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320563547.3
申请日:2013-09-12
Applicant: 南京能瑞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1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解决工频磁场干扰的智能电表继电器用支架组件,包括支架与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底部具有一方形卡槽,所述支架中间具有一U型槽,所述支架顶端具有一方槽,所述U型槽与所述方槽连通,用于内部走线,所述支架顶端中间具有一半圆形缺口用于引出取样线,所述支架顶端和所述支架底部各具有两个对称的方形扣合孔,所述扣体顶端和所述扣体底部各具有两个对称的突起可扣合支架上的扣合孔,所述支架与所述扣体扣合后,应留有间隙,可走取样线。导线在支架内形成两段包络面,产生相反方向的感应电流,消除工频磁场对电流信号的计量精度的干扰,实现对锰铜上电流电压的准确采样。
-
公开(公告)号:CN202587046U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20134439.X
申请日:2012-04-01
Applicant: 南京能瑞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29/10
Abstract: 能够支持EPON、GPRS和CDMA通信模块的接口电路,涉及一种接口电路,它是为了解决目前没有同时支持EPON、GPRS和CDMA通信模块的接口电路导致EPON、GPRS和CDMA通信模块不能在同一终端上交换数据的问题。它的电路由一号电阻R85、二号电阻R89、三号电阻R93、四号电阻R102、五号电阻R92、六号电阻R86、七号电阻R90、一号三极管V32、二号三极管V36、三号三极管V28、四号三极管V33、一号电容C53、二号电容C54、一号芯片V34和二号芯片V35连接而成。本实用新型适用于EPON、GPRS和CDMA通信模块在终端上进行数据交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