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52863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152421.6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文冠果花瓣瞬时转化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瞬时转化技术领域。包括:取处于初花期的文冠果花序放入100g/L的葡萄糖溶液中,移入光照培养箱培养;侵染液侵染文冠果花瓣;将侵染后的文冠果花序依次放入放入50g/L和100g/L的葡萄糖溶液中培养;重复步骤(2)~(3)两次,完成瞬时转化;置于光照培养箱中继续培养。本发明通过前后不同浓度高渗葡萄糖溶液处理,一方面加大转化效率,另一方面缩短花色观察时间;在侵染液中加入葡萄糖加快目的基因对花色的调控,缩短周期;瞬时表达质粒注射的方法,避免了原有的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转化过程中因农杆菌、震荡、抽真空对花瓣造成的损伤,具有遗传转化周期短、效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760239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293701.9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促进带叶兜兰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胶膜菌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属于兰科植物育苗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株促进带叶兜兰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胶膜菌(Tulasnellasp.)Php86,所述胶膜菌Php86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21082。本发明所述胶膜菌Php86能够显著促进带叶兜兰种子发育成根系完整的健康幼苗,可实现带叶兜兰种子温室育苗或野外回归,授粉后130d的种子与Php86共生萌发生根形成幼苗后,幼苗形成率高达9.04%。
-
公开(公告)号:CN112725191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50453.3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促进兰科种子萌发的膨大革孔菌(Coriolopsis strumosa)菌株及其应用,属于共生真菌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菌株Epi910来自树兰种子组培萌发过程中的真菌,通过对从培养基、原球茎中分离获得的菌株ITS、nLSU等片段测序比对结果结合形态特点,鉴定为膨大革孔菌。菌株Epi910以菌丝团形式定殖于树兰、硬叶兰的种子和原球茎细胞内,同时通过共生萌发试验,验证Epi910与胶膜菌具有类似的功能,可促进包括树兰和硬叶兰在内的兰科植物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膨大革孔菌‑兰科植物种子共生萌发体系,可作为胶膜菌属真菌之外新的共生模式,为全面解析真菌‑兰科植物共生机制提供新的研究对象。
-
公开(公告)号:CN107767364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710819206.0
申请日:2017-09-1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热图像精准提取树木冠层温度的方法,包括:检测并获取待检测树木的红外热图像数据;提取所述红外热图像数据中包含的所有像素点温度值;根据所述像素点温度值,将红外热图像由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根据树木冠层结构特点,采用相应的区域形状确定不规则树木冠层的区域范围;在树木冠层的区域范围内,根据灰度图像中的灰度值,提取相应数量的像素点,得到树木冠层温度的分布状态。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冗余数据尤其是土壤背景的干扰,而且提取出的像素点能够准确反映树木冠层温度。因此,本申请所述基于红外热图像精准提取树木冠层温度的方法能够准确提取树木冠层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47072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400472.8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桐子茎尖嫩枝弥雾扦插育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穗母株的处理;(2)健壮插穗的选择;(3)插穗的防污染处理;(4)扦插池设置;(5)扦插管理。通过上述多个方面进行控制,扦插7‑10天皮孔即有根系形成,15天左右根系大量生成,20‑25天即可进行移栽,移栽成活率高达99%以上。按照该技术要点操作,可以防止山桐子插穗的污染,提高插穗生根率和根系质量,解决山桐子扦插无性繁殖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42545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428987.9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榛属植物品种SSR分子标记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参选品种的榛属植物DNA;(2)使用25对核心SSR分子标记引物分别对待测品种进行多重PCR扩增,(3)将步骤(2)的扩增产物进行分组,然后按组混合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4)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构建出指纹图谱。本发明中核心引物多态性强、数据读取简易,兼容榛属植物各个种,具有强大的辨别功能;通过引物混合PCR技术,一次PCR可获得2组引物的产物,节约1倍的PCR成本;通过PCR产物混合毛细管电泳技术,一次电泳可同时获得4‑8组引物的数据信息,节约3‑7倍的毛细管电泳费用,从而实现了对实验操作节约成本、经济快捷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526339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811488514.0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林木果实增产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秋季采果后对林木喷施秋季复壮肥;(2)早春花芽萌动前对林木喷施花芽发育肥;(3)盛花期到完全坐果期对林木喷施保花保果肥;(4)果实膨大期对林木喷施果实膨大肥;可增强树木的健壮程度、同时显著提高种实的产量,并且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886589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410720915.X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应用生物技术领域。主要内容为利用经过酒精发酵的二次废糖蜜(在当地又名为渍水)为基本原料,添加少量蛋白胨、氯化钠、硫酸镁等和10%左右的,Aspergillus niger(黑曲霉)、Geotrichum candidum(白地霉)和Bacillus pumilus(短小芽孢杆菌)混合接种剂,混合比例为1∶2∶1,经不同温度、通气量和搅拌速度的两个阶段共72小时发酵,制备得到生化黄腐酸含量在25%以上的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1662846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69001.3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学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溶磷菌P5及其发酵产物、菌剂与应用。本发明的溶磷菌(Burkholderia ubonensis)P5含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867。本发明的溶磷菌P5具有溶磷、产铁载体、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可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磷肥利用率。将其用于植物幼苗,具有显著促生效果,提高了苗木株高、地径生长量,尤其是对轻基质杉木苗木根系生物量及根系活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为杉木造林成活率及后期长势具有增产潜力。与化肥相比,该菌株及其菌剂更环保,对于杉木高效培育具有重要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811870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810326519.7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A01G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于欧洲云杉幼苗生长的光谱及配比,以及该方法在培育欧洲云杉容器苗中的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在播种欧洲云杉种子后,对容器苗进行补光处理,补光处理的光源选自红光LED灯,红光、远红光双色LED灯,其中红光:远红光的光照强度比例为7:1,和红光、蓝光、远红光三色LED灯,其中红光:蓝光:远红光的光照强度比例为7:1:1;补光处理的光照强度为80‑100μmol·m‑2·s‑1,补光时段为8:00‑24:00,补光100‑120天。该方法首要解决了欧洲云杉育苗过程中的苗期和幼龄期生长缓慢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欧洲云杉补光育苗过程中的季节限制的问题,促进其持续生长,且可有效保证欧洲云杉的成活率,为大规模供应欧洲云杉造林苗木提供一种周期短且节能减排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