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厂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98093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779993.0

    申请日:2017-09-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001 C02F3/121 C02F3/1215 C02F3/347 C02F21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造纸厂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先将制浆以及造纸过程中的污水集中排入到升降池内静置,然后经高低泵排入到沉淀池内,在排入的过程中经过两层筛网过滤掉大颗粒杂质;b、过滤好后进入到沉淀池内沉淀1小时,然后再向沉淀池内加入按重量比分解均包括酵母菌、光合菌群、活性污泥以及加入PVE悬浮粒子;c、然后通过在沉淀池底的曝气器输出氧气进行充分反应;d、经过反应的污水经泵流入到二沉池内;e、在二沉池的进水端安装有栅格,可分解掉因分解菌聚集在一起的团块,最后进入到二沉池内再次反应,最后排出外部;本产品具有可有效减少污水排放、且处理能力高,出水水质好的优点。

    一种新型活性污泥水质净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445296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702282.3

    申请日:2017-08-16

    Inventor: 王旭 李星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C02F3/30 C02F3/1215 C02F3/26 C02F2203/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活性污泥水质净化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锥筒、第二锥筒和第三锥筒,以及用于向第二锥筒内曝气的曝气结构;第二锥筒和第三锥筒的广口端和窄口端均敞口,第一锥筒的广口端敞口,第一锥筒的窄口端内设有底板,第一锥筒和第二锥筒的窄口端均朝下,第三锥筒的窄口端朝上,第二锥筒窄口端外缘抵靠于第一锥筒内壁,第二锥筒广口端外缘抵靠于第三锥筒内壁,第三锥筒广口端外缘抵靠于第一锥筒内壁;第二锥筒广口端外缘与第三锥筒内壁之间存在第一缝隙;第三锥筒广口端外缘与第一锥筒内壁之间存在第二缝隙;第二锥筒窄口端外缘与第一锥筒内壁之间存在第三缝隙。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较低。

    一种活性污泥处理废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86292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61464.6

    申请日:2016-08-08

    Applicant: 孟祥娣

    Inventor: 孟祥娣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活性污泥处理废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废水与活性污泥在第一曝气池中充分混合,氧化代谢;上述处理后的混合液进入二沉池静置沉淀,上层净化水直接排放,活性污泥一部分回流至曝气池,另一部分收集起来并用于处理第二废水;处理完成后,收集沉淀池内的固体物质,经脱水、浓缩处理后填埋处理。本发明提出的活性污泥处理废水的方法,除能妥善处理和有效利用沉淀池内污泥固体外,更能在节约工艺成本的基础上,提高废水处理效率,是现有工艺的提升和优化。

    一种多层式生物接触氧化池

    公开(公告)号:CN105936538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10426454.4

    申请日:2016-06-16

    Inventor: 杨素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池体、填料板和斜板沉淀区,池体内交错设有多层填料板,池体底部设有斜板沉淀区,池体下部设有曝气管,池体外壁上设有鼓风机,鼓风机与曝气管连通,通过设置在曝气管上的曝气微孔进行曝气作业,池体下部还设有进水管,池体上部设有出水管;本装置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结合进行污水处理作业,具有较高的净化效率和水力负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