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按扣和母按扣
    5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14684B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0980115202.8

    申请日:2009-02-27

    Inventor: 长谷川建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公按扣和母按扣。该公按扣是能够使卡合突起具有适当且充分的弹性变形性能从而提高连接强度的金属制的公按扣。在能使卡合突起(20)与母按扣的突起收纳部装卸自如地卡合的金属制的公按扣(1)中,在上述卡合突起(20)上沿圆周方向交替设置比较容易弹性变形的大变形部(26a)、和与大变形部(26a)相比不易弹性变形的小变形部(26b)。另外,在大变形部(26a)的前端部设置有高外侧膨胀部(24a),该高外侧膨胀部(24a)比小变形部(26b)的外侧膨胀部(24b)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利用自卡合突起(20)的上端设置的两条纵向隙缝(25)和连接上述各纵向隙缝的下端之间的横向隙缝(27)划分大变形部(26a)和小变形部(26b)。

    鸡眼扣安装装置及鸡眼扣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05574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080067041.2

    申请日:2010-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4B13/0082 A41H37/02 A43D10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鸡眼扣安装装置及鸡眼扣安装方法。鸡眼扣安装装置(1、1a)将基材(2)夹持在鸡眼(3)与垫圈(4)之间,将鸡眼(3)和垫圈(4)安装在基材(2)上,上述垫圈(4)具有与鸡眼(3)接合的孔(4a),该垫圈(4)具备围绕于孔(4a)四周的孔缘部(41)和与孔缘部(41)连续且自孔缘部(41)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外缘部(42),该鸡眼扣安装装置(1、1a)包括:上模(20),其用于配置鸡眼(3);下模(10),其包括杆部(11)、套筒(12)以及弹性构件(13),上述杆部(11)与鸡眼(3)相面对,上述套筒(12)以能沿杆部(11)的轴向滑动的方式安装在杆部(11)的外周,用于保持垫圈(4),上述弹性构件(13)向上模(20)方向对套筒(12)施力,杆部(11)具备:孔缘部支承面(16),其沿杆部(11)的外周设置,用于支承垫圈的孔缘部(41);作用面(15),其自孔缘部支承面(16)起随着向杆部(11)的中央去朝上方倾斜,该作用面(15)与鸡眼(3)的前端一起发挥作用而切断基材(2)。

    钮扣安装构件及钮扣安装构件形成方法、和鸡眼扣构件及鸡眼扣构件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58198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080066474.6

    申请日:2010-0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钮扣安装构件及钮扣安装构件形成方法、和鸡眼扣构件及鸡眼扣构件形成方法。在将公扣、装饰用钮扣等钮扣(40、50)安装到布料(1、2)上时使用金属制的钮扣安装构件(10、60),该钮扣安装构件(10、60)包括板状的基座部(11、61)和自基座部(11、61)的中央突出的圆筒状的柱部(12、62)。柱部(12、62)的上端面开放为上端开口(13),柱部(12、62)的下端面在基座部(11、61)的中央开放为下端开口(14、64)。这种钮扣安装构件(10、60)设有将柱部(12、62)的内部的下端侧封闭的封闭构件(20、70)。由此,从钮扣安装构件(10、60)的背面侧的下端开口(14、64),不会看到在向布料(1、2)安装钮扣(40、50)时自布料分离、或可能未完全自布料分离而留在柱部(12、62)内的碎布(1’、2’)、被铆接了的柱部(12、62)的突出端侧部分。在利用冲头(30)对封闭部(20’、70’)进行了冲裁后,该封闭部(20’、70’)将加工成钮扣安装构件(10、60)的中间构件(10’、60’)的半成品柱部(12’、62’)的上端面封闭,利用冲头(30)使封闭构件(20、70)移动至半成品柱部(12’、62’)内的下端侧。

    装饰部件以及其形成方法
    5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02963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080065491.8

    申请日:2010-07-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4B1/34 A41B1/04 B44C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具有轴部(22)的固定件(20)而被安装于坯料(1)上的金属制的装饰部件(10)。装饰部件(10)具有:部件主体(11),其在表面(11a)上被赋予了上下以及/或者左右非对称的装饰(12);轴部卡定部(13),其设置在部件主体(11)的背面(11b)侧,用于对上述固定件(20)的轴部(22)进行卡定。轴部卡定部(13)包括:从背面(11b)突出的圆筒部(14);用于在圆筒部(14)的半径方向内侧接纳上述轴部(22),使之变形并进行卡定的卡定空间(15)。形成装饰部件(10)时,在上下的模具(160、170)间对具有成为上述部件主体(11)的中间部件主体(151)和成为上述圆筒部(14)以及卡定空间(15)的中间圆筒部(154)以及中间卡定空间(155)的中间部件(150)进行冲压。在该冲压工序中,通过一方的模具(160)使上述中间圆筒部(154)的内径在突出方向上缩小从而将其加工成圆筒部(14),同时,在圆筒部(14)的外周面(14’)上设置用于从背面(11b)侧对上述装饰(12)的朝向进行掌握的由凹部以及/或者凸部构成的标记(16)。

    公按扣安装方法、公按扣和公按扣结构体、以及母按扣安装方法、母按扣和母按扣结构体

    公开(公告)号:CN102770042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0980163465.6

    申请日:2009-12-25

    Inventor: 长谷川建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4B17/0005 A44B17/0052 Y10T24/45262 Y10T29/499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公按扣安装方法、公按扣和公按扣构成体结构体、以及母按扣安装方法、母按扣和母按扣构成体结构体。该公按扣安装方法或母按扣安装方法在将公按扣(10、50)或母按扣(70)安装于布料(1)时铆接钮扣安装构件(20)的柱部(22)时,能够吸收对公按扣(10、50)或母按扣(70)的基部(11、51、71)施加的载荷的一部分。在公按扣(10、50)或母按扣(70)的在基部(11、51、71)中的安装用开口(13、53、73)的周围设置圆筒状的隆起部(14、54、74),利用钮扣安装构件(20)将公按扣(10、50)或母按扣(70)安装于布料(1)时,利用上模(30、60、80)铆接钮扣安装构件(20)的先贯穿布料(1)接着穿过了公按扣(10、50)或母按扣(70)的安装用开口(13、53、73)的柱部(22)。在该铆接时,通过利用变形的柱部(22)将公按扣(10、50)或母按扣(70)的隆起部(14、54、74)压扁于基部(11、51、71),利用隆起部(14、54、74)的变形吸收对公按扣(10、50)或母按扣(70)施加的载荷的一部分。

    钮扣及钮扣安装用上模
    5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39021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080053781.0

    申请日:2010-0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钮扣及钮扣安装用上模。钮扣包括:钮扣主体(20),其配置在片材(1)的第1主面(1a)上,该片材(1)具备第1主面(1a)和该第1主面(1a)的相反侧的第2主面(1b),该钮扣主体(20)在第1主面(1a)之上具有开口(24A、24B);安装构件(30),其包括基部(31)和杆部(32),该基部(31)配置在第2主面(1b)上,该杆部(32)自基部(31)突出,且自第2主面(1b)经过开口(24A、24B)而向第1主面(1a)侧贯穿,杆部(32)的端部(32a、32b)包括:板状的基座部(321a),其覆盖开口(24A、24B)地配置在钮扣主体(20)之上;多个肋(322a),它们在基座部(321a)的表面上与基座部(321a)形成为一体,自基座部(321a)的中心部向外周侧呈放射状延伸。

    钮扣安装方法、钮扣安装系统和钮扣安装用上模

    公开(公告)号:CN102573540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0980162067.2

    申请日:2009-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钮扣安装构件(20)的杆部(22)贯穿布料(1)时,不会钩挂用于构成布料(1)的线(2、3),而且能够利用具有实心的杆部(22)的钮扣安装构件(20)的钮扣安装方法、钮扣安装系统和钮扣安装用上模(10、50)。在将钮扣(40、60)安装于布料(1)时,使用:钮扣安装构件(20),其具有实心且顶端(23)平坦的杆部(22);上模(10、50),其包括顶端(12’、52’)为尖头的棒状的销构件(12、52)和包围销构件(12、52)的冲头(13、53)。在水平配置的布料(1)的上方配置钮扣(40、60),在该布料(1)的下方配置钮扣安装构件(20),使上模(10、50)下降至钮扣(40、60)与布料(1)的上表面(1a)相接触,且钮扣安装构件(20)的杆部(22)的顶端(23)与下表面(1b)相接触的时刻。接着,保持使钮扣安装构件(20)的杆部(22)的顶端(23)与布料(1)的下表面(1b)相接触的状态,并使销构件(12、52)的顶端(12’、52’)下降至使该销构件(12、52)的顶端(12’、52’)与杆部(22)的顶端(23)抵接,从而在布料(1)上形成先导孔(4)。接着,使钮扣安装构件(20)的杆部(22)沿先导孔(4)贯穿布料(1),然后穿过钮扣(40、60)的安装用开口(44、64),之后利用销构件(12、52)和冲头(13、53)对杆部进行铆接(22)。

    纽扣安装构件
    5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58173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0980159738.X

    申请日:2009-06-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4B1/44 A44B17/0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纽扣安装构件,该纽扣安装构件(10)具有基部(11、71)和柱部(12、52、62、72),该柱部(12、52、62、72)以在上述基部(11、71)表面竖起的方式形成且呈柱状,上述柱状的柱部(12、52、62、72)具有从上述基部(11、71)表面延伸出的柱主体部(18、58、68、78)和从该柱主体部(18、58、68、78)延伸出的三棱锥状的柱顶部(19、59、69、79),上述柱顶部(19、59、69、79)具有第二倾斜面(14、54、64、74)和构成三棱锥的三个侧面的三个第一倾斜面(13、53、63、73),该第二倾斜面(14、54、64、74)形成在相邻的该第一倾斜面(13、53、63、73)之间的棱部(15、55、65、75)上,且朝向前端方向倾斜。

    阳按扣
    5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59107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980137228.2

    申请日:2009-08-18

    Inventor: 长谷川建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4B17/0052 A44B17/0011 A44B17/0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由一张金属板形成、容易谋求径向的小型化、不需要另外附加抵住安装构件的一部分的部分的阳按扣。阳按扣(10、10’)通过对一张金属板进行拉深加工而形成,其包括:具有底座上部(11a)和底座下部(11b)的双重结构的底座部(11);从底座部(11)向上方突出、进入到阴按扣(20)侧的单层板结构的突起部(12);从突起部(12)的上端延伸而向径向外侧鼓出的卡定部(13、13’)。底座上部(11a)从突起部(12)的基端向径向内侧延伸,在向衣料(1)安装阳按扣(10、10’)时抵住安装构件(30)的铆接部分(33),底座下部(11b)从底座上部(11a)的径向内侧端向下方翻转而向径向外侧延伸,在安装时与衣料(1)接触。

    服饰配件的表面电解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354493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710462789.6

    申请日:2014-11-14

    Inventor: 长谷川建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利于成本地对金属制的服饰配件赋予多种多样的金属色的服饰配件的表面电解处理方法。将一个或多个金属制的服饰配件以与用于向电解液通电的阳极和阴极为非接触状态配置到该电解液中,向电解液通电,使服饰配件产生双极现象,从而能够对所述服饰配件的外表面的一侧赋予第1金属色,同时对外表面的另一侧赋予第2金属色。该方法可以包括在所述电解液通电期间以使服饰配件的外表面的所述一侧朝向阳极且所述另一侧朝向阴极的方式对服饰配件的姿势进行控制的步骤。另外,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所述电解液通电期间对服饰配件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进行研磨的步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