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韧性高耐候性桥梁钢及其板卷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21478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10606201.8

    申请日:2010-12-27

    Inventor: 蒲玉梅 谢世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韧性高耐候性桥梁钢,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15~0.055%、Si0.20~0.35%、Mn 0.50-0.80%、P≤0.018%、S≤0.005%、Nb0.050-0.080%、Ti0.010-0.020%,Al0.015~0.040%,Ni0.25~0.40%、Cu 0.25~0.40%,稀土加入量为0.045~0.08%;其余为Fe和杂质元素。其板卷轧制方法为:加热温度1220~1240℃;粗轧开轧温度1150~1180℃;精轧开轧温度1030~1070℃,精轧终了温度850~890℃,轧后快速冷却,冷却速度16~25℃/s,卷曲温度560-580℃。

    热轧椭圆轧件进口滚动导卫

    公开(公告)号:CN1923393A

    公开(公告)日:2007-03-07

    申请号:CN200610041151.7

    申请日:2006-08-09

    Abstract: 热轧椭圆轧件进口滚动导卫属于金属的轧制,尤其涉及金属轧件的矫直、导向和定位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带有轧件通道的导板,箱体设冷却水口,导辊轴设油孔与油嘴连接,特点是箱体上至少设置一对轴线互相交叉的导辊,两辊轴线夹角为2α,两只带有弧面孔型的导辊倾斜地伸入至轧件通道中,构成近似椭圆孔型。当轧件穿过椭圆孔型时,导辊对轧件进行矫直、夹持和扶正,使其长轴以垂直状态顺利进入圆孔型或方孔型。优点是,构思新颖,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时可以减少轧件扭曲和歪斜,减少轧件对导辊、轴承的冲击,延长导卫使用寿命,减少导卫损耗和更换频次,减少堆钢事故,有利于轧钢生产,减少轧件刮伤和轧辊错位,有利于提高产品正品率。

    一种连铸凝固过程中铸坯质量及改善中后期固液两相区流动性的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116707U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20433490.8

    申请日:2018-03-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铸凝固过程中铸坯质量及改善中后期固液两相区流动性的控制装置,属于冶金连铸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在连铸坯金属液相率为25%≥b1>0的位置处设置有末端激振力施加装置,且在连铸坯金属液相率为75%≥b2>25%的位置处设置有中段激振力施加装置,末端激振力施加装置和中段激振力施加装置分别用于用于向坯壳表面施加间歇性的激振力;打击在连铸坯凝固中段的坯壳表面的激振力,可以规律性地打断冷却过程中凝固前沿生长的枝晶头,促进等轴晶的生长;且打击在连铸坯凝固末端的坯壳表面的激振力,可提高半凝固钢水在凝固中后期的补缩能力,改善铸坯内部组织疏松,提高铸坯质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热轧椭圆轧件进口滚动矫直导卫

    公开(公告)号:CN200939465Y

    公开(公告)日:2007-08-29

    申请号:CN200620075580.1

    申请日:2006-08-09

    Abstract: 热轧椭圆轧件进口滚动矫直导卫属于金属的轧制,尤其涉及金属轧件的矫直、导向和定位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带有轧件通道的导板,箱体设冷却水口,导辊轴设油孔与油嘴连接,特点是箱体上至少设置一对轴线互相交叉的导辊,两辊轴线夹角为2α,两只带有弧面孔型的导辊倾斜地伸入至轧件通道中,构成近似椭圆孔型。当轧件穿过椭圆孔型时,导辊对轧件进行矫直、夹持和扶正,使其长轴以垂直状态顺利进入圆孔型或方孔型。优点是,构思新颖,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时可以减少轧件扭曲和歪斜,减少轧件对导辊、轴承的冲击,延长导卫使用寿命,减少导卫损耗和更换频次,减少堆钢事故,有利于轧钢生产,减少轧件刮伤和轧辊错位,有利于提高产品正品率。

    一种轧钢加热炉燃烧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213914U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22037004.3

    申请日:2018-12-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轧钢加热炉燃烧控制装置,属于加热炉燃烧控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加热炉,加热炉表面安装有烧嘴,烧嘴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空气支管和煤气支管,空气支管的外表面分别安装有空气支管电动调节阀和空气支管流量计,煤气支管的外表面分别安装有煤气支管电动调节阀和煤气支管流量计,煤气支管的输入端连接有煤气总管。本实用新型基于煤气成分分析机理,有效实现加热炉的最佳燃烧控制,与烟气反馈测试结果一致,实现了准确性、实时性、适用性,通过实时调整各段煤气量及空气量,达到燃烧优化控制的目的,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及成材率、降低氧化烧损、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适应料面波动的烧结点火炉

    公开(公告)号:CN204787814U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20296380.8

    申请日:2015-05-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应料面波动的烧结点火炉,包括点火段、保温段,其特征在于:在点火段炉顶增设一排以上的备用烧嘴(1),备用烧嘴(1)比点火段正常烧嘴(5)离正常料面(3)的距离小。通过这种设计,在点火段内设置一排正常烧嘴(5),这排正常烧嘴(5)满足正常料面(3)正常生产的要求,料面下降到下降料面(4)时,使用备用烧嘴(1),达到烧嘴适应料面变化,始终保持最佳点火距离的目的,从而降低煤气消耗。

    一种基于煤气成分分析机理的加热炉燃烧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131380U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822037015.1

    申请日:2018-12-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煤气成分分析机理的加热炉燃烧控制装置,属于加热炉燃烧控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加热炉,加热炉表面安装有烧嘴,烧嘴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空气支管和煤气支管,空气支管的外表面分别安装有空气支管电动调节阀和空气支管流量计,煤气支管的外表面分别安装有煤气支管电动调节阀和煤气支管流量计,煤气支管的输入端连接有煤气总管。本实用新型基于煤气成分分析机理,有效实现加热炉的最佳燃烧控制,与烟气反馈测试结果一致,实现了准确性、实时性、适用性,通过实时调整各段煤气量及空气量,达到燃烧优化控制的目的,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及成材率、降低氧化烧损、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纵列式电加热冷轧钢筋应变时效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743365Y

    公开(公告)日:2005-11-30

    申请号:CN200420080826.5

    申请日:2004-11-05

    Inventor: 谢世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纵列式电加热冷轧钢筋应变时效处理装置,尤其涉及冷轧线材、棒材应变时效的处理。由上料装置、机前辊道、加热装置、机后辊道、冷却装置、集料辊道纵向依次顺序排列设置在同一轴线上,各装置的工作面处于同一平面内;集料辊道连接冷床,冷床侧设置收集台架,利用钢筋作导体接通电源进行加热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结构新颖,配置简凑、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无污染;电加热退火处理、热效率高,钢筋受热均匀,力学性能一致,提高了钢材应变时效处理的正品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