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18743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06216.X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害虫驱避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所述害虫驱避剂包含十八烷酸丁酯,还可添加乙醇等溶剂及吐温‑80等辅助成分。所述驱避剂对甜菜夜蛾等害虫具有明显的驱避作用。并且,所述驱避剂的主要成分为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能够降解,是一种无公害的害虫驱避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961387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16905.9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以十六烷酸丁酯作为甜菜夜蛾雌蛾的引诱剂的方法,属于利用寄主植物的信息化合物引诱昆虫保护植物方法。本发明用乙醇作溶剂将十六烷酸丁酯配制成浓度为0.01~0.05mol/L溶液,进一步优选0.03 mol/L溶液。利用Y型嗅觉仪测试,十六烷酸丁酯对雌蛾引诱率最高为68.0%。在室内产卵实验中,喷施十六烷酸丁酯后产卵量比对照高15.2倍,在田间实验中引诱率达81.4%。该化合物可用于制备防治甜菜夜蛾的生物源农药。
-
公开(公告)号:CN10570706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029911.6
申请日:2016-01-18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 云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
Abstract: 川滇桤木次生代谢物对苯乙基酮为趋避云南松小蠹的缓释剂及方法。本发明以正己烷或正戊烷或石油醚为溶剂、以对苯乙基酮为溶质配置对苯乙基酮溶液,用于趋避云南松小蠹危害程度不同的林分;对苯乙基酮浓度与云南松小蠹对林分危害程度正相关。应用是将缓释剂浓度设置为50~500 ng/uL置于一顶端开口的缓释瓶内,按方位、树高塔式交叉悬挂于衰弱木枝干枝梢上。本发明取材于云南松小蠹的非寄主林木次生代谢物,趋避力强、持续周期长、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可持续用于控制云南松小蠹的种群数量,推广潜力大。
-
公开(公告)号:CN104255363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34658.3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西南林业大学 , 泽桑梓
IPC: A01G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杉木控制薇甘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杉木种苗按照1m~1.5m×1.5m~1m的株行距种植在薇甘菊发生、且适宜杉木生长的区域,抚育杉木3~4年,即可逐步替代直至完全遏制薇甘菊。本发明除了能够完全遏制薇甘菊生长,控制薇甘菊的扩散、蔓延;还能收获杉木木材及其加工的制品、产品;且具有环境友好,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简单、易行、易推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58186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34095.0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IPC: A01N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真菌永久展示标本制作保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载物板,所述载物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烘干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加热板,所述载物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在支撑板的作用下可以对真菌的头部进行支撑,防止真菌的头部出现歪斜倒塌的情况,同时在底座以及插针的作用下可以对真菌的底部进行支撑固定,防止真菌歪倒导致真菌头部变形,从而保证真菌在烘干过程中不会出现损坏的现象,从而保证真菌的完整性,且在烘干箱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对真菌的快速烘。
-
公开(公告)号:CN112580386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0922768.7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云南这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西南林业大学
IPC: G06K9/00 , G06F16/58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遥感卫星影像受害松木图像智能识别算法。本方法主要通过遥感卫星电磁波获取大量松木波普信息和高光谱数据,结合流行学习算法ISOMAP和最小二乘回归LSR对高光谱图像进行降维降噪,提取图像特征,从而实现对受害松木图像的智能识别。本发明方法对受害松木的识别率高,能够有效的掌握受害松木的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0742072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074287.1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害虫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害虫引诱剂包括乙酸苯丙酯和芳樟醇。乙酸苯丙酯和芳樟醇作为一种甜菜夜蛾用于识别寄主植物的信息化合物,用来代替化学农药对甜菜夜蛾进行防治,不会对月季植株产生不良影响、不会导致该虫产生抗药性。同时,乙酸苯丙酯和芳樟醇来自寄主植物,在自然界中有着天然的完整的降解途径,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引诱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346476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81665.6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二烷醇的应用,所述的十二烷醇的应用为所述的十二烷醇在制备植株感病标记检测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确定十二烷醇可用于对中国月季植株是否感染了白粉菌进行早期诊断。经过对健康和感病中国月季植株挥发性成分、以及白粉菌自身的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筛选出该化合物。在正常情况下健康植株不会合成所述的十二烷醇,只有在白粉菌的诱导作用下该标记化合物才会被植株合成出来,该化合物不是来自白粉菌,因此可作为感病标记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34647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81639.3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六烷醇的应用,所述的十六烷醇的应用为所述的十六烷醇在制备植株感病标记检测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确定十六烷醇可用于对中国月季植株是否感染了白粉菌进行早期诊断。经过对健康和感病中国月季植株挥发性成分、以及白粉菌自身的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筛选出该化合物。在正常情况下健康植株不会合成所述的十六烷醇,只有在白粉菌的诱导作用下该标记化合物才会被植株合成出来,该化合物不是来自白粉菌,因此可作为感病标记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297051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681668.X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IPC: G01N30/02 , G01N30/72 , G01N30/88 , G01N33/5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六烷酸丁酯的应用,所述的十六烷酸丁酯的应用为所述的十六烷酸丁酯在制备植株感病标记检测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确定十六烷酸丁酯可用于对中国月季植株是否感染了白粉菌进行早期诊断。经过对健康和感病中国月季植株挥发性成分、以及白粉菌自身的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筛选出该化合物。在正常情况下健康植株不会合成所述的十六烷酸丁酯,只有在白粉菌的诱导作用下该标记化合物才会被植株合成出来,该化合物不是来自白粉菌,因此可作为感病标记化合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