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驱动甲烷八叠球菌还原二氧化碳产甲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66703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910054297.2

    申请日:2019-01-21

    Inventor: 周顺桂 叶捷 俞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驱动甲烷八叠球菌还原二氧化碳产甲烷的方法,该方法将纳米半导体沉积于Methanosarcina菌表面,并通入CO2;在光照条件下Methanosarcina菌利用光生电子还原CO2产甲烷。通过本发明能够以丰富廉价的光能作为驱动力实现选择性CO2还原产甲烷,显著降低了工艺成本。本发明克服了传统CO2还原产甲烷过程中存在的工艺复杂、能耗大、产物选择性差等缺点,具有工艺简单、能耗低、产物选择性强的优点,系统的相对简单性使得它们更易于以模块化方式进行修改和改进,因此可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一种电发酵产甲烷的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6147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0930180.1

    申请日:2018-0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发酵产甲烷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罐体、恒电位仪、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分别与恒电位仪连接;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设置于罐体内部,参比电极设置于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之间;罐体顶部设置有甲烷收集口;罐体底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本发明中通过电发酵产甲烷的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启动速度快、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稳定的优点,与传统厌氧消化反应品相比,本发明中的方法产甲烷速率提高20-30%、甲烷产生量可提高10-15%,并且运行稳定,维护成本低,可广泛用于畜禽粪污、厨余垃圾、市政污泥、农林废物等有机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与安全处置。

    一种利用胞外聚合物促进厌氧消化产甲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13539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10799697.7

    申请日:2017-09-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C12P5/023 C02F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胞外聚合物促进厌氧消化产甲烷的方法,属于可再生能源领域。本发明首次提出生物性导电物质的概念,在厌氧消化体系中利用生物性的导电物质促进厌氧消化产甲烷。所选用的生物性导电物质为胞外聚合物,其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合适的提取方法能够维持微生物的活性,保证微生物持续分泌胞外聚合物。作为生物性的导电物质,它免除了厌氧消化体系的后续处理工艺,节能环保。以胞外聚合物作为添加物可以起到作为导电物质和能量来源的双重作用。本发明的污泥胞外聚合物作为添加物用于厌氧消化,可以提高厌氧消化产甲烷菌的活性及丰度,缩短厌氧消化产甲烷体系的启动时间,还能提高甲烷产生量,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一种氮掺杂石墨烯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50397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34291.3

    申请日:2016-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石墨烯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以碳基材料为基底;2)将碳基材料置于水中,在正负极间施加电流进行电解;3)电解完毕后,将碳基材料浸入含氮化合物溶液中进行浸泡;4)取出碳基材料,干燥,在厌氧条件下碳化获得氮掺杂石墨烯电极。本发明方法以常规的水为电解液,无需高锰酸钾、硫酸、过氧化氢等毒性较大的化学药剂;利用交流电代替原来的直流电,可以获得空隙均匀的碳基材料;利用炭化将N元素沉积在电极表面,制备得到氮掺杂石墨烯电极。本发明方法的制备过程简单、快捷,所得电极输出功率更好,长期运行稳定性较好,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原位制备氮掺杂石墨烯电极方法。

    一种废菌棒碳阳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450361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34222.2

    申请日:2016-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菌棒碳阳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与传统碳刷阳极相比,废菌棒碳阳极的最大功率密度能提高1倍以上;废菌棒碳阳极制备方法简单、省去了复杂的盐酸浸洗步骤,且原材料成本低廉、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为废菌棒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全新的应用模式。

    一种厌氧氨氧化生物膜的电化学富集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30568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90949.X

    申请日:2016-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氨氧化生物膜的电化学富集培养方法。本发明采用生物电化学系统技术,首先利用乙酸充当电子供体,形成稳定的生物膜,然后将电子供体由乙酸更换为铵盐为唯一电子供体,经过短时间的驯化,即可富集培养具有厌氧氨氧化功能的生物膜,该生物膜可在厌氧条件下,将污水中氨氮转化成气态氮产物,实现氮素的一步快速脱除,同时产生电流。本发明的厌氧氨氧化生物膜的电化学富集培养方法简单,富集时间短(45天最适),启动时间快(15天最适),形成的厌氧氨氧化生物膜稳定,脱氮效果良好,可广泛应用于污水脱氮工艺。

    一种氮掺杂赤铁矿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10215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34255.7

    申请日:2016-0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828 H01M4/86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赤铁矿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称取适量二茂铁或酞铁青,加入含氮化合物的溶液,搅拌均匀,均匀涂布在碳基材料上,干燥;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煅烧,制备得到氮掺杂赤铁矿电极材料。本发明方法可简单、快捷原位合成氮掺杂的赤铁矿修饰电极材料。本发明方法采用原位煅烧所得到的赤铁矿表面紧密覆盖了碳颗粒,并且包含氮基团,使得电极具有较高的电容特性。在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电极,输出功率较原方法有所提升,电极长期运行稳定性较好。

    一种申氏菌SG148及其应用
    5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0987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57355.1

    申请日:2024-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申氏菌SG148及其应用,该申氏菌的分类学命名为Shinella sp.,于2024年7月2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4905。本发明中的申氏菌SG148的最佳生长温度为30℃,将其接种在水稻土中,可以通过减少化肥使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水体污染,对稻田环境保护具有积极作用,并通过产脲酶和解磷作用进一步促进水稻生长。另外,申氏菌SG148的产铁载体能力可以改善铁营养,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具有极高的农业应用价值。

    一种大面积微生物膜湿气发电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678575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0321844.0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面积微生物膜湿气发电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一种微生物膜湿气发电装置,微生物膜湿气发电装置包括底部电极、复合微生物薄膜、顶部电极;复合微生物薄膜一个表面与顶部电极贴合连接,另一个表面与底部电极贴合连接;复合微生物薄膜含有电活性菌、导电剂、水性粘结剂。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薄膜包含电活性微生物菌液、导电剂和水性粘结剂,水性粘结剂的加入使大面积薄膜成膜性增加,薄膜表面整体形貌好,在空气干燥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皲裂,易于存储;加入导电剂有效提升了水伏装置的输出性能;本发明的微生物膜湿气发电装置具备高性能输出,并能够长时间维持,满足实际应用需要,适应多种应用场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