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53761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59410.4
申请日:2022-05-23
IPC: B21B3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板形闭环调节量的轧辊倾斜输出控制方法,依据PI控制器的设定原理,建立轧辊倾斜闭环反馈PI控制器的控制模型的连续方程及其离散计算表达式。利用冷轧带钢生产的工艺特征和板形闭环反馈控制系统的控制特点,建立带钢规格变化时轧辊倾斜闭环反馈控制的控制量的设置方式,使轧辊倾斜闭环反馈控制的控制量在带钢宽度或厚度变化时实现清零功能。利用焊缝过四机架信号、助卷皮带信号,建立在剪切时轧辊倾斜闭环反馈控制的控制量保持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859595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11642544.X
申请日:2020-12-31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变调控功效的冷轧带钢边部减薄最优控制量的确定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方法建立冷连轧生产线上各个待控制调节机构的变调控功效系数矩阵,根据每个待控制调节机构的变调控功效系数矩阵,建立每个待控制调节机构的变调控函数表达式,根据每个待控制调节机构的初始控制量Xs对变调控函数进行平移,根据边界条件建立所有待控制调节机构的惩罚函数,得到最终的优化目标函数,利用powell和内点惩罚函数法求解法求解最优控制量,本发明在边部减薄窜辊调控特性的基础上,研究调控功效系数变化的过程,通过构造目标函数的方法,实现了在考虑变调控功效系数的情况进行边部减薄多点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836348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024601.6
申请日:2021-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罚函数法的板形机构调节量优化方法,属于冶金轧制领域,首先根据板形调控功效系数矩阵构建评价函数,然后将评价函数转换为一个约束极值问题,然后通过罚函数法、评价函数构建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利用遗传算法迭代计算最优值。本发明使用遗传算法与罚函数结合的方法在保证板形误差较小时,各板形执行机构的调节量分配得到最优;由于其编程简单,计算效率高,且变量个数不受限制,将其引入到板形控制系统中,可以极大的提升计算精度与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262799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50538.9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H04L12/911 , H04L12/24 , H04L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现场通信的自适应带宽调整的方法,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①进入循环通信的前期准备,②进入循环通信后利用高斯过程回归算法估计当前带宽并预测预扩频带宽两者对应的信道增益矩阵,③获取当前接收端速率v并比较,④比较信道增益矩阵H均值,⑤不满足步骤3或4中的任一情况时进行循环检测,⑥满足步骤3或4中的任一情况时进一步判断预扩频带宽对应的信道增益矩阵之后进行带宽调整。本发明结合基于智能算法的信道估计算法得到较准确的信道估计结果并加以评估,同时结合当前接收端的有效数据传输速率v,根据指定通信系统有效传输速率V动态地调整带宽大小,在满足通信速率要求的情况下节约了通信资源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710137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231251.X
申请日:2016-04-1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约束优化算法的冷轧机多变量板形控制方法,所述方法步骤为:设计用于求解板形调节机构最优调节量的多变量优化模型;将多变量优化模型转换为优化问题的标准形式;设计求解标准形式多变量优化问题的初始搜索点;设计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搜索机制;沿各个坐标轴方向进行搜索,计算最优点的候选值;设计搜索终止准则;建立冷轧机多变量板形控制系统模型。本发明控制方法能将多变量板形优化模型转换为一系列的单变量优化问题,具有计算效率高、节省控制器存储空间、可并行计算等优点,非常适合于具有多个板形调节机构的冷轧板形控制系统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206916183U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20823040.5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5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大模数蜗杆感应加热的装置,本装置主要包括蜗杆、轴顶盖、螺钉A、机架、丝杠、螺母、螺钉B、导磁体、进水管、正极连接端、感应线圈、负极连接端、出水管,感应线圈与连接板焊接后,进水管通入冷却水,出水管接入冷却水循环管,感应线圈对称分布在蜗杆轮齿的两侧,丝杠与蜗杆连接在一起,通过丝杠转动使得蜗杆的轮齿均匀快速的通过感应线圈,接通电源后,感应线圈对蜗杆轮齿进行加热,由于感应线圈对称分布在蜗杆轮齿两侧,使得蜗杆轮齿的加热温度相同且分布均匀,由于导磁体的聚磁作用,增加了感应线圈的加热效率,此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使用条件不高,适宜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206069949U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21052413.5
申请日:2016-09-1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nventor: 王鹏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53
Abstract: 一种用于细长轴感应加热淬火的装置主要包括密封罐、感应器、传动轮,水槽的上方安装有密封罐,密封罐下方前侧设置有出气端,密封罐上半部分一侧设置有进气端,支架安装在密封罐上方,支架中间固定有矫正夹具,感应器安装在密封罐中心下方,密封罐上下两端安装有密封盖,密封盖内部设置有传动轮,上下两端的传动轮中间固定有细长轴。通过该装置可以有效的对细长轴进行感应加热淬火,避免了淬火后表面氧化的缺陷,提高了淬火质量,而且去掉了后续不必要的处理手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5662549U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20539722.9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nventor: 王鹏飞
IPC: C21D1/667
Abstract: 一种新型的回转支承滚道无软带高效淬火机床主要包括纵向轨道控制器、横向及竖向轨道控制器、感应器、喷水设备,支撑架上方安装有纵向轨道支架,纵向轨道支架中间设置有横向轨道支架,横向轨道支架端部与纵向轨道支架连接处安装有纵向轨道控制器,横向轨道支架端部下方与纵向轨道支架之间连接有滚轮,横向轨道支架前端安装有横向及竖向轨道控制器,横向及竖向轨道控制器下方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下方安装有感应器,侧面紧挨着设置有喷水器。该淬火机床可以更好的是淬火件淬硬层首尾相连,没有软带;该淬火机床拥有两套控制系统,控制加热结构及喷水机构在空间任意移动,可以适应不同的淬火件,大大提高了淬火机床的适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05662543U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20536279.X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nventor: 王鹏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53
Abstract: 一种对圆形棒材内外均匀加热的感应器主要包括电极连接板、加强肋板、外部感应线圈、内部感应线圈,外部感应线圈及内部感应线圈为空心矩形方管,内部通入冷却水,外部感应线圈及内部感应线圈两端部连接有电极连接板,外部感应线圈及内部感应线圈两端部外侧设置有进水管及出水管,内侧分别设置有加强肋板,外部感应线圈内部设置有内部感应线圈,棒材放置在内部感应线圈的中心,棒材被加热时截面分为感应加热区、过渡区、热传导区。该感应器加快了加热效率及速度,降低了棒材内外温度,提高了锻件的成形工艺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