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光电复合用电缆
    5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947523U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20978618.3

    申请日:2019-06-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井光电复合用电缆,包括功能组件和外护套;所述功能组件包括至少1根单模光纤、动力线、控制线组和内护套;所述动力线和控制线组用高强度纤维捆束,所述单模光纤包括钢丝和光纤,所述单模光纤包覆在金属套管内,所述单模光纤最大外径为金属套管最小内径的0.3倍~0.5倍;所述动力线和控制线组紧密设置在金属套管外周;所述内护套与外护套间设置有滑移层。本电缆更加柔软,结构更加稳定,弯曲半径可小于3倍电缆直径,且弯曲次数30000次以上,高于标准MT818规定的9000次。电缆经受长期、频繁、反复的弯曲和拉直,导体和光纤不断裂,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种耐扭转的铝合金导体风力发电用中压电缆

    公开(公告)号:CN214897718U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21334255.3

    申请日:2021-06-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扭转的铝合金导体风力发电用中压电缆,包括缆芯、耐扭转弹性层、第三耐扭转纤维层和护套层,第三耐扭转纤维层和护套层由内至外包裹缆芯,缆芯与第三耐扭转纤维层之间填充设有耐扭转弹性层,缆芯由若干动力线、若干地线和光单元绞合而成;动力线包括铝合金导体、铝合金导体加强芯、第一耐扭转纤维层、半导电有机涂层、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和混合编织屏蔽层,铝合金导体的中心设有铝合金导体加强芯,第一耐扭转纤维层、半导电有机涂层、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和混合编织屏蔽层由内至外包裹铝合金导体。本实用新型电缆结构,实现了“铝代铜”,明显降低了制造成本,缓解了对金属铜的需求。

    一种电缆生产用退扭放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896777U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22241651.0

    申请日:2019-12-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生产用退扭放线装置,包括放线底座,所述放线底座上设置放线磁粉张力器、放线盘和用于中间芯线退扭的退扭结构,所述退扭传动轴和张力传动轴同轴设置且均与放线底座旋转连接,所述退扭传动轴的外壁固定设置退扭旋臂,所述退扭旋臂延伸至放线盘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缆生产用退扭放线装置用于电缆的放线,同时在电缆的放线段设置退扭结构,用于电缆退扭,便于电缆后续工序的进行;本放线装置中的退扭悬臂位于放线排外部,悬臂旋转带动电缆退扭,结构简单紧凑,同时电缆生产用退扭放线装置的放线盘的两侧通过限位组件限位安装于张力传动轴和退扭传动轴之间,放线盘的安装和拆卸方便。

    一种光电复合采煤机用电缆

    公开(公告)号:CN210039662U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20978799.X

    申请日:2019-06-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包括功能组件和外护套;功能组件包括至少1根单模光纤、动力线和控制线组;动力线和控制线组紧密设置在光纤外周,动力线和控制线组用高强度纤维捆束,单模光纤包括钢丝和光纤,单模光纤包覆在金属套管内,单模光纤最大外径为金属套管最小内径的0.3倍~0.5倍;动力线和控制线的外径大小相同。当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弯曲扭转时,内部的信号传输单元与外护套间能适量的发生相对位移,因此,使得信号传输单元在移动和弯曲时没有直接与次内护层紧密接触,杜绝了次内护层对信号传输单元的束缚作用,在电缆使用过程中频繁弯曲和扭转作用下,信号传输单元的依然可以保持较好的抗扭转效果。

    一种光电复合信号传输控制煤矿用滑移电缆

    公开(公告)号:CN209729600U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20834206.2

    申请日:2019-06-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电复合信号传输控制煤矿用滑移电缆,包括由内向外的光电复合信号传输组、隔离层、滑移层和护套层;光电复合信号传输组包括呈三角排列的3根动力线,隔离层挤包在光电复合信号传输组外侧,阻水性填充膏对滑移层包括由内向外芳纶层和滑动隔离层,芳纶层包括由高强度涤纶丝与芳纶丝编织的编织网;当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弯曲扭转时,内部的信号传输单元与外护套间能适量的发生相对位移,因此,使得信号传输单元在移动和弯曲时没有直接与次内护层紧密接触,杜绝了次内护层对信号传输单元的束缚作用,在电缆使用过程中频繁弯曲和扭转作用下,信号传输单元的依然可以保持较好的抗扭转效果。

    一种抗冲击抗扭曲耐磨损电缆

    公开(公告)号:CN205303021U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21120555.6

    申请日:2015-12-31

    Abstract: 一种抗冲击抗扭曲耐磨损电缆,包括电缆子件,其包括三根呈正品字形分布的动力线芯、二根橡胶填充条和一根地线芯,三根动力线芯、一根地线芯、二根橡胶填充条按节距比≤12绞合在一起形成电缆子件;动力线芯的表面与地线芯的表面皆设有1250目的滑石粉隔离层;双面绝缘的阻水带绕包在电缆子件的外侧;第一层内护套设于阻水带的外侧;多股芳纶丝编织网层覆盖于第一层内护套之外;第二层内护套覆盖于多股芳纶丝编织网层之外,第一层内护套与第二层内护套经多股芳纶丝编织网层的空隙紧密粘连;聚醚型TPU层紧密覆盖于第二层内护套之外;本实用新型的电缆不易出现护套破损、局部扭曲变形、绝缘层漏电击穿的现象,使电缆使用寿命大幅度延长。

    一种水下水密电缆
    5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212398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1064332.8

    申请日:2021-0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水密电缆,包括总缆芯和由内而外包裹于总缆芯外部的无纺布绕包层、芳纶丝加强层和外护层,所述总缆芯由对绞线组、控制线和动力线绞合而成,所述对绞线组包括对绞线和由内到外包裹于对绞线外部的铝塑带层和屏蔽层,本实用新型中的水下水密电缆自重轻、结构对称、内部结构紧密,具有良好的耐弯曲、水密性能,电缆也非常柔软,可自由通过卷筒收放,能够适应经常弯曲的水下使用工况,抗拉性能佳。

    一种矿物绝缘电缆
    5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265672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21243755.6

    申请日:2021-06-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物绝缘电缆,包括多根导线绞合在一起构成的导线体以及导线体外的陶瓷硅橡胶带绕包和陶瓷聚烯烃护套层;所述导线包括由内至外的导体、云母带层、绝缘层、石英网层;所述云母带层绕包在导体外,所述绝缘层挤包在云母带层外,所述石英网层编织在云母带层外。所述导线体与陶瓷硅橡胶带绕包间填充有玻璃纤维丝。本实用新型采用云母带绝缘、陶瓷硅橡胶、陶瓷聚烯烃、石英丝编织,具有良好的耐高温、绝缘性能,在燃烧后可瓷化起到保护作用,当陶瓷硅橡胶或聚烯烃陶瓷化时起到支撑作用,避免碎裂。通过合理设计电缆层间结构以及优化配料,大大提高了电缆的绝缘性、阻燃性和耐火性,综合力学性能和电学安全性能显著提高。

    一种减震柔性拖曳电缆
    5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245103U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21232782.6

    申请日:2019-07-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柔性拖曳电缆,电缆包括第一减震缓冲层,第一减震缓冲层设于电缆的中部,且第一减震缓冲层设有多个第一弧形安装面;多根导电缆芯,多根导电缆芯绕第一减震缓冲层呈环状布置且多根导电缆芯一一对应地贴设于多个第一弧形安装面;多个减震件和一个地线缆芯,多个减震件和地线缆芯一一对应地设于任意两个相邻的导电缆芯之间;阻水带,阻水带绕包于多根导电缆芯、多个减震件和地线缆芯的外周壁;内护套,内护套为高强度橡胶件且抵接于阻水带的外周壁;编织网层,编织网层贴设于内护套的外侧;外护套,外护套为热塑性材料且外护套紧密覆设于编织网层的外侧,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缆的结构可靠、耐磨损且减震效果好。

    一种耐低温拖曳软电缆
    6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959643U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20535642.6

    申请日:2016-06-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14

    Abstract: 一种耐低温拖曳软电缆,它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护套层、包带层和绝缘线芯;所述绝缘线芯包括绝缘层和设置于绝缘层内的复合导体,所述护套层为天然橡胶混合层和/或聚醚型聚氨酯层;它利用柔软、耐低温、耐磨损的材料为电缆护套以及复合导体结构从而克服现有电缆在低温环境下不能弯曲和拖曳的缺陷,并且整体结构科学合理,安装简便,使用安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广泛适用于低温严寒地区连接电源或信号控制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