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固化成型的磷酸盐低膨胀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5558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42369.1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陶瓷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光固化成型的磷酸盐低膨胀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光敏树脂、光引发剂、分散剂和磷酸盐粉末混合搅拌均匀,球磨,得光固化浆料;使用DLP技术将光固化浆料打印得到零件坯体;通过脱脂工艺将树脂去除,得到光固化陶瓷素坯,经烧结获得结构稳定、力学性能优异,具有低膨胀特性的磷酸盐陶瓷材料。本发明具有成型精度高、工艺可控、能够通过光固化直接制造陶瓷、适于批量生产的优点,适用于制备具有复杂形状及内部结构的低膨胀陶瓷材料,解决了传统成型工艺难以获得具有复杂结构陶瓷的问题。

    一种温度稳定的低损耗复合微波介质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96531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323057.1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品质因数、频率温度系数稳定的复合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陶瓷材料由成本相对低廉的铌基复合钙钛矿Ba(Mg1/3Nb2/3)O3和镁橄榄石Mg2SiO4复合而成,且该陶瓷的组成表达式为(1‑x)Ba(Mg1/3Nb2/3)O3‑xMg2SiO4(x=0.25~0.5)。本发明克服了Ba(Mg1/3Nb2/3)O3陶瓷的正频率温度系数和Mg2SiO4的负频率温度系数均偏大的缺点,且两相的复合材料保持了较高的品质因数,可作为各种微波元器件的关键材料使用。本发明的陶瓷材料采用固相烧结方法,两相复合减少了Nb2O5使用量,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一种ZnS/rGO/CuS纳米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27174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810803077.0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ZnS/rGO/CuS纳米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ZnS/CuS作为应用比较广泛的光催化剂,其形貌可进一步进行调控以增加活性位点的暴露数量,进而提高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沸石咪唑骨架材料ZIF‑8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结构,为光催化剂的构筑提供了有利条件。该材料的制备方法是,首先制备负载氧化石墨烯(GO)的ZIF‑8,并以之为模板制备负载GO的ZnS多孔纳米材料ZnS/rGO,最后在该多孔ZnS/rGO体系中引入纳米CuS,制得目标产物,即ZnS/rGO/CuS纳米光催化剂。本发明的优点是,以ZIF为模板制备的ZnS具有超大比表面积,为CuS提供了更多的负载位点,从而增大了活跃位点暴露数目,而氧化石墨烯的引入可以显著提高载流子的传导能力,从而显著提高了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

    一种磁性荧光双功能纳米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6833650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710083648.3

    申请日:2015-01-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性荧光双功能纳米离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微粒同时具备了量子点的荧光性能和磁性纳米颗粒的磁性能,可用作生物体内靶向定位和生物荧光成像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性荧光双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壳聚糖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为核,通过离子交联法连接水溶性量子点得到,所述荧光量子点分布在磁性纳米颗粒的表面,其中磁性纳米颗粒的粒径大小在10‑200 nm,量子点的粒径在1.5‑10 nm。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法简单,制备的复合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和磁性能,在生物标记、荧光免疫分析、生物分离、蛋白DNA富集与分离、载药体系的制备及目标成像等领域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可光固化的3D打印成型用染色齿科氧化锆陶瓷料浆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56069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56627.8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光固化的3D打印成型用染色齿科氧化锆陶瓷料浆的制备方法,属于陶瓷3D打印成型领域。采用粉体混合(内着色)法,用稀土氧化物和过渡金属氧化物对陶瓷进行着色,以获得自然牙色的氧化锆陶瓷;采用低聚物树脂和活性稀释剂共同作为交联剂,利用球磨法,制得一种可光固化的3D打印成型用染色齿科氧化锆陶瓷的料浆,具有固含量高、粘度低、均匀性好、固化厚度大、打印成型精度高和固化强度高等优点,并且生产工艺简单,便于推广应用。通过本发明的料浆打印成型的齿科陶瓷预制体,经过脱脂、烧结,可获得均匀自然牙色的效果,实现形状、尺寸、牙色的个性化定制,与患者原有牙齿完美契合,节省操作时间,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ZnS/rGO/CuS纳米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27174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0803077.0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ZnS/rGO/CuS纳米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ZnS/CuS作为应用比较广泛的光催化剂,其形貌可进一步进行调控以增加活性位点的暴露数量,进而提高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沸石咪唑骨架材料ZIF-8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结构,为光催化剂的构筑提供了有利条件。该材料的制备方法是,首先制备负载氧化石墨烯(GO)的ZIF-8,并以之为模板制备负载GO的ZnS多孔纳米材料ZnS/rGO,最后在该多孔ZnS/rGO体系中引入纳米CuS,制得目标产物,即ZnS/rGO/CuS纳米光催化剂。本发明的优点是,以ZIF为模板制备的ZnS具有超大比表面积,为CuS提供了更多的负载位点,从而增大了活跃位点暴露数目,而氧化石墨烯的引入可以显著提高载流子的传导能力,从而显著提高了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

    一种低膨胀复相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4067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971099.8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a0.5Sr0.5Zr4P6O24-ZrP2O7低膨胀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低膨胀陶瓷材料领域。所述陶瓷由Ca0.5Sr0.5Zr4P6O24和ZrP2O7两相复合而成,其中ZrP2O7相的含量占复相陶瓷总质量的2~10%。本发明所制备的新型复相陶瓷材料保持了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其平均热膨胀系数为1.36~1.80×10-6/℃,属低膨胀陶瓷材料。同时,该复相陶瓷材料具有低孔隙率、高致密度(相对密度达到了92%以上)、耐高温、高抗热震和力学性能优良等优点,可以应用在许多重要的高温领域。

    一种镍铁渣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76910B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10213920.0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40/121 Y02P40/143 Y02P40/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铁渣地质聚合物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工业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原料包括:镍铁渣100份、碱性激发剂5‑20份、水20‑40份。所述碱性激发剂是由水玻璃100份、水滑石0.1‑1.0份、松香酸钠0.1‑1.0份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0.1‑1.0份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镍铁渣地质聚合物固化速度快,强度高,耐久性好,生产效率高。同时,本发明以固体废弃物镍铁渣为主要原料,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

    一种磁性荧光石墨烯复合纳米离子探针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41860B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510808354.3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探针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性荧光石墨烯复合纳米离子探针的制备,该离子探针由磁性石墨烯和荧光纳米颗粒组成,其中磁性纳米颗粒为具有良好超顺磁性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荧光纳米颗粒为荧光颜色可调的水溶性量子点,整个材料具有磁性和荧光双功能,荧光量子点均匀分布在磁性石墨烯片层结构的表面,其中磁性纳米颗粒的粒径大小在10‑200 nm,量子点的粒径在1.5‑10 nm。通过量子点表面修饰的特异性配体分子与磁性颗粒的磁性能,可实现对铜离子的快速检测与分离。本发明是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铜离子特异性检测试剂,在生物分子检测分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发泡镍铁渣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37066B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10213936.1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40/143 Y02P40/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泡镍铁渣地质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工业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原料包括:镍铁渣100份、碱性激发剂5‑20份、发泡剂0.1‑1.5份,水20‑40份。所述碱性激发剂是由水玻璃100份、水滑石0.1‑1.0份、松香酸钠0.1‑1.0份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0.1‑1.0份组成;所述发泡剂是由双氧水20‑4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份,水60‑70份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发泡镍铁渣地质聚合物孔径均匀,固化速度快,强度高,耐久性好,生产效率高,是一种防火、耐久、高效绝热的地质聚合物发泡材料。同时,本发明以固体废弃物镍铁渣为主要原料,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