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37757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611200004.X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8F216/14 , C08F220/06 , C04B24/26 , C04B1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坍型减缩型聚羧酸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由单体A、单体B和单体C通过自由基共聚形成,单体A、单体B与单体C的摩尔比为1.0:0.25~0.5:0.25~0.5;单体A为具有羧酸基团的不饱和单体;单体B为聚合活性端经疏水改性的不饱和聚醚单体,分子量为300~1000,单体B具有疏水-亲水结构,且单体B的HLB值满足:10<HLB值<20,单体C为仅含有环氧乙烷加成链段的不饱和聚醚单体,分子量为660-3200。本发明所述保坍型减缩型聚羧酸的分散及分散保持性能佳,减缩效果优,在低掺量下能够实现减缩与分散性能统一,并能有效提升混凝土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32661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28529.1
申请日:2016-09-18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博特新材料泰州有限公司 , 博特建材(天津)有限公司
IPC: C08G14/14 , C04B24/22 , C04B10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14/14 , C04B24/22 , C04B2103/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改性萘系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新型改性萘系减水剂,是将稠环化合物用浓硫酸磺化,得到磺化产物。将稠环化合物进行醚化改性,生成稠环聚醚。将磺化产物,稠环聚醚和甲醛共聚,最终得到带有侧链的改性萘系减水剂。本发明所述新型改性萘系减水剂对混凝土具有高效的减水作用,而且具有较好的抗黏土性和引气性,表现出与减水剂、引气剂、缓凝剂等较好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744970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079173.1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
IPC: C09C1/02 , C09C3/10 , C08F29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钙/梳状聚醚嵌段聚丙烯酸共聚物浆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浆料由碳酸钙、水和梳状聚醚嵌段聚丙烯酸共聚物(分散剂)组成。其制备方法是首先将碳酸钙和水按重量比配合,搅拌成浆料,用NaOH溶液调节该浆料的pH值为9-10,然后加入梳状聚醚嵌段聚丙烯酸共聚物,搅拌均匀。碳酸钙/梳状聚醚嵌段聚丙烯酸共聚物浆料具有好的分散与分散稳定性以及流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609759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10690674.9
申请日:2014-11-25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水泥基材料抗折和抗拉强度的外加剂,该外加剂是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有机-无机杂化粒子的水分散液,所述有机-无机杂化粒子由内、外两层组成,内层是有机聚合物核,外层无机复合氧化物或有机官能团共价连接的无机复合氧化物,所属无机复合氧化物是硅-钙复合氧化物或硅-镁复合氧化物或硅-钙-镁复合氧化物,所述外层的层内共价连接有负电性有机聚电解质。相比于单纯的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或聚合物纤维改性水泥基材料,本发明可以大幅降低掺量,与传统聚合物乳液在同掺量条件下对水泥基材料劈拉扛折性能提升更明显,克服了传统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因为聚合物掺量高从而影响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的缺陷,可以有效改善水泥基材料的抗折和抗拉(或劈拉)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92981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82767.9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活性偏高岭土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对煤系高岭土进行氧化物含量分析测试,控制其氧化铝含量>30%;S2、将符合标准的煤系高岭土进行研磨筛选,使其粒度在20μm‑60μm,制成粉料;S3、粉料经一级旋风预热筒,加热至150‑200℃,进入一级悬浮煅烧窑,窑内温度控制在250‑300℃,粉料停留时间为5‑10分钟,使粉料充分脱去自由水;S4、粉料经二级旋风预热筒、加热至350‑400℃,进入二级悬浮煅烧窑,窑内温度控制在450‑500℃,粉料停留时间为5‑10分钟,使其结构水迅速脱离,本发明实现了对煤系高岭土煅烧历程的精准控制,偏高岭土品质保持稳定,其碳含量稳定在1.2%~2.0%,煅烧高岭土的活性指数≥100%,能较好的适应水泥制品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85903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984919.9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悬浮煅烧的多固废低碳胶凝材料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煤矸石进行粉磨;S2、将特定比例的煤矸石、再生微粉掺入分散剂混合得到混合物A备用,分散剂占煤矸石和再生微粉质量之和的0.2~1%;所述再生微粉和煤矸石的质量比为1:1.5~1:5,具体数值通过煤矸石的热值进行调整;S3、将S2得到的混合物A送入悬浮煅烧系统,分别经过五级悬浮预热筒、悬浮煅烧窑、三级悬浮冷却筒、二级流化床、套筒式水冷螺旋输送机,得到高活性的混合物B,最终送入成品仓,本发明同时实现煤矸石和再生微粉的热活化处理,且两者的混合物能作为高活性的辅助性胶凝材料取代部分水泥熟料,有利于推动水泥行业的低碳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97517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259027.0
申请日:2025-03-06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251/00 , C08F4/40 , C08F220/06 , C08F220/58 , C08F220/34 , C04B7/06
Abstract: 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型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煅烧粘土‑石灰石低碳水泥体系中的应用,该有机无机复合型外加剂由不饱和羧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酰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或丙烯酰丙基三甲基氯化铵、马来酸酐接枝β‑环糊精及氧化剂和还原剂发生自由基共聚反应,再与POM多金属氧酸盐发生静电组装反应制得。本发明通过β‑环糊精及多金属氧酸盐POM结构的特点形成空间交叉双网络结构,造成较大的空间位阻,形成足够厚的吸附层,阻碍了粘土对外加剂的竞争吸附;通过主链及侧链上的羧基及磺酸基团形成双重吸附位点,进一步提升外加剂对LC3体系的分散能力,最终达到掺量低、减水率高、保坍性能优异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561542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56993.4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广西苏博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水混凝土用多孔矿物基复合型外加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原料包括单体A、单体B、单体C、引发剂、交联剂和无机矿物D,所述单体A为阳离子单元;所述单体B为不饱和羧酸,所述单体C为羧甲基淀粉,所述无机矿物D为丝光沸石或斜发沸石;所述引发剂为水溶性的偶氮类引发剂、过硫酸铵、过硫酸钠或过硫酸钾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交联剂为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或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本发明外加剂通过改善清水混凝土内各物相的稳定性进而改善外观颜色的均匀性,实现抑制气泡缺陷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61542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56993.4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广西苏博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水混凝土用多孔矿物基复合型外加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原料包括单体A、单体B、单体C、引发剂、交联剂和无机矿物D,所述单体A为阳离子单元;所述单体B为不饱和羧酸,所述单体C为羧甲基淀粉,所述无机矿物D为丝光沸石或斜发沸石;所述引发剂为水溶性的偶氮类引发剂、过硫酸铵、过硫酸钠或过硫酸钾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交联剂为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或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本发明外加剂通过改善清水混凝土内各物相的稳定性进而改善外观颜色的均匀性,实现抑制气泡缺陷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57765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011403823.0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博特新材料泰州有限公司 , 南京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5/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再生骨料在水泥基材中的吸水率的测定方法。该测定方法通过先行测定预定水灰比下的净浆中可离心水含量,继而测定含有再生骨料的再生水泥基材在相同水灰比下的可离心水含量,并扣除单独净浆时的背景,即可计算获得再生骨料在水泥基材中的吸水率。该测定方法仅需控制在相同的水灰比和相同的拌合及离心工艺下,分别进行两次净浆的拌合,克服系统性误差的影响即可,其不限于水灰比的具体值,且应用场景多样化、灵活化。该测定方法充分考虑了再生骨料在水中和在水泥基材中吸水能力的不同,提供了更为量化考评的操作,有利于提高再生骨料回用至水泥基材料时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调整及评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