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82416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280041870.2
申请日:2012-03-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4/623 , H01M10/05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量维持率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具有包含活性物质和含有氟的粘结材料的活性物质层以及与所述活性物质层粘结的集电体,当粘结材料的热裂解开始温度为T1℃、热裂解结束温度为T2℃时,在热裂解温度为(T1+T2)/2℃处的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中,至少在选自81、100、132、200中的任意一个的质量数的离子色谱图中存在峰,并且将T1℃处的峰面积设定为X,将T2℃处的峰面积设定为Y,X和Y满足2X≥Y的条件,其中,粘结材料的热裂解开始温度是指:当通过热重量分析法来分析粘结材料时,在主要的重量减少过程中减少重量减少过程中的重量减少量的5%的温度;粘结材料的热裂解结束温度是指:当通过热重量分析装置来分析粘结材料时,在主要的重量减少过程中减少重量减少过程中的重量减少量的95%的温度;峰面积是指:在粘结材料单体的热裂解温度(T1+T2)/2℃处的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中,以质量数81、100、132、200提取出来的离子色谱之中赋予最大面积的质量数的峰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5449184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513945.8
申请日:2015-08-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4/38 , H01M4/62 , H01M4/134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66 , H01M4/134 , H01M4/366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463 , H01M4/485 , H01M4/625 , H01M4/62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循环寿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电池包。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包含粒子状复合体,所述粒子状复合体含有:有机质树脂组合物、分散在所述有机质树脂组合物中的金属或分散在所述有机质树脂组合物中的金属及其氧化物、和导电性碳质物;碳(A)与氢(B)的元素比A/B(质量/质量)为1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4466184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445827.3
申请日:2014-09-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4/62 , H01M4/36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131 , H01M4/366 , H01M4/483 , H01M4/485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222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长寿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电池包。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具有集电体及配置在集电体上的含有负极活性物质、导电材料和粘结剂的负极合剂层,负极活性物质是具有碳质物、碳质物中的氧化硅物相和在氧化硅相中具有结晶性硅的硅相的复合体粒子,在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中,当合剂层的平均厚度为d0、以负极活性物质的单一粒子占据的合剂层中所述粒子相对于集电体面的垂直方向的最大厚度为d1时,具有满足d1/d0≥0.9的负极活性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04466125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457806.3
申请日:2014-09-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4/36 , H01M4/134 , H01M4/38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485 , H01M4/58 , H01M4/62 , H01M4/625 , H01M2220/30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反复充放电时的高容量维持率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具有硅纳米粒子和被覆硅纳米粒子的被覆层,被覆层具有非晶质硅氧化物和碳化硅相,碳化硅相的至少一部分存在于硅纳米粒子的表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665870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080058130.0
申请日:2010-03-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1475 , B01D53/1493 , B01D2252/103 , B01D2252/20405 , B01D2252/2041 , B01D2252/20421 , B01D2252/20426 , B01D2252/20431 , B01D2252/20436 , B01D2252/20447 , B01D2252/20457 , B01D2252/20473 , B01D2252/20484 , B01D2252/504 , B01D2257/304 , Y02C1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酸性气体吸收能力即酸性气体吸收量、酸性气体吸收速度高的酸性气体吸收剂、酸性气体吸收装置及酸性气体吸收方法。本发明的一方面为包含氮杂双环化合物、和伯或仲胺化合物的酸性气体吸收剂。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为包含杂芳香环化合物、和伯或仲胺化合物的酸性气体吸收剂。并且,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为使用该酸性气体吸收剂的酸性气体去除装置及酸性气体去除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511104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080041005.9
申请日:2010-03-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1 , C01G51/50 , C01G53/50 , C01P2002/52 , C01P2006/10 , C01P2006/12 , C01P2006/14 , C01P2006/16 , C01P2006/17 , C01P2006/40 , H01M4/131 , H01M4/362 , H01M4/364 , H01M4/366 , H01M4/483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 , H01M4/58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特性优良、可抑制气体发生而可防止外包装材料的膨胀的非水电解质电池。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具备:外包装材料;收纳于所述外包装材料内的负极,所述负极具有第1集电体和形成于该第1集电体的至少一个面上的负极层;收纳于所述外包装材料内的正极,所述正极具有第2集电体和形成于该第2集电体的至少一个面上、并与所述负极层相对配置的正极层;以及填充于所述外包装材料内的非水电解质,其中,所述负极层具有锂嵌入/脱嵌电位以锂电极基准计为0.4V以上的第1负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层具有第1正极活性物质和第2正极活性物质,所述第1正极活性物质含有层状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所述第2正极活性物质含有至少一部分表面被金属化合物覆盖的锂钴复合氧化物,相对于每1g除去所述第2集电体的重量后的所述正极层的重量,所述正极层的通过水银压入法得到的细孔径为0.01μm~1.0μm的细孔体积是0.06ml~0.25ml,并且通过水银压入法得到的细孔径为0.01μm~1.0μm的细孔体积范围内的细孔表面积是2.4m2/g~8m2/g。
-
公开(公告)号:CN102665870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080058130.0
申请日:2010-03-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1475 , B01D53/1493 , B01D2252/103 , B01D2252/20405 , B01D2252/2041 , B01D2252/20421 , B01D2252/20426 , B01D2252/20431 , B01D2252/20436 , B01D2252/20447 , B01D2252/20457 , B01D2252/20473 , B01D2252/20484 , B01D2252/504 , B01D2257/304 , Y02C1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酸性气体吸收能力即酸性气体吸收量、酸性气体吸收速度高的酸性气体吸收剂、酸性气体吸收装置及酸性气体吸收方法。本发明的一方面为包含氮杂双环化合物、和伯或仲胺化合物的酸性气体吸收剂。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为包含杂芳香环化合物、和伯或仲胺化合物的酸性气体吸收剂。并且,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为使用该酸性气体吸收剂的酸性气体去除装置及酸性气体去除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548640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980161534.X
申请日:2009-09-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1493 , B01D53/1475 , B01D2252/20447 , B01D2252/20489 , B01D2252/20494 , B01D2252/504 , C01B32/50 , Y02C10/06 , Y02P20/15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二氧化碳吸收量多、且与二氧化碳反应而生成的产物不易沉淀的二氧化碳吸收液。其特征在于,在水溶液中包含在构成环的元素中至少包含1个氮原子的杂环上至少键合有1个羧酸盐的氨基酸盐。
-
公开(公告)号:CN101399370B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810161756.9
申请日:2008-09-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26 , H01M2/18 , H01M4/131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10/052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高温贮藏性能、输出性能及低温输出性能优良的二次电池、电池组以及汽车。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具备:正极(3);负极(4),其含有锂离子嵌入电位为大于等于0.2V(相对于Li/Li+)的金属化合物;隔膜(5),其设置在所述正极(3)与所述负极(4)之间,含有纤维素纤维,气孔率为大于等于55%、小于等于80%,细孔比表面积为大于等于5m2/g、小于等于15m2/g,并具有如下的细孔直径分布:在细孔直径为大于等于0.2μm、小于2μm的范围内具有第1峰,在细孔直径为大于等于2μm、小于等于30μm的范围内具有第2峰;以及非水电解质。
-
公开(公告)号:CN101399370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810161756.9
申请日:2008-09-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26 , H01M2/18 , H01M4/131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10/052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高温贮藏性能、输出性能及低温输出性能优良的二次电池、电池组以及汽车。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具备:正极(3);负极(4),其含有锂离子嵌入电位为大于等于0.2V(相对于Li/Li+)的金属化合物;隔膜(5),其设置在所述正极(3)与所述负极(4)之间,含有纤维素纤维,气孔率为大于等于55%、小于等于80%,细孔比表面积为大于等于5m2/g、小于等于15m2/g,并具有如下的细孔直径分布:在细孔直径为大于等于0.2μm、小于2μm的范围内具有第1峰,在细孔直径为大于等于2μm、小于等于30μm的范围内具有第2峰;以及非水电解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