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电池包

    公开(公告)号:CN103782416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280041870.2

    申请日:2012-03-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量维持率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具有包含活性物质和含有氟的粘结材料的活性物质层以及与所述活性物质层粘结的集电体,当粘结材料的热裂解开始温度为T1℃、热裂解结束温度为T2℃时,在热裂解温度为(T1+T2)/2℃处的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中,至少在选自81、100、132、200中的任意一个的质量数的离子色谱图中存在峰,并且将T1℃处的峰面积设定为X,将T2℃处的峰面积设定为Y,X和Y满足2X≥Y的条件,其中,粘结材料的热裂解开始温度是指:当通过热重量分析法来分析粘结材料时,在主要的重量减少过程中减少重量减少过程中的重量减少量的5%的温度;粘结材料的热裂解结束温度是指:当通过热重量分析装置来分析粘结材料时,在主要的重量减少过程中减少重量减少过程中的重量减少量的95%的温度;峰面积是指:在粘结材料单体的热裂解温度(T1+T2)/2℃处的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中,以质量数81、100、132、200提取出来的离子色谱之中赋予最大面积的质量数的峰面积。

    二次电池、电池组和汽车
    5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99370B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810161756.9

    申请日:2008-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高温贮藏性能、输出性能及低温输出性能优良的二次电池、电池组以及汽车。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具备:正极(3);负极(4),其含有锂离子嵌入电位为大于等于0.2V(相对于Li/Li+)的金属化合物;隔膜(5),其设置在所述正极(3)与所述负极(4)之间,含有纤维素纤维,气孔率为大于等于55%、小于等于80%,细孔比表面积为大于等于5m2/g、小于等于15m2/g,并具有如下的细孔直径分布:在细孔直径为大于等于0.2μm、小于2μm的范围内具有第1峰,在细孔直径为大于等于2μm、小于等于30μm的范围内具有第2峰;以及非水电解质。

    二次电池、电池组和汽车
    6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99370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810161756.9

    申请日:2008-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高温贮藏性能、输出性能及低温输出性能优良的二次电池、电池组以及汽车。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具备:正极(3);负极(4),其含有锂离子嵌入电位为大于等于0.2V(相对于Li/Li+)的金属化合物;隔膜(5),其设置在所述正极(3)与所述负极(4)之间,含有纤维素纤维,气孔率为大于等于55%、小于等于80%,细孔比表面积为大于等于5m2/g、小于等于15m2/g,并具有如下的细孔直径分布:在细孔直径为大于等于0.2μm、小于2μm的范围内具有第1峰,在细孔直径为大于等于2μm、小于等于30μm的范围内具有第2峰;以及非水电解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