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芯纱纺纱中的芯线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175878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680016642.4

    申请日:2006-01-30

    Inventor: 泽田晴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H13/14 D01H1/115 D01H13/165 D01H1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芯纱纺纱中的芯线检测方法,其被用于在芯线(F)的周围卷绕纤维束(S)来制造包芯纱的方法中,在开始纺纱后的规定时间,纺出芯线(F)的含有率相对通常纺纱时变化了的包芯纱(C),以便检测有无芯线(F)。还可以纺出由延伸了的弹性线的芯线构成的包芯纱(C),并且基于因该包芯纱(C)松弛而造成的包芯纱的粗细变化检测有无芯线,可靠地检测包芯纱内有无芯线,防止制造出没有芯线的包芯纱。

    包芯丝制造装置和包芯丝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24177C

    公开(公告)日:2007-07-04

    申请号:CN01131311.0

    申请日:2001-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H1/115 D02G3/3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进行实捻状芯丝的自动地排丝的芯丝制造装置和芯丝制造方法。它设有纺丝部,其是由沿轴向形成丝通路的中空导引轴体14、使回旋气流作用在上述中空导引轴体14的前端部的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构成的;它是将被牵伸而导入纺丝部4的纤维束、在中空导引轴体14的前端卷绕在与上述纤维束F一起供给纺丝部4的芯纤维C周围来制造芯丝的;设有如下所述的构件:使发生从上述中空导引轴体14的入口、朝丝通路内部的吸引力的吸引力发生机构15;对纺丝部4供给芯纤维C的芯纤维供给装置3;对回旋气流发生喷嘴13、吸引力发生机构15和芯纤维供给装置3的动作和不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

    芯丝制造方法及装置
    5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69295A

    公开(公告)日:2006-11-29

    申请号:CN200610082489.7

    申请日:2006-05-19

    Inventor: 泽田晴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H5/36 D02G3/367

    Abstract: 本发明提高芯丝制造方法及装置,其可确实地捕捉弹性芯线,防止制造没有弹性芯线的芯丝。在提供预定量的纱条(S)给牵伸装置(3)、使芯线(D)与该纱条(S)合并制造芯丝的方法中,在纺织开始后的预定期间内将比预定量多的纱条(S)提供给牵伸装置(3),在此期间内使芯线(D)与纱条合并,然后将预定量的纱条(S)提供给牵伸装置(3)。优选通过牵伸装置(3)的预定的牵伸罗拉的旋转速度来改变提供给牵伸装置(3)的纱条(S)的量。

    从筒纱退绕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814533A

    公开(公告)日:2006-08-09

    申请号:CN200610006299.7

    申请日:2006-01-25

    Inventor: 泽田晴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H49/34 B65H2701/31

    Abstract: 当基于摩擦辊系统的退绕装置被用于从筒纱退绕纱线并且同时施加退绕张力到筒纱上时,筒纱可能在筒纱的两端部出现纹路不清,从而导致不适当的退绕。一种退绕装置包括与筒纱(1)的外周表面接触以旋转筒纱(1)的摩擦辊(3)和引导因为摩擦辊(3)的旋转而沿筒纱的径向从筒纱(1)上退绕和抽出的弹性纱线(5)的纱线导辊(4)。摩擦带(11)设置在摩擦辊(3)的轴向一部分上以至于摩擦辊(3)仅仅与筒纱(1)的中央部分(1b)接触,其中该中央部分(1b)位于筒纱(1)的轴向两端部(1a、1a)的内部并且具有基本上固定的外径,并且摩擦带(11)具有比圆柱部(10)更大的直径并且位于圆柱部(10)的径向外侧。

    导纱器、芯纱供给装置及纺纱机械

    公开(公告)号:CN205099835U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20781609.7

    申请日:2015-10-10

    Inventor: 泽田晴稔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导纱器、芯纱供给装置及纺纱机械。其中,导纱器(60)具备:呈圆环状的圆环部(62),从沿圆环部(62)的中心轴(AX)的方向看时位于该圆环部(62)内侧的安装部(64),以及使圆环部(62)和安装部(64)在沿中心轴(AX)的方向位于分开位置上地连接圆环部(62)和安装部(64)的连接部(66);圆环部(62)、安装部(64)和连接部(66)由线状部件形成。

    纤维机械用驱动装置、牵伸装置以及气流纺纱机械

    公开(公告)号:CN208055532U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20376252.8

    申请日:2018-03-20

    Inventor: 泽田晴稔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纤维机械用驱动装置、牵伸装置以及气流纺纱机械,其中公开了一种将安装于驱动轴的多个被驱动部一并驱动的纤维机械用驱动装置(6),具备:驱动马达;正时带(53),其将驱动马达的输出传递至驱动轴;操作部件(76),其能够在第一位置(P1)与第二位置(P2)之间进行操作;张力施加部件(72),其在操作部件(76)位于第一位置(P1)时从正时带(53)分离,在操作部件(76)位于第二位置(P2)时与正时带(53)接触;弹簧(75),其在操作部件(76)位于第二位置(P2)时,向将张力施加部件(72)按压于正时带(53)的方向施力;以及锁定机构(80),其将操作部件(76)维持在第二位置(P2)。

    气流纺纱装置和纺纱机
    5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391633U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21362361.6

    申请日:2017-10-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气流纺纱装置和纺纱机。气流纺纱装置(6)包括:纺纱喷嘴(60),其向纤维束供给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供给部(67),其具备向纺纱喷嘴(60)供给压缩空气的供给配管(678);以及固定部件(66)。纺纱喷嘴(60)能够拆卸地安装于固定部件(66),压缩空气供给部(67)具备能够连接和分离的接离构造,与纺纱喷嘴(60)连接。在该气流纺纱装置(6)中,压缩空气供给部(67)不经由固定部件(66)等其它部件而直接与纺纱喷嘴连接,因此能够抑制在空气引导路径内产生添加剂滞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