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船舶状态监测的海缆安全预警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29480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224565.9

    申请日:2022-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船舶状态监测的海缆安全预警方法及系统,涉及人工智能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对目标区域采集得到目标海缆数据;提取目标海缆类型,并结合大数据采集历史破坏记录数据;分析组成预设船舶集;获得目标船舶,并判断目标船舶是否属于预设船舶集;实时监测得到目标实时状态数据;得到目标船舶的实时航线;若实时航线不符合预设航线,获得二级预警提醒,并得到预测航线;基于预测航线,结合目标海缆数据进行海缆安全预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海缆受到的安全威胁进行快速、准确、客观评估的问题。达到了提高海缆安全威胁发现和预警效率、准确率,并通过及时的风险处理降低海缆破坏概率、确保海缆正常运营的技术效果。

    一种柔直换流阀金具表面电场的求解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9699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62506.6

    申请日:2022-05-23

    Abstract: 一种柔直换流阀金具表面电场的求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高压柔直系统的仿真模型,其中,高压柔直系统的仿真模型的交流侧有三相,每相包括上下两个桥臂,桥臂包含多个柔直换流阀,柔直换流阀包含多个子模块;利用电压互感器测量柔直换流阀的所有子模块的电压,并用示波器与电压互感器连接,以获得电压数据;基于示波器,从电压数据的一个周期中均匀间隔选取多个时刻的电压值;建立柔直换流阀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并将多个时刻的电压值输入到有限元仿真模型中;基于有限元仿真模型,计算得到柔直换流阀的金具表面电场。本发明通过对时变的电压波形进行等效,大大降低电压波形的时间复杂度,提高了柔直换流阀金具表面电场的求解效率。

    一种全自动电缆接线用对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83525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363960.9

    申请日:2022-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电缆接线用对接装置,属于电缆接线装置技术领域,现有的电缆上缠绕铁条的连接方式工作量大、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自动化机座上设置电缆放置槽,电缆放置槽两侧的自动化机座上对称安装有多组用于挤压稳定电缆的伸缩夹持部,自动化机座中部上方安装有可转动伸缩的推进块,推进块上通过磁吸块夹持有开口向下的U型锁件,U型锁件两侧下方对称设置牵引槽,自动化机座中部设置供推进块插入的挤压成型槽,挤压成型槽下方前后对称安装有推进挤压部,自动化机座顶部一侧安装有推进送料部,通过以上机构实现自动对电缆一次强压成型闭环挤压连接,减小了空隙的产生,同时增加了电缆连接的强度。

    一种基于多模型综合的售电量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08305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62622.6

    申请日:2020-1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型综合的售电量预测方法,涉及供电业务的售电量预测方法领域。传统的售电量预测方法大多以单一模型为依托,不能兼顾售电量变化中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两方面,使预测的精度和范围收到限制。本方法包括步骤:1)对售电量相关因子数据进行搜集;2)排查历史数据的异常值并加以数学处理;3)采用“Logistic模型”+“多元回归模型”组合建立确定性预测模型;4)采用“灰色预测”+“层次分析‑模糊聚类预测”的组合建立不确定性预测模型;5)以最小二乘法将基于确定性预测模型和不确定性预测模型按权值比重进行组合预测,得到预测值。有效提升预测效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售电量预测准确性。

    一种自动配平调姿型水下机器人
    5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6838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35259.5

    申请日:2025-0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配平调姿型水下机器人,涉及水下机器人控制领域,目前,水下机器人难以兼顾自动调节浮力与姿态控制以及快速上浮的功能。本发明包括主机体、动力单元、控制单元、探测单元、浮力调控单元和备用电源;技术方案基于姿态数据和深度计信息,通过PID控制实时调节浮力调控单元,确保水下机器人在不同载荷下的浮力自主配平,解决传统人工配平中繁琐的配重块调整过程。在高速运动时,自动配平调姿系统能够微调水下机器人的俯仰角和横滚角,平稳维持高速运行,配合推进器系统实现更佳的动态响应。此外,系统还具备在失控或断电情况下,通过备用电源和浮力调控单元快速上浮的功能,保障机器人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