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49107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670176.2
申请日:2015-10-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9K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5/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膨胀石墨/癸酸-月桂酸-油酸复合相变材料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癸酸、月桂酸和油酸以合适比例在合适的混合温度下均匀混合,得到固-液相变温度一定的混酸;然后以膨胀石墨为基体材料,在合适的浸渍温度下浸渍混酸;最后除去未完全浸渍的混酸,得到膨胀石墨/癸酸-月桂酸-油酸复合相变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实用性强,制备得到的复合相变材料呈现固态,材料热焓大,热导率高,且便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在建筑材料及暖通空调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53459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21020.5
申请日:2014-12-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24F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7 , F24F5/0021 , F24F5/0046 , F24F5/0089 , F24F2005/0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太阳能空调的蓄冷供冷一体化的辐射换热板,包括金属箱体、金属盘管、加液口和相变材料;金属箱体具有顶部和底部,金属盘管设置在该顶部的外表面并与该顶部的外表面紧密接触,加液口位于该顶部的外表面的正中间的位置,加液口贯穿该顶部并延伸至金属箱体的外部;相变材料设置在金属箱体的内部。本发明充分利用相变材料的具有的高相变潜热和恒定的凝固/融化温度的特性,有效地解决辐射板由于太阳能供冷的不稳定性而产生的结露问题,同时也起到蓄冷及供冷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997361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85495.X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车站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地源热泵机组、地埋管换热器、储水箱、若干地铁车站空调末端和若干周边建筑空调末端,地源热泵机组包括地源侧换热器和负载侧换热器,地埋管换热器与地源侧换热器连接,储水箱和地铁车站空调末端均通过管路与负载侧换热器连接,且储水箱和地铁车站空调末端并联,周边建筑空调末端通过管路与储水箱连接。本发明能够满足地铁车站空调负荷需求,具有噪音低、经济性好、使用范围广泛、高效节能,运行稳定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147136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110099327.5
申请日:2011-04-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7
Abstract: 一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技术领域的相变蓄冷型独立除湿的地板供冷系统,包括:两个压缩机、两个冷凝器、两个蒸发器、相变蓄冷装置、地板辐射盘管、两个风机、换热器、送风散流器和排风口。实现供冷系统温湿度的独立控制,操作可控灵活,提高制冷机组的能效比;实现相变蓄冷技术和地板辐射供冷技术有效的结合,缓解供电紧张,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实现冷凝热的回收,缓解热污染现象,减少电能消耗,改善冷凝器的工况;最终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358761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10042772.6
申请日:2008-09-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52 , Y02B30/5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档案库房用带热回收技术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热泵机组系统、各楼层空调机房内的恒温恒湿机组以及控制系统四部分,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与热泵机组系统通过管道连接起来,热泵机组系统与恒温恒湿机组通过管道连接起来,控制系统与热泵机组系统连接;热泵机组的空调集水器、分水器与恒温恒湿机组的冷却盘管和加热盘管通过管道连接,控制系统与空调集水器、分水器以及安装在热泵机组蒸发器、冷凝器和地源侧集水器、分水器相连接的管道上的阀门相连接。本发明在恒温恒湿机组的再热段内采用热水加热盘管代替电加热,将原本要排入地下的一部分热量用于再热,既缓解了土壤热堆积的问题,又节约了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01358761A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810042772.6
申请日:2008-09-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52 , Y02B30/5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档案库房用带热回收技术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热泵机组系统、各楼层空调机房内的恒温恒湿机组以及控制系统四部分,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与热泵机组系统通过管道连接起来,热泵机组系统与恒温恒湿机组通过管道连接起来,控制系统与热泵机组系统连接;热泵机组的空调集水器、分水器与恒温恒湿机组的冷却盘管和加热盘管通过管道连接,控制系统与空调集水器、分水器以及安装在热泵机组蒸发器、冷凝器和地源侧集水器、分水器相连接的管道上的阀门相连接。本发明在恒温恒湿机组的再热段内采用热水加热盘管代替电加热,将原本要排入地下的一部分热量用于再热,既缓解了土壤热堆积的问题,又节约了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01231003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810033727.4
申请日:2008-02-2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24D3/18 , F24J2/04 , G05B19/04 , G05B19/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12 , Y02B30/762 , Y02E10/44
Abstract: 一种节能技术领域的基于自适应控制的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本发明中,自适应控制模块包括太阳辐射仪、自适应控制器和显示电路,太阳辐射仪与自适应控器相连,自适应控器与显示电路相连实时显示水温,与通用变频器相连实时调节系统运行频率,至预定水温后停机。太阳能集热器出口与变频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变频压缩机排气口与套管换热器进口连接,套管换热器出口与膨胀阀进口连接,膨胀阀出口与太阳能集热器进口相连,蓄热水箱水循环出口通过水泵后与套管换热器连接,套管换热器出口与蓄热水箱水循环入口相连,另一路通过蓄热水箱与地板采暖盘管相连并提供热量,回水通过循环水泵排入蓄热水箱。本发明系统性能高,适用地区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959886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83080.5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30/17 , G06N3/044 , G06F119/08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RNN‑KAN网络的冷板表面温度预测方法和系统,包括:步骤1:建立多工况下的冷板表面温度动态测试台,采集不同工况下的冷板表面温度的变化情况;步骤2:筛除采集数据中的噪声数据,并对空缺值以二次样条插值的方式补全;步骤3:搭建预测模型;步骤4:以均方误差MSE为损失函数,利用训练集对模型进行训练,模型通过梯度下降算法,根据时间上的反向传播得到的梯度来更新权重和偏置,最终形成预测模型;步骤5:利用测试集对模型进行验证。本发明通过有效对冷板表面温度预测可以控制冷板表面温度,显著降低电子设备结露的风险,减少短路和腐蚀现象,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0480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48622.0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高效捕获低浓度SO2的催化吸附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环境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明胶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在加热条件下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向其中加入氧化锌纳米颗粒,超声分散使溶液混合均匀;(2)向步骤(1)的溶液中加入柠檬酸和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搅拌,蒸发掉多余液体,得到干燥的样品;(3)将步骤(2)中干燥的样品进行碳化,然后,在常温条件下,将碳化后的样品浸入酸性溶液中,磁力搅拌,洗去多余的氧化锌,并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4)将步骤(3)得到的样品在真空加热条件下干燥并研磨,即得到所述吸附材料。本发明的吸附材料能在低浓度下对SO2具有高化学吸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49659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46280.8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8L33/12 , C08L71/02 , C08K3/04 , C08F120/14 , C08F2/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热填料均匀分布的高分子定型相变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通过将高分子单体和引发剂进行预聚合反应,然后加入有机相变材料搅拌溶解,后进行恒温聚合反应至体系达到一定粘度,再加入导热填料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溶液倒入模具中置于真空干燥箱抽真空排除气泡,后使样品进行高温固化反应,冷却脱模即得。本发明通过在混合高导热填料之前引入一段恒温聚合反应,提升溶液体系的粘度,抑制导热填料的重力沉降和团聚行为,使导热填料均匀分散于体系之中,有利于导热通路的形成;将高导热填料引入溶液体系充分搅拌后进行抽真空,排出溶液内部气泡,有利于消除气体带来的传热热阻,强化材料的综合导热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