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6753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469251.X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晓燕 , 黄堃 , 赵景涛 , 郭王勇 , 李哲 , 吾喻明 , 梁加本 , 王海龙 , 杨文 , 付明 , 刘如帆 , 刘澄 , 贾玮 , 史旭鹏 , 黄磊 , 崔鑫 , 陈于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家庭用户交易的电能路由器及控制方法,电能路由器包括电能计量模块、电能变换模块、通讯设备、控制器和触控屏幕。本发明在控制时,在常规模式下,光伏将电池充满,判断用户是否有直流负荷需求,并优先满足直流负荷需求,电池电量不足时,由电网侧供能;在售电模式下,判断用户是否具备直流负荷用电需求,在满足用户直流用电需求的前提下,再执行售电交易指令。在购电模式下,判断交易功率与电池最大充电功率的大小。当电池最大充电功率小于交易功率时,交易失败。当电池最大充电功率大于交易功率时,则开始交易。本发明使光伏用户间的分布式电能交易发挥市场化调节作用,还原电能商品属性,降低用户用电成本并提高售电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991732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111225333.0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配电网双目标电压控制方法、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计算配电网中各分布式能源控制模块的并网电压,和电压安全范围;所述能源控制模块包括能源设备、逆变器和用电设备;若并网电压不在电压安全范围之内,调用控制模块中的逆变器和用电设备参与电压控制,其中:使用逆变器成本、用电设备成本和配电网的电压偏差建立目标函数,以逆变器无功功率、用电设备有功功率和电压安全范围作为约束条件;在约束条件下对目标函数进行取值,选取逆变器无功功率和用电设备有功功率参与电压控制。采用上述方案,将电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清洁能源设备稳定输出功率的同时,降低配电网的经济成本,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52259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0957833.2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电压越限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采用背靠背变流器控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点本地负荷的无功功率,通过控制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工作状态限制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输出功率,设置制动控制环节形成协同控制系统调节光伏并网点电压,电压越限时光伏并网点本地负荷无功控制优先生效,避免对配电网消纳光伏发电能力的影响。本发明可有效解决分布式光伏并网点电压越限问题,且最大化地保证配电网对光伏发电的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395289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165876.3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云端协同计算架构的弹性分布式光伏数据分层存储方法和系统,系统包括智能终端、云端服务器和边缘端服务器;智能终端采集分布式光伏数据,传输至边缘端服务器;边缘端服务器接收和存储所述分布式光伏数据,按照预设的异常数据识别规则,进行异常数据识别,并存储异常数据识别结果;边缘端服务器将所存储的光伏数据以及异常数据识别结果,同步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对所同步的数据进行分层存储处理,得到分层处理后的云端数据库,然后将云端数据库同步至边缘端数据库。利用本发明能够实现在不同网络环境、不同终端计算能力等应用环境下,光伏数据的存储和处理过程优化,为及时准确地分析光伏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状态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14248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362806.4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监控与服务系统,包括综合能源监控与服务平台,所述综合能源监控与服务平台预留接口与配电自动化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和PMIS系统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综合能源监控与服务平台与综合能源协调控制层通讯相连,所述综合能源协调控制层对设备层进行数据采集及相应控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综合能源监控与服务系统工作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综合能源监控与服务系统及其工作方法,通过综合能源监控与服务平台配合综合能源协调控制层,对设备层进行数据采集及相应控制,能够实现综合能源系统的协调优化运行,提高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199413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066498.X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电网即插即用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实时监测微电网内各微源、储能、负荷、母线电压的状态信息;实时监测通信接口是否正常工作;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机模型算法,对逆变器进行控制,生成逆变器的驱动信号;实时监测外部电网的电压和电流的频率、幅值、相位角,根据所述频率、所述幅值、所述相位角判断外部电网是否正常;若所述外部电网正常,则根据所述频率、所述幅值、所述相位角判断所述微电网与所述外部电网是否满足并网调节条件,若满足所述并网调节条件,则控制所述微电网与所述外部电网并网。利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可以实现无同步单元的情况下微电网与外部电网的快速同步,实现友好并网。
-
公开(公告)号:CN102185280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110083314.9
申请日:2011-04-02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H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周期可调节的变极性方波电压式转子接地保护方法,属于发电机转子接地保护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方波电压极性变换周期可调节和直流分量采样计算的窗口周期可调节。通过检测发电机转子绕组对地电容的充放电时间来调节注入式方波电压的极性变换周期,从而避免因对地电容的充放电暂态过程带来的干扰。通过检测发电机转子偏心及磁极不对称造成的低频分量的波动周期,调节直流分量采样计算的窗口周期,从而避免因转子偏心及磁极不对称产生的低频分量带来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1924394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264814.8
申请日:2010-08-26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负荷稳定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所述变电站负荷稳定系统包括变电站监控系统和负荷稳定系统,负荷稳定系统又包括频率稳定子系统、电压稳定子系统、负荷稳定子系统和电源故障与恢复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稳定系统与变电站监控系统通过通讯网络相连接,所述负荷稳定系统内各子系统通过计算机缓存进行连接,所述变电站监控系统和负荷稳定系统装设于变电站值班室内。本发明可替代现有的已使用的各种低频低压减载装置、过负荷联切装置和备自投装置及其相应系统,既避免了研发人员的重复开发,缩短了开发周期,同时又降低了电网建设成本,有效提高了电网运行可靠性,保证电网负荷合理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01741063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1010117548.6
申请日:2010-03-0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冗余采样计算的叠加方波电压式转子接地保护方法,利用不同采样数据的两种算法分别计算发电机转子对地电阻值,当两个计算电阻值都小于保护整定值时,才判为转子一点接地故障,解决了大机组转子接地保护判据的双重化。当两个计算电阻值相差很大时,闭锁转子接地保护,提高了转子接地保护的可靠性。同时可以不直接接入转子电压而判断出转子接地点的位置。转子一点接地动作后,根据转子接地点位置的变化,判断转子两点接地故障是否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3394794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110746495.2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压控制系统,包括配电系统、对配电系统进行电压控制的协调控制模块,配电系统包括若干智能单元,每个所述智能单元包括若干户用光伏模块,协调控制模块包括分别控制若干智能单元电压的若干子控制模块、控制所有子控制模块的主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对智能单元的子控制模块发送电压控制指令;子控制模块向对应智能单元中的各户用光伏模块发送电压控制指令。将大量户用光伏分为若干个智能单元,首先对智能单元进行控制,然后再对智能单元下层的户用光伏模块进行控制,采用分层协同的控制方法,使大量户用光伏的控制更为可靠与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