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49760B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510294266.6
申请日:2015-06-0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V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Tau‑p变换的矢量中值滤波方法。本算法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Tau‑p变换,将地震数据从时间‑空间域变换到Tau‑p域,在Tau‑p域中,得到不同波的瞬时斜率,并通过加窗的方法,将斜率不同的各种波分离开来,分离后的数据通过Tau‑p反变换回时间‑空间域,分别得到其对应的时间‑空间域数据子集;第二部分是利用第一部分所得的瞬时斜率,确定滤波时窗的移动方向,对相应的时间‑空间域数据子集进行矢量中值滤波,最后将滤波后的数据子集叠加,得到处理后的地震数据。本方法可以解决传统矢量中值滤波算法中固定窗口移动方向所导致的速度较低的有效波易被衰减的问题,能够在去除噪声的同时保留有效波,实现对地震数据的高保真滤波去噪。
-
公开(公告)号:CN106836171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82956.1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02D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7/18 , A01G25/167 , B09B1/00 , B09B1/004 , B09B1/006 , C08G63/78 , E21C41/26 , G01F23/18 , G01N33/246 , E02D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露天煤矿排土场水位实时监测系统,露天煤矿排土场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所述地上部分为位于原来地表上方的堆土场(1),所述露天煤矿排土场水位实时监测系统包括第一测量井(2)和第二测量井(3);所述第一测量井(2)竖直设置于所述堆土场(1)的中部,所述第二测量井(3)包括依次连接的竖直段(301)、水平段(302)和自由段(303);在所述堆土场(1)内部设置有第一隔水层(4)、第二隔水层(5)和第三隔水层(6)。本发明所述的露天煤矿排土场水位实时监测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0677263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0991641.7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3/887 , G01V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探地雷达不连续体的检测方法和装置,涉及探地雷达探测的技术领域,包括:获取预设地下空间的探地雷达信号,其中,探地雷达信号中携带地下空间电参数的不连续信息;通过目标扫描算法,在多个预设倾角中确定探地雷达信号相对于多个待扫描道中每个待扫描道的目标倾角;根据目标倾角,对探地雷达信号进行分离,得到散射波;对散射波进行速度延拓分析,得到散射波的聚焦速度;根据散射波和聚焦速度,对散射波进行成像,得到成像结果,其中,成像结果用于确定预设地下空间中不连续体的分布信息,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在对不连续体进行检测时,由于检测方式单一导致的检测精度较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77259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0988823.9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V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306 , G01V2210/6161 , G01V221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绕射波聚焦能量的分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采集到的地震共偏移距数据中提取共偏移距绕射波数据;根据地震共偏移距数据的地震波偏移速度文件和共偏移距绕射波数据,获取角道集地震数据;从角道集地震数据中提取绕射波目标振幅值,并将提取得到的目标振幅值作为绕射波能量向量组中的绕射波能量向量;计算绕射波能量向量组中的每个绕射波能量向量的方差值,得到多个方差值;在多个方差值中查找最大方差值,并将最大方差值作为目标聚焦能量;该方法能够准确的求取绕射波聚焦能量,实现绕射波聚焦成像,达到精确定位地下空间小尺度非均匀地质体的目的。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在求取绕射波聚焦能量时,精确度较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443785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73724.3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V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绕射波场获取方法和装置,涉及地震勘探的建模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内的共偏移距地震道集数据,根据共偏移距地震道集数据,在平面波分解技术的基础上,通过L1范数正则化算法构建目标函数,采用预设迭代算法对目标函数达到最小值的可行解进行迭代求解,并将可行解作为目标反射波倾角场,根据目标反射波倾角场和共偏移距地震道集数据确定绕射波场。本发明通过L1范数正则化算法构建目标函数,限定了反射波倾角场的稀疏性,进而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在确定绕射波场时,精确度较差的技术问题,从而达到了根据目标反射波倾角场和共偏移距地震道集数据精确确定的绕射波场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382971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991712.3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F23/292 , G01B1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F23/292 ,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位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微光地下水位监测装置及其系统。该多功能微光地下水位监测装置包括壳体、微光观测仪、光源和隔离件;壳体用于设置在观测井的井口以阻止外界光线进入观测井内;微光观测仪用于接收光源发射的光束以及用于采集井壁的视频信息;隔离件与光源固定连接;隔离件漂浮在观测井的液体上,且用于阻挡光源的光束穿透隔离层。该多功能微光地下水位监测系统包括远程终端和多功能微光地下水位监测装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功能微光地下水位监测装置及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液位监测装置误差大、易受地形、地层及构造等多种因素影响精确度,且不能同时监测观测井井壁变形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00464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513006.3
申请日:2015-08-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水层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包括:实验箱体和至少两个水箱;实验箱体的一组相对的两个侧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端,每一个水箱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开口端;上述第一开口端和上述第二开口端的大小相同;每一个水箱均通过第二开口端与实验箱体的第一开口端固定连接;水箱和实验箱体之间设置有可沿第一开口端和/或第二开口端上下活动的挡板,用于分隔水箱和实验箱体;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至少一排进水孔,用于使水箱中的水流入实验箱体中,其能够通过进水孔模拟含水层的进水孔,并通过与进水孔配合的活动挡板调节进水孔的整体高度、层数和部分高度,用以模拟不同高度和不同层数的含水层,可以更真实且准确的模拟含水层,实用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116116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510657103.X
申请日:2015-10-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潜水、承压水下采煤模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煤模拟实验装置,包括:外壳;外壳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壳体,外壳内设置有煤层模拟层;外壳上设置有开关机构,开关机构用于开关外壳,以使煤层模拟层曝露;含水层模拟层设置在煤层模拟层上,且与外壳的上端开口连通。本发明提供的采煤模拟实验装置,将含水层模拟层设置在采煤模拟层上,并在外壳与采煤模拟层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开关机构。实验人员打开开关机构,对煤层模拟层采煤,从而模拟实际情况中的煤矿开采,该结构与实际情况中的煤矿开采一致,并且本实验装置具有具体的采煤动态演示,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采煤模拟实验装置测量出来的含水层变化数据比较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198054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73721.8
申请日:2025-03-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地雷达与毫米波雷达一体化耦合成像装置与方法,属于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领域,包括该装置采用毫米波雷达进行地表以上三维模型构建,然后,采用处理器对地表三维模型进行射线追踪以合成地表构筑物的空气直达波模型道;采用自适应滤波方法从探地雷达数据中自适应减去地表以上构筑物引起的空气直达波;最后,对压制空气直达波的探地雷达数据进行偏移成像后构建地下介质模型并与毫米波雷达地表三维模型精准匹配,实现地表地下的一体化三维模型的构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探地雷达与毫米波雷达一体化耦合成像装置与方法,在解决探地雷达抗干扰问题的同时,实现了地表地下的一体化耦合成像,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创新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201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69500.4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V1/30 , G06F18/214 , G06F18/24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地应力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涉及地球物理勘探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区域的地震数据;对地震数据进行处理,确定杨氏模量和曲率属性;采用训练好的基于随机森林的地应力预测模型,对待测区域的杨氏模量、曲率属性和杨氏模量与曲率属性的乘积进行处理,得到待测区域的目标地应力。本申请构建了一个以曲率属性、杨氏模量及其乘积为训练样本的随机森林(RF)模型,用于预测地应力。该模型展示了极高的预测精度,实际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平方相关系数达到了0.95,本申请在保证预测地应力效率的同时提高地应力预测的精准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