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加环向预应力的矩形钢筒仓

    公开(公告)号:CN210086947U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20830846.6

    申请日:2019-06-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施加环向预应力的矩形钢筒仓,包括位于上部的筒仓段和位于下部的漏斗段,所述筒仓段的外壁上设置有加劲肋,所述加劲肋上设置有撑杆,所述撑杆沿筒仓段外周环向设置,所述筒仓段的外周沿水平环向设置有环形的水平拉索,所述水平拉索连接于撑杆上。本实用新型的矩形钢筒仓在筒仓的外周对矩形钢筒仓形成围箍约束,无须加大加密肋截面或加厚壁板,即可有效降低矩形钢筒仓的变形量,其结构简单、施工较方便,用钢量更低、减少造价,拉索布置在壁板外侧,方便作运行监测和维护,减少了锚固端的数量。

    环保型油浸式箱变架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8088909U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20455460.7

    申请日:2018-04-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浸式变压器安装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环保型油浸式箱变架空结构,包括由储油底板和环形储油壁所形成的储油坑;所述储油底板的底部安装有架空支撑座,使储油底板的下方具有植物生长空间;所述储油坑内设置有安装在储油底板上的箱变支墩。通过设置储油坑,既满足了变压器事故油的存放,又能环保,防止油污染土壤和水环境。通过设置架空支撑座,使储油底板距地面满足一定最小间距,不影响地面植被生长,减小地面水分蒸发量,减小了占地面积,降低了因开挖对地面土壤的影响,有利于水土保持。整体钢结构平台基础采用工厂加工,现场组装、不使用模板,有利于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程建设效率,且钢结构达到使用年限后可回收利用。

    输煤栈桥用钢楼面踏步
    5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655411U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20379070.1

    申请日:2017-04-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输煤栈桥用钢楼面踏步,属于输煤技术领域,目的是减少钢材的耗量节约材料成本。包括N道固定连接于钢梁的钢梯步,所述钢梯步包括踢板和踏板;所述踏板包括踏面板和坡度为A的连接板;所述踏面板一端与踢板相连,另一端与连接板相连;第N道钢梯步的踢板与第N-1道钢梯步的连接板拼接。本实用新型,踢板、踏面板和连接板即作钢梯步用,也兼做钢楼板,避免了单独制作钢梯步与钢楼板,节约了部分钢楼板的材料损耗,可节约45%的钢材;且,安装时,直接安装钢梯步便完成了整个钢楼面踏步的组装,与传统的先安装钢楼板,再将钢梯步固定与钢楼板的方式相比,节约了安装工序。

    纵梁外伸臂式钢管架
    5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400223U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20207854.1

    申请日:2016-03-17

    Inventor: 李辉 漆桧 李龙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纵梁外伸臂式钢管架,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段和连接段,支撑段包括纵梁,用于支撑纵梁的钢梁支撑框架,纵梁上设置有桥架体和管道,纵梁由平行的一对蜂窝梁构成,蜂窝梁之间连接有多道横向连接板,蜂窝梁截面形状为工字型,其腹板开设有多个六角形孔,蜂窝梁还设置有肋板;钢梁支撑框架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一对竖向柱和立柱连接形成框形,立柱设置在第二横梁下部;支撑段与连接段的纵向长度比为13比7,钢梁支撑框架到所在侧的支撑段端部距离和两组钢梁支撑框架的间距比例为1.5比10。本纵梁外伸臂式钢管架,结构更为优化,相同承载能力下,能减少钢材用量,且钢梁变形量更小,长距离架设时,经济效益更加明显。

    取水泵站
    5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960942U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20169556.9

    申请日:2014-04-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水泵站。该取水泵站,包括取水平台、桩基和取水泵,所述取水平台设置于桩基上,所述取水泵设置于取水平台上。这种取水泵站无须设置地下式泵房,可直接将泵直接安装在取水平台上,整体工程量小,且没有水下施工工程量,投资低、施工方便、工期短,尤其适用于河岸地质条件较差、淤泥层较厚且水流较缓的水源地。

    机械通风冷却塔与综合水池及水泵联合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3583945U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20639526.5

    申请日:2013-10-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通风冷却塔与综合水池及水泵联合布置结构,具有节约占地面积、降低工程投资的优点。它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的机械通风冷却塔、冷却塔集水池以及综合水池;所述的冷却塔集水池连通有循环水泵,所述的综合水池连通有水泵吸水室,该水泵吸水室连通有水泵。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通风冷却塔与综合水池及水泵联合布置结构,通过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的机械通风冷却塔、冷却塔集水池以及综合水池的三层重叠式布置,打破了传统的水工构筑物平铺布置、泵池分离的布置形式,节省了综合水池、循环水泵房及综合水泵房的占地,节省了循环水泵房和综合水泵房的建筑工程量,减少了部分水工机械,降低了工程投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