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藻弧菌防污活性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3952364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208179.X

    申请日:2014-05-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溶藻弧菌防污活性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涉及细菌活性提取物。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PE2保藏编号为CGMCC No.8815。制备方法:将溶藻弧菌PE2划线接种于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培养;挑取固体培养基平板上长出的单菌落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摇床培养,得含有菌体的培养液,离心后收集上清液,再用乙酸乙酯提取,减压浓缩除去乙酸乙酯,得总活性粗提物,以90%甲醇溶解,用石油醚进行萃取,石油醚萃取液减压蒸干得到石油醚相部分;余下的90%甲醇部分经减压蒸干后,用10%甲醇再次溶解,先后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萃取,减压蒸干得到二氯甲烷相部分、乙酸乙酯相部分。可在制备海洋防污剂中应用。

    腹足类软体动物的固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35303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507008.2

    申请日:2013-10-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腹足类软体动物的固定方法,涉及一种腹足类软体动物。获取腹足类、瓣鳃类等软体动物的生物样品,去除表面杂物、粘液;将腹足类、瓣鳃类等软体动物放入底部装有冰块的保温箱中,在冰块与生物样品之间垫一层导热性能差的材料,避免生物体直接接触冰块,保温箱保存干燥;经过低温保存后,腹足类、瓣鳃类等软体动物基本失去收缩能力,对外界的反应迟钝,厣外露或者壳微张;在需要固定的腹足类、瓣鳃类等软体动物的厣部或者双壳之间插入异物,防止动物在受刺激时再次将厣或者壳闭上;加入固定剂,完成杀死动物,初步固定的过程;根据实验需要,定期更换固定剂,实现标本的长期完整保存。简单快捷,固定效果好。

    养殖海绵生物量的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204515B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110060468.6

    申请日:2011-03-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养殖海绵生物量的测量方法及其装置,涉及一种海绵动物。测量装置设底座、容器、活塞、2根导管、把手和量筒,容器下端口与底座粘合,容器与活塞吻合,在容器上设有挡环,活塞中部弧度的最顶端留有一小孔,小孔通过第1导管与第2导管相连,把手设在活塞的表面,第2导管与量筒连接。将测量装置放在物质表面;打开活塞,往容器内部注入海绵生长环境的海水;装上活塞,断开第2导管与量筒的连接,挤压活塞至挡环的位置,容器内全部的气体及多余的海水通过活塞中部的小孔排弃;打开活塞,将第2导管与量筒连接;将待测海绵放入容器,装上活塞,再次挤压活塞至挡环的位置,将海绵及其附着物的总体积扣除已知附着物的体积,得养殖海绵生物量。

    用于第二代高通量测序的核酸标签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15789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1010590988.3

    申请日:2010-12-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陈军 柯才焕

    Abstract: 用于第二代高通量测序的核酸标签及其设计方法,涉及一种核酸标签。提供一种可实现快速、高效和特异地同时标记近百个独立样本,适用于多样本混合测序,主要为96孔板条件下的用于第二代高通量测序的核酸标签及其设计方法。所述核酸标签为A组,长度为5nt的8个标签;B组,长度为5nt的8个标签;C组,长度为6nt的12个标签。设计第1条标签序列:Tag1:CTAGA;设计另3条标签:Tag2:TGCAG;Tag3:ACGTC;Tag4:GATCT;设计另4条标签:Tag5:CGTAC;Tag6:TAGCA;Tag7:ATCGT;Tag8:GCATG;计算标签两两之间具有相同碱基的位置数。

    蛇床子素在制备海洋防污涂料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093322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618592.5

    申请日:2010-12-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蛇床子素在制备海洋防污涂料中的应用。涉及蛇床子素的用途,提供蛇床子素在制备海洋防污涂料中的应用。蛇床子素的分子式为C15H16O3,分子量为244.29,化学名称为7-甲氧基-8-异戊烯基香豆素。蛇床子素对海洋微型污损生物、海洋大型软性污损生物和海洋大型硬性污损生物均具显著的抑制作用,显示出高效、广谱的防污活性,在制备海洋防污涂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蛇床子素是天然存在的化合物,用其制备的海洋防污剂中不含毒性重金属化合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蛇床子素的提取制备工艺简单成熟,有利于其在制备海洋防污涂料中的推广应用。

    西氏鲍与皱纹盘鲍杂交种的DNA分子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53702B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810071740.9

    申请日:2008-09-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骆轩 柯才焕

    Abstract: 西氏鲍与皱纹盘鲍杂交种的DNA分子鉴定方法,涉及一种鲍的DNA分子标记检测,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微卫星技术对西氏鲍与皱纹盘鲍种间杂交子一代的杂种真伪进行分子鉴定的方法。提供一种具有多态性高、遗传稳定、不受环境条件影响等优点,能够在西氏鲍与皱纹盘鲍大规模种间杂交制种过程中鉴别出二者的种间杂交子一代杂种真伪的微卫星分子标记的西氏鲍与皱纹盘鲍杂交种的DNA分子鉴定方法。采用酚氯仿法提取西氏鲍与皱纹盘鲍杂交子一代的基因组DNA以所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反应,得扩增产物;将扩增产物凝胶电泳及染色,对比图谱;根据电泳结果与提供的标准图谱进行对比。

    一种腹足纲动物腹足吸盘面积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29853A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1010249155.0

    申请日:2010-08-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腹足纲动物腹足吸盘面积的测量方法,涉及一种面积的测量方法。提供一种准确性较高的腹足纲动物腹足吸盘面积的测量方法。获取腹足纲动物腹足吸盘轮廓:将腹足纲动物吸附在透明平面上,在腹足纲动物吸附的另一面描下腹足纲动物腹足吸盘轮廓;采集腹足纲动物腹足吸盘轮廓:将刻度尺作为参照放置于腹足纲动物腹足吸盘轮廓边上,用相机垂直向下拍照,得腹足纲动物腹足吸盘轮廓照片;最后使用PhotoShop、Illustrator和PCCAD 2002三种软件处理计算得出吸盘面积。测量结果精确,测量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无论吸盘形状如何,采用此方法都能精确计算其面积,所有的腹足纲动物都可使用此方法计算其吸盘面积,适用范围广。

    对虾人工诱变方法
    5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93346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510107425.3

    申请日:2005-09-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对虾人工诱变方法,涉及一种人工诱变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60Co-γ射线对各种经济对虾进行人工诱变的方法。提供一种新的适宜于各种经济对虾的最佳诱变剂量,在保持对虾的生命活力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提高对虾的抗逆性、存活率和生长率,最终达到创造新种质、培育新品种的人工诱变方法。步骤为:筛选即将进行产卵的亲虾,置于网箱及水盆中,并通过网箱上的气头进行充气,将网箱及水盆放置于辐射装置的辐射范围内,进行人工诱变,辐射面积保持在1000~1600cm2之间,人工诱变的剂量为10~3000cGy,达诱变剂量后停止诱变,再放入育苗池中等待产卵,进行虾苗的培育,对孵化出来的虾苗进行检测,确定变异程度。

    不同地理种群杂色鲍间的杂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53922C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申请号:CN200510096770.1

    申请日:2005-09-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柯才焕 游伟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不同地理种群杂色鲍间的杂交方法涉及一种杂色鲍遗传改良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是采用不同地理种群的杂色鲍进行杂交的方法。提供一种不同地理种群杂色鲍间的杂交方法。将鲍放入16~18℃的海水中,再升温进行亲鲍的同步促熟培养,饵料组成及含量为江蓠100、石莼30~60、裙带菜20~50、螺旋藻1~15;在杂色鲍的头部或腹足部注射5-羟色胺,与另一产地杂色鲍同步产卵排精;将精子与卵子人工授精,得杂交后代。可保证长途运输存活率,采用合理饵料搭配饲养促成两群体亲鲍同步成熟;采用5-羟色胺注射催产达到配子的同步排放,克服了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地理隔离、性成熟和配子排放生理差异,可促进性腺的同步成熟与配子同步排放。

    一种贝类的标记方法
    6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69493A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710009113.8

    申请日:2007-06-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柯才焕 骆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贝类的标记方法,涉及一种对贝类进行标记的方法。提供一种无毒,使用效率高且对被标志贝类自身生长发育无影响的贝类的标记方法。除去贝类表面的附着物;在除去贝类表面的附着物的贝类表面待标记区域涂抹酸蚀溶液进行酸蚀处理,使贝类表面在脱钙的基础上进一步浸蚀,形成供标记液与贝类进行机械嵌合的接触面;对标记牌与粘结液接触面使用蘸有乙醇的脱脂棉球进行擦拭,用冷风吹干,保持干燥;在干净玻璃台面上将标记用粘结粉和粘结液进行调和配制成粘结剂,将粘结剂在贝类预先处理好的表面上涂抹,同时粘上已干燥处理过的标记牌;用冷风吹干粘结剂。粘结剂由粘结粉和粘结液组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