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2580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65756.1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87 , G01R31/378 , G01R31/385 , G01R31/3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应用与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OCV‑SOC估计的SOC的测量校正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提取锂离子电池的HPPC的实测数据;基于实测数据,估算锂离子电池的稳态OCV;获得不同温度下的电池OCV‑SOC实测曲线;根据电池OCV‑SOC实测曲线建立OCV‑SOC映射关系;根据稳态OCV和OCV‑SOC映射关系校正映射下的SOC估计值。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不能对OCV进行实时测量,且OCV测量时所需的稳定状态达到时间较长,不能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91635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111267429.3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双回路低压直流配电系统,其中配电系统包括:交流电源;配电线路,与交流电源连接,包括第一配电线路和第二配电线路,每一条配电线路中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隔离调压模块、直流输电线路和隔离逆变模块;其中,整流隔离调压模块用于将交流电源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通过直流输电线路传输;隔离逆变模块用于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并为负荷侧供电。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双回路进行直流配电传输,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直流配电方案的输送功率,保证末端用户的电压合格率;且采用了电气隔离,保证了输电过程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4911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58682.0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频段混合式功率放大器,包括:逆变型数字、谐振型数字和甲乙类功率放大器;逆变型数字功率放大器包括第一PWM整流器、LCL逆变器和第一隔离变压器;谐振型数字功率放大器包括第二PWM整流器、LC谐振逆变器和第二隔离变压器;甲乙类功率放大器包括第三PWM整流器、甲乙类模拟功率放大器和第三隔离变压器;第一隔离变压器、第二隔离变压器和第三隔离变压器依次串联;获取在环仿真系统的第一输出波形的第一低频段波形、第一中频段波形和第一高频段波形;将第一低频段波形输入逆变型数字功率放大器,将第一中频段波形输入谐振型数字功率放大器,将第一高频段波形输入所述甲乙类功率放大器,以输出第二输出波形。
-
公开(公告)号:CN11718222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71272.3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B23K1/00 , B23K1/008 , B23K1/20 , B23K1/19 , B23K10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墨活性钎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接石墨的铜框架活性钎焊的焊接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将铜箔经过酸、丙酮、乙醇清洗后,在铜箔两侧均匀附着一层极薄的含有活性元素锡基钎料并迅速烘干;S2,将两侧附着活性元素的铜箔两面贴合石墨,依次将石墨母材、铜箔摆放至所需厚度后固定并放入真空钎焊炉中;S3,抽真空低至10‑3Pa时,开始随炉升温,在200‑350℃时,保温10‑30min后进行排胶,将炉升温至钎焊连接温度900‑1050℃后,保温10‑30min并施加500‑1500kg压力,冷却后即可得到石墨块材。本发明采用铜为钎焊焊料的框架,制备的钎焊石墨可实现较好的钎焊连接,接头无裂纹、气孔等缺陷,具有节省焊料,生产效率高,制备过程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11092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15682.8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92 , G01R31/396 , G01R31/388 , G01R31/367 , G01R3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组的健康状态评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预设的SOC区间阈值从获取的历史充放电运行数据中获取第一SOC区间内的充放电运行数据,再通过预设的健康指标提取公式从所述充放电运行数据获得所述待评估电池组对应的健康指标,并对所述健康指标进行特征筛选,获得所述待评估电池组对应的健康指标特征集,将所述健康指标特征集输入到预设的电池组健康状态评估模型,对所述待评估电池组进行健康状态评估,获得所述待评估电池组对应的评估结果,提高电池组健康状态评估的效率及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4263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49562.5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交流合环装置,包括第一三相交流母线、第二三相交流母线、母联开关、第一馈线开关、第二馈线开关、第一供电馈线、第二供电馈线、第一馈线负荷、第二馈线负荷和矩阵换流器;当控制器模块接收到调度指令时,计算第一供电馈线的标幺值和第二供电馈线的标幺值之间的电压差,若满足预设条件,控制所述矩阵换流器进行电压转换并进行电能输送,所述柔性交流合环装置进入合环控制状态。实施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矩阵换流器进行电压转换并进行电能输送,可以使开关正常的闭合,且不受变压器配置条件的配置,减小了技术方案实现的局限性;减小了损耗,有效提升供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8089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38600.X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有源桥变换器频域稳态建模方法及装置,包括:对目标双有源桥变换器进行过渡状态分析,并构建等效电路,从而构建电压波形的频域模型;获取并将目标双有源桥变换器的建模参数输入至频域模型中,得到理想频域电压向量及其对应的电流向量;对目标双有源桥变换器的各过渡状态进行建模,从而提取每个开关过渡状态的频域RTFT电压向量;对等效电路、频域模型及其理想频域电压向量进行修正,重构电流波形;当电流向量和电流波形之间的相对变化误差小于预设百分比,则输出修正后的频域模型,从而完成双有源桥变换器频域稳态建模。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功率传递、电感电流有效值和零电压开关性能的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9981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010690805.9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功电压灵敏度的海上风电场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具体为:检测各节点的电压、功率,判断并网点的电压是否越线;分配海上风电机组与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分配海上风电场内各风电机组的无功出力。本发明既可以充分利用风电机组自身无功调节能力,又可以减少海上风电场的无功补偿装置装设成本;利用无功电压灵敏度来分配海上风电场内无功电源的无功出力,能够充分利用风电机组的动态调节能力,一方面可以增大风电场内部的无功裕量,另一方面可以减小风电机组的无功出力负担以及实现海上风电机组与无功补偿装置无功出力的有序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8150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89205.2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模式融合的电池荷电状态估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估计电池基本信息,构建初始等效电路模型;获取电池响应曲线及标定电池荷电状态;实时采集电池的电流电压值,并根据初始等效电路模型、电池响应曲线和电池荷电状态,采用多种电池荷电状态估计方法对电池荷电状态进行估计,获取若干组电池荷电状态估计值;基于若干组电池荷电状态估计值,构建若干组电池荷电状态判定向量并进行融合,获取电池荷电状态最终判定向量,以得到电池荷电的最终估计值。上述方法不依赖于单一估计方式,而是从多信息融合理念出发,综合多组电池荷电状态估计值进行有效融合,可以有效降低模型参数的影响,提升电池荷电状态的估计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3170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36694.3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单元功率分配方法及系统,包括:依次获取储能电站的各储能单元对应的电池特性;根据电池特性,计算各储能单元的充电能力和放电能力;根据总功率判断各储能单元的状态,若各储能单元的状态为充电状态,则计算各储能单元的充电能力,并建立充电功率损耗优化模型;迭代求解充电功率损耗优化模型,直到各储能单元的充电功率分配因子满足各自对应的充电功率约束条件和总充电功率分配权重约束条件,停止迭代,输出各储能单元的第一充电功率分配因子;根据第一充电功率分配因子,依次更新各储能单元的第一荷电状态,并为各储能单元进行充电功率分配。本发明能够降低储能系统的功率损耗,延长储能电池寿命,提高储能单元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