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重力坝规范抗剪断分项系数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98308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910844047.9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重力坝规范抗剪断分项系数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混凝土重力坝滑动面的材料力学性质确定抗剪断摩擦系数和凝聚力标准值;2)建立确定规范抗剪断参数分项系数和结构系数的同调‑无单一工况安全可靠度约束的模型;3)根据设定的坝高和结构系数取值范围和步进间隔求解上述模型,获得设计分项系数与结构系数。通过抗剪断参数分项系数与结构系数不分先后一起调整,以及抗剪断参数分项系数与结构系数不受单一工况大坝需满足设计安全可靠度限制,采用优化方法求得规范分项系数与结构系数,获得满意的设计分项系数与结构系数。

    一种超柔性地聚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47937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10757656.3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柔性地聚物的制备方法,含以下步骤:首先将正硅酸四乙酯水解6h,并将硝酸铝、异丙醇铝和磷酸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利用连续混液‑反应‑纺丝装置将上述二溶液同时缓慢滴加入恒温水浴的烧杯中,期间保持高速搅拌形成地聚物溶胶,而后利用蠕动式恒流泵将地聚物溶胶抽至静电纺丝设备进行纺丝;采用滚筒纺丝收集设备收集纳米地聚物纤维毡,将纤维毡切成等大若干块,取第一块放置在底层,第二块水平旋转α角度后叠加在第一块上,第三块水平旋转2α角度后叠加在第二块上,以此类推叠加n=180/α层后,利用压力机压实;60℃养护3d,300℃干燥2h除去有机物,制得超柔性地聚物。

    高堆石坝的心墙变形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79279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10800828.0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高堆石坝的心墙变形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布设阵列式机器人、设置测量载体、预埋测斜管、核心部件设计、进行测量、MEMS惯导误差方程求解、计算对应轴的倾角、根据角度推算位移量和积分求解累计位移量;本发明根据高精度MEMS惯导的原理,研发阵列式机器人测量系统,利用阵列式机器人的变形来监测心墙的水平和垂直位移,通过竖直埋设的方式来监测水平位移,横向埋设的方式来监测垂直位移,实现自动化观测,完全替代人工观测,观测精度高,自动化程度较好,设备直径较小,能适应心墙较大变形,既可以横向埋设,又可以竖直埋设,弥补管道机器人测量系统竖直埋设的不便利。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堆石体填筑密实度快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8473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91647.7

    申请日:2021-02-1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堆石体填筑密实度快速检测方法,采用无人机航拍堆石坝填筑过程中的碾压作业面,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图像处理,获得其颗粒级配曲线,根据颗粒堆积预测模型预测最小孔隙比。采用该方法对在建堆石坝工程的堆石体填筑密实度进行快速检测,实时跟踪检测填筑碾压质量。该方法仅需要通过无人机或其他设备拍摄堆石坝碾压作业面,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对照片进行图像处理,结合颗粒堆积预测模型,即可检测堆石体填筑密实度,工程实践证明该检测方法高效便捷、检测精度较高,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推广价值。

    基于水上移动平台的流域库岸形变近景摄影测量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67438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910688186.7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上移动平台的流域库岸形变近景摄影测量监测方法,属于安全监测研究领域。本发明涉及惯性导航系统、GPS数据信息采集设备及摄影装置的集成,测量船航线规划与设计和近景摄影测量监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固定相机的测量船根据设计航线进行水上移动摄影,并利用惯性导航IMU与GPS信号接收装置进行装置集成,实现流域库岸形变近景摄影测量监测的目的。通过上述方法,本发明能够实现在水上无人设备近景摄影测量,可推动流域库岸形变监测技术的发展。

    一种制备均匀膜厚的静电纺丝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03024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23360.4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均匀膜厚的静电纺丝装置,该装置由恒温水浴锅、导管、蠕动式恒流泵和高压发生器作为纺丝系统,以及半径可调球形骨架、上液压系统和下液压系统作为纺丝收集系统,其中半径可调球形骨架由多个铰接连杆组成,通过特殊的组合方式,使该球形骨架的内半径连续可调,可以将纺丝针头始终处于该球形骨架的球心位置,纺丝过程中球形骨架内侧保持与电场线垂直,保证内侧每一点的电势能相等,纳米纤维附着在其中任一点的概率相等,保证了制备的纳米薄膜厚度完全均匀。本发明所提供的收集器的半径连续可调,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纤维的制备。

    高堆石坝坝体变形的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64662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1187085.8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堆石坝坝体变形的监测方法,包括:将阵列位移计连接形变监测机器人,每个监测机器人形成监测单元,形变监测机器人通过无线传输与数据处理平台连接,多个监测单元依次连接形成监测组件;在坝体高度方向上选取多个水平布设面,在水平布设面设置有平行于顺河向的第一监测组件以及平行于河流宽度方向的第二监测组件,再沿竖直方向布设有多组间隔设置的第三监测组件;数据处理平台接收每个监测点处的形变信息,数据处理平台根据接收到的各监测点上的形变信息进行计算得出顺河向、横河向以及竖直方向的形变量,再将得到的各个方向上的形变量展示给用户。本发明操作简单,获得数据详实,可长期免维护,适用范围广。

    一种可直接编织的纺丝收集设备及纤维编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4523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769167.X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直接编织的纺丝收集设备,包括收集球、三个驱动轮、驱动轮控制器和纺丝针头;三个驱动轮设置于收集球外周,空间上互相垂直,若从收集球球心发出三条互相垂直的射线,则三个驱动轮分别位于收集球表面与射线的交点处;每个驱动轮包括驱动电机和转轮,转轮安装于驱动电机输出轴的端部,转轮的外缘沿周向设置一圈滑轮,滑轮是驱动轮与收集球接触的部位;三个驱动轮分别与驱动轮控制器连接,通过驱动轮控制器控制各个驱动轮的转速和方向;纺丝针头活动安装于收集球的上方,纺丝针头距离收集球的距离能够进行调节。本发明装置通过控制三个驱动轮可使收集球沿任意轨迹旋转,进而可以高效的编织任意纤维结构,具有普适性。

    高堆石坝的心墙变形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79279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800828.0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高堆石坝的心墙变形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布设阵列式机器人、设置测量载体、预埋测斜管、核心部件设计、进行测量、MEMS惯导误差方程求解、计算对应轴的倾角、根据角度推算位移量和积分求解累计位移量;本发明根据高精度MEMS惯导的原理,研发阵列式机器人测量系统,利用阵列式机器人的变形来监测心墙的水平和垂直位移,通过竖直埋设的方式来监测水平位移,横向埋设的方式来监测垂直位移,实现自动化观测,完全替代人工观测,观测精度高,自动化程度较好,设备直径较小,能适应心墙较大变形,既可以横向埋设,又可以竖直埋设,弥补管道机器人测量系统竖直埋设的不便利。

    一种考虑岩石结构特征和矿物组成的细观模型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69844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298582.9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岩石结构特征和矿物组成的细观数值模型生成方法。能够考虑岩石的细观结构特征和矿物组成,建立反映岩石结构特征和矿物组成的细观数值模型,能够更加真实进行岩石力学数值模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对岩石试样进行岩石结构特征分析得到矿物颗粒的尺寸、形态、矿物类型等信息;将不规则形状的矿物颗粒简化为一尺寸缩小的圆球,采用粒径膨胀法使颗粒发生重排列,获得一个较为密实的结构;然后提取颗粒空间位置和尺寸等信息,对颗粒集合体进行基于Voronoi图的空间区域划分;最后将得到的Voronoi多晶体结构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并在矿物颗粒边界和颗粒内部插入无厚度界面单元,生成可反映岩石结构和岩相结构的有限元数值模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