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19545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241977.1
申请日:2009-12-1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4/137 , H01M4/1399 , B02C17/00 , B02C17/18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为一种锂硫电池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储能电池领域。本发明通过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的机械高能球磨和绝氧热复合法,使含硫导电聚合物、硫正极活性成分和催化导电氧化物均匀混合或包覆,制备得到新型硫复合正极材料。该材料中的硫活性物质具有高的电化学导电性,其研磨得到的纳米级颗粒具有强的吸附能力,有效改善了锂硫电池的循环寿命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609884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910089424.9
申请日:2009-07-2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SnS2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工电极材料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将硫代乙酰胺加入到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将五水合四氯化锡溶于浓盐酸中,然后再将两者进行混合得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加入到自升压反应釜中,密闭;反应完成后,将反应釜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含有黄色沉淀的混浊液进行抽滤、洗涤、烘干,得到SnS2材料。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参数容易控制,所得的SnS2材料物相纯度高,具有良好的形貌结构,颗粒尺寸小、分布均匀,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中展示了高的充放电比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572310A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910085937.2
申请日:2009-06-0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镍氢电池的亚镍复合正极材料,属于化工电极材料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将电容器材料NiO按一定比例掺杂到覆钴氢氧化镍中,以此作为镍氢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氧化镍和覆钴氢氧化镍占总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1%~10%和99%~90%;NiO是由纳米α-Ni(OH)2热处理制得,在合成α-Ni(OH)2的过程中掺杂金属阳离子;掺杂金属阳离子为Al3+、Cu2+、Y3+、Mn2+、Zn2+、Co2+、Cr3+、Fe3+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操作工艺简便、条件易于控制,所得材料电化学性能较稳定;经充放电测试,该材料大倍率放电比容量高,工作电压稳定,适合作为MH/Ni电池正极活性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0497180C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710098688.1
申请日:2007-04-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01G23/00 , C01G1/02 , C04B35/622 , C04B35/462 , H01M4/48 , B82B3/00
Abstract: 本发明用钛粉或钛化合物为原料,在低温环境下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同时加入一定化学计量的锂盐水溶液和模板剂,搅拌均匀,在50~100℃水浴温度条件下充分反应,将混合体系直接干燥后制得前驱体。前驱体在200~400℃温度条件下热处理2~6小时后,升温至600~1000℃煅烧8~36小时,冷却研磨,制得具有尖晶石结构的纳米晶锂钛复合氧化物,其主要成分Li4Ti5O12的含量在90%以上。因模板孔径形貌及煅烧时间、温度的不同,纳米晶锂钛复合氧化物的平均晶粒在15nm~100nm之间,比表面在10~100m2/g之间,0.1C充放电条件下,该纳米晶锂钛复合氧化物的可逆比容量均在160mAh/g以上,100C充放电条件下的容量保持率在50~70%之间,是一种理想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及锂离子超级电容器用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252043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710098687.7
申请日:2007-04-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易于实施的锂离子超级电容器负极预嵌锂新方法。在以多孔炭材料或导电聚合物或其复合物为正极,可嵌锂金属氧化物或炭质嵌锂材料为负极,有机锂盐溶液为电解液的新型锂离子超级电容器体系中,引入非金属锂第三极对负极进行深度为5~60%的预嵌锂处理,以防止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本体离子浓度的降低和阴离子在正极的不可逆吸附,改善电容器的充放电特性。非金属锂第三极主要成分为具有一定不可逆脱锂性质的富锂化合物,在多孔炭材料或导电聚合物正极制备过程中,第三极富锂化合物以3~50%的质量百分比掺入,制成电极后一起与可嵌锂负极构成锂离子超级电容器,在电容器活化过程中,实现对负极的预嵌锂。
-
公开(公告)号:CN101058438A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710098688.1
申请日:2007-04-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01G23/00 , C01G1/02 , C04B35/622 , C04B35/462 , H01M4/48 , B82B3/00
Abstract: 本发明用钛粉或钛化合物为原料,在低温环境下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同时加入一定化学计量的锂盐水溶液和模板剂,搅拌均匀,在50~100℃水浴温度条件下充分反应,将混合体系直接干燥后制得前驱体。前驱体在200~400℃温度条件下热处理2~6小时后,升温至600~1000℃煅烧8~36小时,冷却研磨,制得具有尖晶石结构的纳米晶锂钛复合氧化物,其主要成分Li4Ti5O12的含量在90%以上。因模板孔径形貌及煅烧时间、温度的不同,纳米晶锂钛复合氧化物的平均晶粒在15nm~100nm之间,比表面在10~100m2/g之间,0.1C充放电条件下,该纳米晶锂钛复合氧化物的可逆比容量均在160mAh/g以上,100C充放电条件下的容量保持率在50~70%之间,是一种理想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及锂离子超级电容器用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964107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610165900.7
申请日:2006-12-1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氢合金表面改性技术,采用物理与化学综合的方法对储氢合金进行表面改性。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可充电碱性镍氢电池电极活性物质——储氢合金的活化性能,同时具有降低电池的内阻,提高电池大电流放电的能力,以满足动力电池的需要,使用该方法改性过的电池,可快速达到电池最高容量,并可降低内阻,提高放电容量、电极活性物质利用率、大电流放电等各方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927923A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610127108.2
申请日:2006-09-0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08K11/00 , C08L71/00 , C08L33/20 , C08L27/16 , C08L23/00 , C08L85/02 , C08L77/00 , C08L79/08 , C08J5/18 , C08K3/24 , C08K5/09 , C08K5/55 , C08K5/56 , C08K5/52 , C08K5/16
Abstract: 质子传导离子液体作为离子液体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分支,具有独特的物化性能。本发明制备了由质子酸与酰胺类或氮氧(硫)杂环类有机化合物直接合成形成的质子离子液体,其具有低的黏度、宽的液相范围及良好的热稳定性。通过添加不同类型的功能添加剂或是与高分子材料、增塑剂进行复合分别制备得到性能优良的非水液体电解质和聚合物电解质,鉴于体系中离子具有较高的迁移速度,因此上述电解质材料具有可与水溶液体系相比拟的离子电导率。同时该类质子传导离子液体具有低成本、无毒的特点,不仅可作为酸催化反应介质、替代传统无机酸的催化剂以及在有机合成中得到有效应用,而且以其为基的电解质材料在燃料电池、热硫电池以及新型的电化学体系中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305162C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410080263.4
申请日:2004-09-2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国家高技术绿色材料发展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降低镍氢电池内压的添加剂,它是通过在二次镍氢电池的电极中添加一定比例(5%以下)具有高催化活性和特殊生物活性的绿色生物类大分子添加剂,显著降低电池充电过程中的内压升高速度和最终内压值,从而有效改善电池的安全性能,并可提高电池的充电效率,延长电池充放电寿命。根据所加活性物质比例及添加方式不同,最终内压值可降低20~80%,使电池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赋予镍氢电池更好的充放电性能。本发明工艺简单,无需改造现有设备,具有广阔的工业化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648159A
公开(公告)日:2005-08-03
申请号:CN200510000402.2
申请日:2005-01-1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同于锂离子电池的准固态聚合物水溶液体系电解质膜及制备方法,它是专门适用于水溶液体系电解质能量转换体系(碱性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等)的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本发明使用两种以上高分子材料及添加剂通过乳化、涂膜、干燥等工序制备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其中必须含有一种在碱性水溶液中不溶胀的高分子材料和至少一种强吸水性树脂。该电解质膜具有电解液保持能力强,电导率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可以明显提高电池及电容器的循环寿命,降低自放电,避免漏液,简化工艺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