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547283A
公开(公告)日:2004-11-17
申请号:CN200310117260.9
申请日:2003-12-1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国家高技术绿色材料发展中心
IPC: H01M10/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84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针对电池的失效原因,研究其容量、循环寿命等性能恢复的可行性,探索了电池非破坏性再生的新途径,提出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超声波处理法,利用其特有的“空化效应”,在非破坏状态下可达到电池电化学性能再生的目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电池的循环再生,效果明显且简单易行。本发明有利于镍氢、镍镉等二次电池二次电池的低成本化。
-
公开(公告)号:CN1417875A
公开(公告)日:2003-05-14
申请号:CN02153894.8
申请日:2002-12-0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国家高技术绿色材料发展中心
IPC: H01M4/0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为了提高电池电极活性物质及极片的导电性,降低电池的内阻,提高电池大电流放电的能力,以满足动力电池的需要,提供了一种电池电极活性物质及极片表面改性新技术,即采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对电池电极活性物质及极片进行镀覆导电膜层的表面改性。使用该方法改性过的电池,可降低内阻,提高放电容量、电极活性物质利用率、大电流放电等各方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621128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0751401.X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01B21/082 , H01M4/36 , H01M4/583 , H01M4/58 ,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碳及锰基碳二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g‑C3N4材料加入可溶性锰盐的水溶液中,将得到的g‑C3N4和锰盐的混合悬浊液进行低温混合,其后冷冻干燥,得到固体粉末;将所述固体粉末在惰性氛围的气流中以500~800℃的温度进行加热,得到所述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得复合材料以g‑C3N4作为骨架,由被刻蚀的g‑C3N4材料转化成的MnCN2材料负载在未反应的g‑C3N4骨架表面,形成新型纳米复合结构。本发明显著改善了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简化了其制备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99399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43780.6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6 , H01M4/60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容量锂电池用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硅基负极材料是以微米硅和含羟基的有机物和含氰基的有机物为原料,通过简单一步混合球磨和一次热处理方法制备得到了微纳米大小硅基负极材料。本发明经过简单的混合球磨和一次热处理,提升了硅基负极材料的导电性,同时在以微纳米硅为硅基主体材料表面生成了由Si、C、N、O组成的混合相所形成的过渡层和由C、N、O组成的混合相所形成的包覆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高效、安全,制备得到的硅基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容量、效率和循环稳定性,具有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应用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875229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210420237.X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芯组合热处理成套装置,包括保温壳体,保温壳体内设有干化炉壳、碳化炉壳和焚烧炉壳,干化炉壳内设有干化内壳,干化内壳上设有进料口,碳化炉壳内设有集料壳,集料壳内设有筛分机构,干化内壳与筛分机构连通,集料壳与焚烧炉壳连通,焚烧炉壳上设有正极材料出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低温区热处理及搅拌使得电解质全部分解,分解后的电解质被石灰乳吸收,电解液达到无害化;中间区域无氧碳化环境,使得粘结剂失效,让电极材料从载流体有效剥离,同时裂解产生的裂解气进入高温区助燃;高温区富氧煅烧,使得正极材料中石墨、导电乙炔及其他碳化物转化成二氧化碳,获得相对纯净的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67526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96990.3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01G53/00 , C01B32/184 ,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包覆镍掺杂碳酸锰基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将锰源、镍源和尿素加入到醇类有机溶剂中,在室温下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得到第一混合液;采用水热反应,分离固液相,将所得固相产物离心洗涤,真空干燥,得到的产物粉末和氧化石墨烯粉末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第二混合液,抽滤,得到自支撑的石墨烯包覆镍掺杂碳酸锰基材料。本发明将氧化石墨烯包覆在镍掺杂碳酸锰微球外部,同时得到自支撑电极,无需添加导电剂和粘结剂;合成原料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简单。氧化石墨烯层紧紧包覆在镍掺杂碳酸锰微球的外部,为自支撑电极提供了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有效增强了材料的导电性,同时显著的提升了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2112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751401.X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01B21/082 , H01M4/36 , H01M4/583 , H01M4/58 ,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碳及锰基碳二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g‑C3N4材料加入可溶性锰盐的水溶液中,将得到的g‑C3N4和锰盐的混合悬浊液进行低温混合,其后冷冻干燥,得到固体粉末;将所述固体粉末在惰性氛围的气流中以500~800℃的温度进行加热,得到所述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得复合材料以g‑C3N4作为骨架,由被刻蚀的g‑C3N4材料转化成的MnCN2材料负载在未反应的g‑C3N4骨架表面,形成新型纳米复合结构。本发明显著改善了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简化了其制备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33251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35170.4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48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钛基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与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可通过液相包覆及煅烧处理,使导电聚合物以键合的形式,在钛基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表面构成化学包覆,得到具有包覆层‑主体稳定相的核壳结构的电极材料。所得电极材料在比容量、导电能力、循环性、库伦效率上都得到了提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性能良好、适合大规模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20746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1033814.6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高分子基复合固态电解质及锂离子电池与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无机氧化物前驱体加入含羟基的天然高分子有机物的溶液中,在酸性环境下进行一定程度的混合交联,其后加入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成膜固化,得到所述固态电解质。该电解质具有优良的电导性、热稳定性、阻燃性及界面接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7633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09094.4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回收组合预处理成套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放电后的锂离子电池,通过上料机,送入步进精拆装置,实现电芯和电池壳体的分离,电池壳体直接回收;电芯在分离过程被切成两半,在输送过程实现了打散,之后进入闭路风选装备,实现了隔膜和正负极材料的分离,隔膜被直接回收,少量的切削杂质也被分离出系统,获得相对纯净的正负极材料;正负极材料进入组合热处理系统后,被逐级加热,利用控氧燃烧,实现物料中碳基物料的烧蚀,获得相对纯净的正极材料,实现回收;本发明具备如下优点:本发明中的精确拆分去皮,有效实现了壳体的完全回收,全系统的负压环境进行,保障散逸的电解液被有效处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