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浮渡装置及两栖履带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2604324U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21982702.1

    申请日:2020-09-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折叠浮渡装置及及两栖履带车辆,折叠浮渡装置包括伸缩和充气装置、侧壁,以及充气膜水下浮体结构。充气膜水下浮体结构安装在侧壁上,侧壁通过伸缩和充气装置与两栖履带车辆车体连接;充气膜水下浮体结构具有水密性,能够在水中形成充气空间。本实用新型突破了传统履带两栖车辆对长宽比的限制,通过充气膜水下浮体结构对履带进行包裹,使其起到双体船水下片体作用,能够大幅减少兴波阻力和形状阻力,大幅提高两栖履带车辆水上行驶速度和适航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车辆充气膜助浮减阻气囊携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9236692U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20012661.0

    申请日:2023-0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充气膜助浮减阻气囊携行系统,包括车首气囊模块和车体气囊模块。车首气囊模块包括车首气囊存储筒、车首气囊、折叠头锥、车首气囊充气控制单元、气体发生器和充气组件,车体气囊模块包括车体气囊存储筒、车体气囊、车体气囊充气控制单元、展开电机、回收电机、滑轨、固定导向轮、展开索、气体发生器与泄放装置,以及充气组件,车首气囊模块和车体气囊模块共同构成适合水中航行的双体船式减阻构型。该携行布局基本不影响车辆的陆上使用性能,收放过程均可通过机械设备实现一键自动操作,无需车内人员进行干预,具有良好的勤务性能。

    一种履带板橡胶圈破损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039820U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23106007.1

    申请日:2020-1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履带板橡胶圈破损检测装置,包括活塞缸、滑轨、支架、光电传感器、卡板、压簧和限位块。将压装完成后的履带板体组件移动至检测装置内,通过检测销轴直径判断胶圈是否异常,移动卡板,如果履带板体组件端面没有堆积的橡胶,卡板将顺利移动、卡槽包容于销轴外径,光电传感器无报警;如果履带板体组件端面遇有堆积的橡胶,卡槽无法入位、卡板移动受阻,位置产生异常,光电传感器接收到异常信号,发出报警。

    一种变速箱支架焊接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083757U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20493934.7

    申请日:2018-04-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焊接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别适用于特种车辆的变速箱支架焊接定位装置。该焊接定位装置包括支撑主轴、主轴定位调整机构和变速箱支架焊接定位调整机构。该焊接定位装置通过在车辆的主动轮中心设计一根工艺基准主轴,并安装主轴定位调整机构,使其可以左右调节定位尺寸且便于安装,将该焊接定位装置安装在主动轮中心,使用统一的基准支撑主轴进行定位焊接,确保车体操控机构焊接位置准确,使车体操控机构的焊接过程精度准确、基准统一、通用性较强,提高了焊接定位的质量和产品的生产效率,可适应多种变形车体的焊接。(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多用途维修工装
    5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72269U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20434652.6

    申请日:2015-06-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履带式车辆维修领域,公开了一种多用途维修工装,其包括:通用连杆,能够与所述通用连杆可拆卸连接的主动轮套头、负重轮套头、负重轮片套头、履带调整器套头、履带端联器及导齿套头、加液口盖套头、工具盒,通用连杆和6套工具套头均布置放置在所述工具盒内。本实用新型中,可轻松利用工具盒内的不同规格套头对车辆不同部位进行常规维修,利用加力杆后可对特殊情况的部位进行维修;该装置结构简单,布置方便清晰,成本低,适用于所有履带装甲车辆,大大提高了车辆维修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薄壳车体自动焊接装置
    5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649771U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20006691.1

    申请日:2014-0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壳车体自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门架式焊接机器人,设置在龙门架式焊接机器人侧方的升降式头尾架式变位器,安装于升降式头尾架式变位器之间的翻转架,以及控制焊接机器人、变位器工作的控制机构;升降式头尾架式变位器采用液压升降机构进行升降,旋转范围为±185°;翻转架采用框架式结构,底部镂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能够满足多种车型的多种形式焊缝的自动化焊接,并且可以实现车体外部绝大部分焊缝的连续焊接,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采用龙门架式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不仅焊接的焊缝质量较高,焊缝连续且美观,基本无飞溅,而且焊接速度快,热输入小,焊接变形小,为后续的装配工序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

    落料器吸鼓骨架焊接工装
    5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471225U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20588495.5

    申请日:2013-09-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落料器吸鼓骨架焊接工装,包括:支架、定位装置和锁紧螺母,其特征在于,前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圆盘,均布在前述定位圆盘外圆周上的导向座,与前述导向座滑动连接的伸缩挡板,以及与前述定位圆盘可拆卸连接的定位块;前述伸缩挡板在导向座上沿吸鼓轴的径向滑动;前述定位块设置在定位圆盘的指向导向座的半径上,背向定位圆盘的一侧形成有定位凹槽;前述支架的横向的连接梁上形成有横向排布的插销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定位准确、操作方便;通过调整支架横向的连接梁的插销孔位置、伸缩挡板的位置、更换具有不同宽度的定位槽孔的定位块,可适应更多的品种,在小批量工件的组焊中可节约成本投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