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3595710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13557.0
申请日:2013-10-2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标识网络连接标识生成的方法。连接标识在一体化标识网络中提供了对服务获取过程的标识,便于网络对服务获取过程的管理。该发明包括以下内容:1)连接标识定义;2)连接标识生成方法;3)连接标识冲突避免和退避的方案;4)连接标识与传统互联网的兼容。连接标识在一体化标识网络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与服务标识和接入标识的映射保障了网络的安全性、可控性和可管性。连接标识生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保障一体化标识网络的性能以及优化传统互联网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185935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110106673.1
申请日:2011-04-2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4L2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资源的分层名字解析系统,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域名解析系统将URL解析到IP地址过于单一的解析方式,并完美地提供了对服务组合、服务或数据迁移的支持,提供了一种面向资源的名字解析系统。此外,SIDMS的本地条目更新机制解决了名字系统映射条目膨胀的潜在问题;多层缓存机制则保证了名字系统的低解析时延。本地映射条目更新机制和分层缓存机制充分体现了SIDMS系统的高扩展性。当前互联网面临的两大问题:在动态和移动网络环境下服务不中断的问题和融合网络中间件问题均可以通过SIDMS名字系统得到很好的解决。
-
公开(公告)号:CN102333125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306440.6
申请日:2011-10-11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网络基于接入标识的网络应用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信息数据库;2)一键网络应用注册;3)用户支付;4)实现接入标识聚合网络应用;5)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向用户推送消息;6)用户推送消息。本发明的一体化网络基于接入标识的网络应用实现方法基于一体化网络的接入标识串联各种网络应用,利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建立的个人管理数据库管理用户的支付行为,过滤并监管发送给用户的消息。同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聚合互联网内容提供商的网络应用,实现用户一键注册免登录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185834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86596.8
申请日:2011-04-0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网智能资源控制系统,系统中会话控制器用于完成会话建立的信令协商,媒体资源等级协商交互操作,接入节点用于完成用户数据的接入路由,根据协商确定的媒体资源需求和系统提供的资源对接入的数据流量进行整形,过滤和计费的操作,承载节点将进入骨干网络的数据及时转发到目的节点,同时及时将自身资源利用情况及时通告媒体资源策略控制器,承载节点发生故障时通告媒体资源策略控制器自身无可用资源,媒体资源策略控制器通过收集管辖域内的承载节点的资源利用情况,根据会话控制协商得到的服务等级,为业务建立服务连接并分配资源,或者拒绝服务,从而保证了多元业务接入的QoS、网络的可控可管性和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185769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112042.0
申请日:2011-04-2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一体化身份域和位置域分离的路由方法及系统,属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该方法将地址中的身份域和位置域分离,使用身份域标识主机身份,使用位置域标识具体网口位置。该方法中用户选择默认网口地址作为主机的身份域,并使用每个网口的地址作为该网口的位置域。在发包过程中,用发送端身份域填充IP包头的源地址,用接收端的身份域填充IP包头的目的地址,路由器收到数据包后,读取数据包IP包头中的目的地址,将目的地址与路由表中地址的身份域进行匹配,在匹配结果中根据比较准则选取一个最佳路由条目,路由器根据最佳路由条目转发数据包。本发明在不改变传输层和应用层的条件下,使网络支持多路径传输,提高了网络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534297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910078887.5
申请日:2009-03-0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实现流控制传输协议的动态流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形成初始协商参数;形成请求块的各字段;形成应答块的各字段;形成协商;请求端进行相应处理;以及应答端进行相应处理。本发明减少了应用在使用标准SCTP时等待空闲流的时延,降低了应用在SCTP流调度时的复杂度,完善了现有标准SCTP。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