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957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09965.6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质成因信息的海相碎屑岩储层建模方法,涉及地质建模技术领域,包括进行建模数据的收集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数据,对目标区域进行地质背景研究,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剖面分析与界面识别,从预处理后的数据中提取并转换倾角信息,识别并量化隔夹层特征,生成概率分布约束体,进行序贯指示建模,对模型进行验证、优化与应用;该方法综合多源数据深入研究海进海退规律,精准识别界面,划分沉积相带,为储层分析奠基,同时创新利用倾角信息,将其转换为概率值并融入序贯指示建模,并结合储层特性与变差函数精确模拟隔夹层展布,显著提升模型对复杂储层结构的表征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68742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111029673.6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V1/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探与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碳酸盐岩断缝洞结构地震表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用实际资料与模拟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分类构建断、缝、洞训练数据集;将断裂与溶洞地震识别作为三维图像分割问题,将裂缝地震识别作为回归问题,分类建立并训练断、缝、洞地震识别深度学习模型;将已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分别应用于研究区实际三维地震数据,得到断、缝、洞分类预测三维数据体;最终通过断、缝、洞分类预测结果的融合来表征断缝洞结构。本发明方法基于深度学习充分挖掘地震数据有效信息,实现真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可有效提高碳酸盐岩断缝洞结构地震表征的精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3194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1428994.8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N23/2251 , G01N23/2254 , G01N23/2209 , G06T7/00 , G06T7/60 , G06V20/69
Abstract: 一种表征成岩相特征的定量参数分析方法,属于储层地质学和地震沉积学技术领域。收集整理研究区目标层位砂岩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阴极发光薄片图像资料,建立成岩演化序列,以成岩作用和成岩矿物为划分依据建立成岩相分类方案;根据成岩相分类统计图像资料,进行矿物学描述和接触类型判别;然后,在铸体薄片和阴极发光薄片上定量统计出不同接触类型的数量和长度数据,建立颗粒接触参数的计算公式并且计算出颗粒接触参数,分析颗粒接触参数的影响因素,本发明提出表征成岩相特征的颗粒接触参数的计算公式,分析了颗粒接触参数的影响因素,调查了颗粒接触参数对成岩相的表征效果;满足了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勘探开发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93194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28994.8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N23/2251 , G01N23/2254 , G01N23/2209 , G06T7/00 , G06T7/60 , G06V20/69
Abstract: 一种表征成岩相特征的定量参数分析方法,属于储层地质学和地震沉积学技术领域。收集整理研究区目标层位砂岩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阴极发光薄片图像资料,建立成岩演化序列,以成岩作用和成岩矿物为划分依据建立成岩相分类方案;根据成岩相分类统计图像资料,进行矿物学描述和接触类型判别;然后,在铸体薄片和阴极发光薄片上定量统计出不同接触类型的数量和长度数据,建立颗粒接触参数的计算公式并且计算出颗粒接触参数,分析颗粒接触参数的影响因素,本发明提出表征成岩相特征的颗粒接触参数的计算公式,分析了颗粒接触参数的影响因素,调查了颗粒接触参数对成岩相的表征效果;满足了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勘探开发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150424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010974081.0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荧光薄片定量分析及微观剩余油研究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基于荧光薄片的微观剩余油定量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荧光薄片鉴定及多视域图片采集;(2)对步骤(1)采集的荧光图片进行亮度校准;(3)对步骤(2)亮度校准后的荧光图片进行多视域拼接;(4)根据步骤(1)荧光薄片鉴定划分的颜色类别,建立特征荧光颜色图版;(5)基于步骤(4)建立的颜色图版对步骤(3)中拼接后的荧光图片进行分割;(6)基于步骤(5)的分割结果,进行微观剩余油各参数计算、统计及分析。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基于荧光薄片的批量化、自动化、定量化的微观剩余油分析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及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88004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911288542.2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N23/2251 , G01N21/84
Abstract: 一种粒间压溶成因石英胶结物含量的评价方法,属于砂岩成岩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技术领域。收集整理研究目标层位砂岩的铸体薄片、阴极发光薄片和扫描电镜图像资料;砂岩样品分类为部分A和部分B,部分A砂岩样品包括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阴极发光薄片图像资料,部分B砂岩样品包含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图像资料;在铸体薄片和阴极发光薄片图像上定量统计出总体石英胶结物含量Tqc;在阴极发光薄片图像上定量统计出压溶成因石英胶结物含量PSqc;基于部分A砂岩样品的总体石英胶结物含量和压溶成因石英胶结物含量,评价出压溶成因石英胶结物的比例系数;结合部分B砂岩样品的铸体薄片上的总体石英胶结物含量,评价出所有砂岩样品的压溶成因石英胶结物含量EPSqc。
-
公开(公告)号:CN112180468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1233656.X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时地层模型控制下的砂砾岩体岩相预测方法,包括:根据井震频谱分析、fischer曲线和耦合系数对井震关系进行标定;根据EMD,分解获得本征模函数分量,实现地震剖面的重构;建立初步三维虚拟网格;形成节点网格并以相关门槛值约束形成基础的对象单元;利用应用价值函数计算对象单元间相关度指标,将相关度指标高的对象单元连接,得到层位框架,再根据地层沉积的继承性,细化内插形成三维等时地层模型;根据等时地层模型获得等时地层切片,通过等时地层切片对砂砾岩体岩相。本发明极大提高了砂砾岩体层序划分精度,并在该模型约束下通过敏感属性优选对影响砂砾岩体非均质性的岩相进行预测,为深层砂砾岩体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03095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466582.2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S13/88
Abstract: 本发明是基于探地雷达技术探测地表走滑断裂系统并应用于深层碳酸盐岩走滑断裂解释的技术方法,属于地质勘查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野外地质背景调研及典型走滑断裂露头雷达作业区的选择;2)探地雷达测线设计、布置及野外数据的采集;3)优选参数进行探地雷达数据的室内处理与解译;4)在相似地质背景下,雷达解译结果与深层碳酸盐岩地层中走滑断裂的类比,以指导地下走滑断裂系统的解释。本发明创建了探地雷达技术探测地表走滑断裂的新方法,同时利用探地雷达无损、高效检测的特点,结合地质概况把控地表走滑断裂发育规律,应用于深部地层复杂走滑断裂的解释,在塔北奥陶系地层中走滑断裂的解释取得较好的效果,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2180468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233656.X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时地层模型控制下的砂砾岩体岩相预测方法,包括:根据井震频谱分析、fischer曲线和耦合系数对井震关系进行标定;根据EMD,分解获得本征模函数分量,实现地震剖面的重构;建立初步三维虚拟网格;形成节点网格并以相关门槛值约束形成基础的对象单元;利用应用价值函数计算对象单元间相关度指标,将相关度指标高的对象单元连接,得到层位框架,再根据地层沉积的继承性,细化内插形成三维等时地层模型;根据等时地层模型获得等时地层切片,通过等时地层切片对砂砾岩体岩相。本发明极大提高了砂砾岩体层序划分精度,并在该模型约束下通过敏感属性优选对影响砂砾岩体非均质性的岩相进行预测,为深层砂砾岩体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375283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11317287.5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V11/00
Abstract: 一种砂岩储层3D渗透率演化史的分析方法,属于低渗透‑致密储层的成岩数值模拟技术研究领域。包括以下内容:井位选取和整理资料;在低渗透‑致密储层中建立包含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砂质砾岩和泥岩6种岩相类型的岩石物理模型,采用6种测井曲线组合刻度评价目标层段上6种岩相类型的分布;基于砂岩粒径、岩石密度和矿物组分编制出逼近地质实际的6种岩相类型;植入基于核磁共振和储层物性资料的孔隙度‑深度和孔隙度‑渗透率数学方程,进而重现3D埋藏史和热史约束下目标层段上6种岩相类型3D渗透率演化史;结合6种岩相类型的百分含量评价出目标层段整体3D渗透率演化史。并且进行实测渗透率值与模拟渗透率值的一致性分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