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78906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514372.0
申请日:2022-05-1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北京大学
IPC分类号: C12N15/62 , C12N15/85 , C12N5/10 , A61K39/295 , A61K39/215 , A61P31/1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多核苷酸、其相关产品及其在制备新冠疫苗中的用途;其中,一种多核苷酸为编码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与Beta变异株S蛋白RBD结构域的重组嵌合抗原肽的、经序列优化的DNA分子或mRNA分子,另一种多核苷酸为编码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与Omicron变异株S蛋白RBD结构域的重组嵌合抗原肽的、经序列优化的DNA分子或mRNA分子;这些多核苷酸均可在体内高水平地表达相应的重组嵌合抗原肽,基于所述多核苷酸的嵌合核酸疫苗针对多种新冠病毒毒株均可提供较强的免疫保护效力,并且在与其他类型疫苗进行序贯免疫时可诱导针对新冠病毒各型毒株的(即,广谱的)、显著增高的免疫反应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4891097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0757615.3
申请日:2022-06-3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株羊驼源纳米抗体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种与SARS‑CoV‑2RBD结合的羊驼源纳米抗体及其应用,包含重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以下的CDR: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CDR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CDR2,以及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3所示的CDR3。本发明的S43纳米抗体与SARS‑CoV‑2的结合常数为1.2E‑10±1.4E‑11M,能有效抑制SARS‑CoV‑2假病毒感染。本发明的S43纳米抗体有着预防、治疗和/或检测SARS‑CoV‑2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805560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375857.6
申请日:2022-03-2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特异性结合SARS‑CoV‑2RBD的纳米抗体R14的构建体(包括多价纳米抗体和纳米抗体融合蛋白)、其相关产品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基于特异性结合SARS‑CoV‑2RBD的纳米抗体R14的构建体(包括多价纳米抗体和纳米抗体融合蛋白)能有效抑制SARS‑CoV‑2感染及其变异毒株感染,可以雾化给药,能直达肺部,起效较快,且半衰期长,为临床上预防或治疗新冠病毒及其变异株感染提供了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490745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45896.6
申请日:2020-11-0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7K14/18 , G01N33/68 , G01N33/569 , A61K39/12 , A61P31/14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寨卡/登革疫苗及其应用。本发明基于晶体结构解析和其他结构和功能的分析,获得了引起ADE效应的主要抗体的表位信息。本发明中提供的抗原,在寨卡病毒或登革病毒的E蛋白FL融合区引入突变,具有该突变的抗原,都不能与引起ADE的抗体(FLE抗体)结合;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所述抗原获得的疫苗,免疫后,能够避免FL表位诱导抗体的产生,从而实现降低或者消除ADE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2194712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243025.6
申请日:2020-11-0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7K14/18 , A61K39/12 , A61P31/14 , G01N33/68 , G01N33/569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寨卡/登革疫苗及其应用。本发明基于晶体结构解析和其他结构和功能的分析,获得了引起ADE效应的主要抗体的表位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抗原,在寨卡病毒或登革病毒的E蛋白FL融合区引入突变,具有该突变的抗原,都不能与引起ADE的抗体(FLE抗体)结合;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所述抗原获得的疫苗,免疫后,能够避免FL表位诱导抗体的产生,从而实现降低或者消除ADE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440976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37887.6
申请日:2019-02-1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谷热病毒人源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杆状病毒表达的RVFV糖蛋白Gn和Gc作为抗原,从一例裂谷热康复患者的PBMCs中筛选到可以结合RVFV糖蛋白Gn和Gc的记忆B细胞,且通过单一B细胞测序、体外中和以及体内保护等实验,鉴定出8株高效中和RVFV感染的Gn人源单克隆抗体以及一株Gc人源单克隆抗体。本发明的人源单克隆抗体具有非常高的体外中和活性(IC50可低至1.93±0.6pM,达到pM级),可以有效治疗被RVFV感染的小鼠,预防RVFV对小鼠的感染,具有极高的临床治疗和预防RVFV感染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978400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0860411.3
申请日:2019-02-1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谷热病毒人源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杆状病毒表达的RVFV糖蛋白Gn和Gc作为抗原,从一例裂谷热康复患者的PBMCs中筛选到可以结合RVFV糖蛋白Gn和Gc的记忆B细胞,且通过单一B细胞测序、体外中和以及体内保护等实验,鉴定出8株高效中和RVFV感染的Gn人源单克隆抗体以及一株Gc人源单克隆抗体。本发明的人源单克隆抗体具有非常高的体外中和活性(IC50可低至1.93±0.6pM,达到pM级),可以有效治疗被RVFV感染的小鼠,预防RVFV对小鼠的感染,具有极高的临床治疗和预防RVFV感染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19471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243025.6
申请日:2020-11-0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7K14/18 , A61K39/12 , A61P31/14 , G01N33/68 , G01N33/569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寨卡/登革疫苗及其应用。本发明基于晶体结构解析和其他结构和功能的分析,获得了引起ADE效应的主要抗体的表位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抗原,在寨卡病毒或登革病毒的E蛋白FL融合区引入突变,具有该突变的抗原,都不能与引起ADE的抗体(FLE抗体)结合;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所述抗原获得的疫苗,免疫后,能够避免FL表位诱导抗体的产生,从而实现降低或者消除ADE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197840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60411.3
申请日:2019-02-1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谷热病毒人源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杆状病毒表达的RVFV糖蛋白Gn和Gc作为抗原,从一例裂谷热康复患者的PBMCs中筛选到可以结合RVFV糖蛋白Gn和Gc的记忆B细胞,且通过单一B细胞测序、体外中和以及体内保护等实验,鉴定出8株高效中和RVFV感染的Gn人源单克隆抗体以及一株Gc人源单克隆抗体。本发明的人源单克隆抗体具有非常高的体外中和活性(IC50可低至1.93±0.6pM,达到pM级),可以有效治疗被RVFV感染的小鼠,预防RVFV对小鼠的感染,具有极高的临床治疗和预防RVFV感染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066333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10468377.2
申请日:2016-08-1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7K16/10 , C12N15/13 , A61K39/395 , A61P31/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寨卡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及其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大肠杆菌表达的寨卡E蛋白作为抗原,通过流式分选,从一例康复期寨卡患者的PBMCs中筛选到可以特异结合寨卡E蛋白的记忆B细胞,然后对筛选的单一B细胞进行RT‑PCR,获得抗体的可变区序列与片段,并进一步与恒定区连接至表达载体中。经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纯化后,进行一系列的功能检测,包括与ZIKE‑E蛋白的结合力,体外中和效果,体内保护能力等检测,获得了3株具有完全保护寨卡病毒感染的人源单克隆抗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