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1787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67389.7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网电压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最少线路切换数量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增强优化方法,步骤包括:S1、构建增强电压稳定性的最少线路切换数量数学模型:先确定目标函数,然后设定约束条件;S2、构建基于支路追加法的线路切换模型:先确定输电线路模型和导纳矩阵,然后采用支路追加法修改导纳矩阵;S3、进行阶段式求解,包含线路快速预筛选、原问题外逼近和原问题松弛3个阶段,并输出最终结果。本发明以最少线路切换数量为目标,建立了基于交流潮流和连续潮流方程的电压稳定增强优化模型,通过切换最少数量的线路满足了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和安全运行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839422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429018.X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风电并网性能评价多源数据采集方法、服务器及智能终端,服务器与外部数据源通讯连接或通过智能终端与外部数据源通讯连接;服务器用于获取外部数据源带有时间戳的运行数据或通过智能终端获取带有时间戳的运行数据;所述时间戳由外部数据源提供或由智能终端提供;其中,由智能终端提供的时间戳:基于服务器与智能终端对时后确定;因此本发明所采集的多源数据所带的时戳和实际时间一致,实现了场内各风电机组采集数据的时间同步,可以满足对风电站并网性能进行评价的要求;可以实现场内机组故障录波数据的毫秒级对时,可用于风电并网事故如次/超同步震荡等事故分析,定位事故源头,查找事故原因。
-
公开(公告)号:CN11383942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429018.X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风电并网性能评价多源数据采集方法、服务器及智能终端,服务器与外部数据源通讯连接或通过智能终端与外部数据源通讯连接;服务器用于获取外部数据源带有时间戳的运行数据或通过智能终端获取带有时间戳的运行数据;所述时间戳由外部数据源提供或由智能终端提供;其中,由智能终端提供的时间戳:基于服务器与智能终端对时后确定;因此本发明所采集的多源数据所带的时戳和实际时间一致,实现了场内各风电机组采集数据的时间同步,可以满足对风电站并网性能进行评价的要求;可以实现场内机组故障录波数据的毫秒级对时,可用于风电并网事故如次/超同步震荡等事故分析,定位事故源头,查找事故原因。
-
公开(公告)号:CN11382411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398040.2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24 , H02J3/38 , G06F30/27 , G06N3/04 , G06F113/06 , G06F113/04
Abstract: 一种风电调频能量预测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包括:基于获取的确定历史时长内的历史风速数据和风机地理位置信息分别构建历史风速时序数据表和所述历史风速空间数据表,并将历史风速时序数据表和历史风速空间数据表分别输入LTC网络链路和卷积神经网络链路,得到欠考虑风机相互影响的预测信息和考虑风机相互影响的预测信息;将欠考虑风机相互影响的预测信息和考虑风机相互影响的预测信息相加后依次经过两层全连接和修正线性单元,得到最终预测风速表;基于最终预测风速表中各风机在每个时刻的风速计算风电场调频能量。本发明采用了LTC网络链路+卷积神经网络链路的方式对风机风速进行预测,实现了计算成本低且精度高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62433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896569.X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抑制双馈风电机组传动链扭振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包括:基于风机k时刻状态信息以及能管下发的命令值,计算k时刻电磁转矩参考值、桨距角参考值以及k+1时刻传动链扭矩的变化量;基于k+1时刻传动链扭矩的变化量对k时刻电磁转矩参考值进行修正;由桨距角参考值和修正后的电磁转矩参考值对双馈风电机组传动链扭振进行控制。本发明通过k+1时刻传动链扭矩的变化量修正电磁转矩参考值,在增加传动链系统阻尼的同时增加系统刚度,能够更加有效的减小转速振荡的幅值,实现在所有传动链频率内有效地抑制传动链轴系扭振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824115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398040.2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24 , H02J3/38 , G06F30/27 , G06N3/04 , G06F113/06 , G06F113/04
Abstract: 一种风电调频能量预测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包括:基于获取的确定历史时长内的历史风速数据和风机地理位置信息分别构建历史风速时序数据表和所述历史风速空间数据表,并将历史风速时序数据表和历史风速空间数据表分别输入LTC网络链路和卷积神经网络链路,得到欠考虑风机相互影响的预测信息和考虑风机相互影响的预测信息;将欠考虑风机相互影响的预测信息和考虑风机相互影响的预测信息相加后依次经过两层全连接和修正线性单元,得到最终预测风速表;基于最终预测风速表中各风机在每个时刻的风速计算风电场调频能量。本发明采用了LTC网络链路+卷积神经网络链路的方式对风机风速进行预测,实现了计算成本低且精度高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60025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242491.0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接入与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频率下扰工况下风电场可增发功率的在线计算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风电场可增发功率计算不准确的技术问题。在风电场可增发功率计算过程中根据风电机组参与系统频率调节时采用的频率支撑控制方式、频率支撑控制方式对应的支撑时间以及频率支撑控制方式结束后各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确定风电场在所述频率支撑控制方式控制期间的输出有功功率,进而计算风电场的可增发功率;该方案在考虑频率支撑控制方式结束后各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的基础上,从惯量响应及一次调频两个角度对风电场频率支撑过程的可增发功率进行计算,减小风电场的可增发功率的计算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9407543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0081749.1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5B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电气模型电压响应特性的验证方法和装置,先确定计算时间序列和仿真时间序列,然后确定误差时间序列和偏移指标,最后验证风电机组电气模型电压响应特性,本发明基于现场实测的风电机组变压器高压侧母线的三相电压、低压侧母线的三相电压以及风电机组输出端的三相电流,有助于提高风电机组电气模型的准确性和仿真性能,有助于风电并网规划设计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以降低电力系统安全隐患并提高经济性;本发明仿真准确,验证全面,原理清晰且结果准确,满足工程应用要求,且不依赖于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和风电机组电气模型的类型和构成,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4418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666657.5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装置并网稳定性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并网变流器的序阻抗校核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并网变流器在理论参考系下的dq阻抗理论值,并将其转换为并网变流器在理论参考系下MIMO序阻抗理论值;将所述并网变流器在理论参考系下MIMO序阻抗理论值转换为并网变流器在归算参考系下MIMO序阻抗理论值;基于所述并网变流器在归算参考系下MIMO序阻抗理论值对并网变流器的测量阻抗进行校核;其中,所述并网变流器的测量阻抗为并网变流器在测量参考系下的MIMO序阻抗测量值或并网变流器的等效SISO序阻抗测量值。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考虑变流器并网端口参考系相位值的任意性,克服了已有阻抗转换公式依赖于参考坐标系初相位为零这一假设条件的局限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60976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93635.8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6 , H02J3/24 , H02J3/3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场站的阻抗聚合方法和装置,通过对新能源场站内的新能源机组的二维序阻抗矩阵进行插值和坐标转换,得到新能源机组在参考坐标系下的阻抗,并按新能源场站内各集电线路的新能源机组在参考坐标系下的阻抗进行聚合,得到各集电线路的阻抗,最终根据各集电线路的阻抗确定新能源场站的阻抗。本申请考虑到每个新能源机组的阻抗,能够精确获取新能源场站的阻抗,进而实现新能源并网系统稳定性分析。而且本申请无需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即可通过新能源机组的二维序阻抗矩阵和新能源机组在参考坐标系下的阻抗实现新能源场站的阻抗聚合,易于实现,适应性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