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4783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553652.1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N1/44 , G01N27/626 , G01N21/03 ,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双脉冲激光剥蚀池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激光剥蚀分析技术领域,主壳体上端面设有飞秒激光窗口,主壳体内设有穿过样品槽的红外激光通道和CCD图像采集通道、连通样品槽的反应气通道、载气通道和样品出气通道,主壳体外壁上端设有连通样品槽且倾斜设置的光谱接口,红外激光通道两端、CCD图像采集通道两端、反应气通道一端、载气通道一端、样品出气通道一端和光谱接口一端分别位于主壳体的不同外壁上。本发明能够满足多种实验条件,使剥蚀出的氧化物样品气溶胶与反应气体在剥蚀池中得到充分反应,避免元素分馏,并能够将生成的氧气或气溶胶送入等离子体质谱检测,获得更真实、准确的样品高精度元素含量及同位素比值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51874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286178.0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N27/626 , H01J4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辅助激光双束剥蚀池包括样品池、聚焦镜、剥蚀激光器以及微波发射器,样品池顶部设有激光镜片;剥蚀激光器发射的激光依次经过聚焦镜、激光镜片进入样品池;微波发射器发射的微波通过激光镜片进入样品池,本发明通过剥蚀激光器对样品进行剥蚀后,产生大小不同的气溶胶颗粒,通过微波发射器发射的微波,使气溶胶颗粒粒径变小、蒸发最后原子化,还去掉了气溶胶颗粒中的溶剂,使更多溶质进入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中进行电离分析,从而降低检测过程中的氧化物干扰,改善元素的检出限,提高仪器的灵敏度、稳定性和分析性能,并且减小仪器的记忆效应和等离子体基体效应,得到更真实、准确的高精度元素含量和同位素比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11002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376796.6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N1/44 , G01N27/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在线溶液激光剥蚀池,属于溶液激光剥蚀技术领域,包括:三维移动平台、激光剥蚀机构和机械手;高温石墨加热板上固定有多个消解罐并通过机械手与三维移动平台固定;三维移动平台将消解罐移动至与激光剥蚀机构对应的位置,激光剥蚀机构能够对消解罐内的溶液进行激光剥蚀;通过三维移动平台按照设定程序依次对每个消解罐中的溶液样品进行剥蚀,将剥蚀出的气溶胶传输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中进行分析检测,本发明实现了从样品消解至在线激光剥蚀溶液分析进而获得数据,省去了众多中间环节,提供了一种高效、避免流程污染、节能环保、可与样品前处理自动消解设备无缝联用的自动在线溶液激光剥蚀池。
-
公开(公告)号:CN11597899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50789.6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激光剥蚀系统熔珠片的感应炉及其应用,包括:控制面板、多段智能程序控温系统、多段智能程序振动系统和炉台结构组合系统;控制面板用于控制多段智能程序控温系统和多段智能程序振动系统;多段智能程序控温系统用于调节加热功率和控制升温时间;多段智能程序振动系统用于调节振动频率;炉台结构组合系统在多段智能程序振动系统上方,用于保证加热过程的受热均匀。本申请通过制作圆形石墨母体,在其上面布局多孔,嵌套石墨坩埚,可以同时分解熔融多个样品,提高效率;其中,石墨母体被感应线圈包围,提高了石墨母体温度的均匀性,使多个石墨坩埚之间受热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590191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102215.5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N27/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海洋沉积物孔隙水中稀土元素的测试方法,属于化学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利用铁共沉淀处理孔隙水,同时利用激光剥蚀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进行检测。本发明为孔隙水样品量不足的情况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测试方案,并且所涉及到的试剂常规且便宜,不需要其他昂贵的前处理设备,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此外,本发明中微型化的样品预处理及分析模式展现出了低消耗、低污染的绿色环保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3436327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110635472.4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工作区内的多个钻孔,所述多个钻孔中的每一个钻孔均包括多个地层;基于原始标准地层表对所述钻孔的多个地层进行初次编码,生成初次地层编码;根据所述初次地层编码判断所述钻孔是否发生倒转,若所述钻孔发生倒转,则对所述初次地层编码进行二次编码,生成二级地层编码;获取所述多个钻孔的钻孔数据、地层标高和地质背景,并根据所述钻孔数据、所述地层标高和所述地质背景建立所述多个钻孔的拓扑关系;根据所述多个钻孔之间的拓扑关系和所述二级地层编码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本发明提高了建立的三维地质模型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3594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60107.8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N27/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激光剥蚀联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进行硼同位素分析的方法,属于化学分析技术领域。所述分析方法的步骤包括:利用碱性介质作为液体样品和B同位素参考标准溶液的基体进行激光剥蚀,得到样品气溶胶;或者对固体样品和以碱性介质为基体的B同位素参考标准溶液进行激光剥蚀,得到样品气溶胶;再通过载气将样品气溶胶导入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进行检测,得到样品的同位素值。该方法对液体样品做B同位素分析时,无须对目标分析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可克服严重的B同位素记忆效应;同时B同位素的参考标准溶液被证明可用作对固体样品做B原位微区同位素分析时的校正外标。
-
公开(公告)号:CN112649492B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0013402.5
申请日:2021-01-0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N27/626 , G01N1/4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于LA‑ICP‑MS的锆石U‑Pb快速定年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将传统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测试效率由20点/每小时提升至240点/每小时,分析时间由60‑80秒降低至5‑9秒,分析效率提升一个数量级。单位时间内剥蚀物质量提升,导致待测元素Pb和U的信号提升,高频率剥蚀使LA‑ICP‑MS分析低含量物质的能力得到提升;激光脉冲数仅为100‑180次,显著降低了锆石的消耗量和剥蚀坑的深度。极大地节约了地质行业相关基础地球科学研究、区域地质调查、区域矿产资源勘查的测试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436327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35472.4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工作区内的多个钻孔,所述多个钻孔中的每一个钻孔均包括多个地层;基于原始标准地层表对所述钻孔的多个地层进行初次编码,生成初次地层编码;根据所述初次地层编码判断所述钻孔是否发生倒转,若所述钻孔发生倒转,则对所述初次地层编码进行二次编码,生成二级地层编码;获取所述多个钻孔的钻孔数据、地层标高和地质背景,并根据所述钻孔数据、所述地层标高和所述地质背景建立所述多个钻孔的拓扑关系;根据所述多个钻孔之间的拓扑关系和所述二级地层编码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本发明提高了建立的三维地质模型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6477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38104.9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N27/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LA‑ICP‑MS分析的目标靶的制作方法,主要通过将多元素掺杂的固体粉末与树脂混合后,再采用离心的方法让多元素掺杂固体粉末转化为稳定的目标靶。该方法可简单、快速制备可以长期稳定使用的目标靶,特别适用于易氧化的硫化物校准标准的制备。通过该方法建立了含PGE、亲铜元素、稀土元素等47种元素的硫化银标准RPSS,RPSS中大部分元素的同质性优于10%,无明显基体效应,均匀性符合微观分析的要求,可作为LA‑ICP‑MS分析的硫化物校准标准;用LA‑ICP‑MS法测定RPSS中的元素结果与ICP‑MS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制备的硫化银标准RPSS还可用于LA‑ICP‑MS研究分析硫化物、硅酸盐和氧化物等不同基质之间的元素分馏行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