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时序InSAR误差的改正方法及相关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629384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568937.X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时序InSAR误差的改正方法及相关设备,改正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研究区域的InSAR时序相位;步骤2,基于多源信号的时空特征,在InSAR时序相位中对空间趋势误差、地形相关误差和形变信号建立联合模型,并对联合模型中的模型参数进行求解,得到空间趋势误差和地形相关误差;步骤3,将空间趋势误差和地形相关误差在InSAR时序相位中减去,得到改正后的InSAR时序形变;有效避免了各类误差单独处理时易受形变或其他误差信号影响的问题,实现了大气延迟和轨道误差的准确估计,显著提高了时序InSAR地表形变测量的精度及可靠性。

    基于深度学习的分布式散射体形变监测方法、系统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578356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05045.7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胡俊 吴文清 桂容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分布式散射体形变监测方法、系统及设备,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包括:采集目标区域的多景时间序列的SAR图像;对全部SAR图像进行配准和干涉;利用配准后的SAR图像训练SAE网络,得到分类模型;使用分类模型对时域平均SAR图像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根据分类结果提取与其对应的SAR图像中每个像素的同质像素,并记录每个像素的同质像素和位置索引;根据全部同质像素和位置索引进行相位优化和相干性估计后,计算InSAR监测点上的绝对参数。通过本公开实施方案,将深度学习影像分类的结果用于同质像素选择及分布式散射体形变监测,提高了InSAR点密度和形变监测精准度。

    基于假设检验和自适应形变模型的时序InSAR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81744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265726.8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假设检验和自适应形变模型的时序InSAR方法,包括:获取特定研究区域的时序SAR影像,对SAR影像进行配准、差分干涉、解缠,得到满足设定时空基线阈值InSAR干涉对数据集;将多主影像干涉图转化为单主影像时序相位,得到假设检验的观测数据;构建时间相关的三次函数和周期性函数组合作为原始形变模型,并将其转化为多元线性模型;根据所述观测数据对所述的多元线性模型参数进行假设检验,剔除假设检验不显著的模型参数,得到最终的形变模型;基于所述形变模型建立模型化的时序形变、地形残差与观测数据之间的观测方程并进行参数解算,得到地形残差和形变模型参数;在所述观测数据中提取出地形残差、去除大气影响,得到最终时序形变。

    一种基于邻轨数据的InSAR二维地表形变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83232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810582131.3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邻轨数据的InSAR二维地表形变监测方法。首先利用相邻轨道的SAR数据获取地表在两个不同斜距向上的地表形变测量值,然后获得相邻轨道公共区域的两个不同斜距向形变测量值,进而计算出公共区域上每一点分别在一轨和二轨的入射角和方位角,随后构造出每一点的系数矩阵,最后根据卫星的成像几何与地表形变之间的严密几何关系,忽略南北向形变,建立方程组,根据最小二乘准则求解得地表二维形变。本发明突破了无升降轨数据区域的InSAR二维形变监测的技术瓶颈,积极推动InSAR技术向实用化发展,对研究地球物理过程以及反演地质灾害参数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一种基于序贯平差的InSAR时序地表形变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61641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810739362.0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序贯平差的InSAR时序地表形变监测方法,首先获取研究区域的历史形变结果,包括时序形变,形变速率和地形残差;当有新影像观测数据加入时,利用序贯平差结合新InSAR观测数据及历史数据结果对形变成果进行更新以达到整体解算的目的。该方法突破了常规计算过程,巧妙的利用已经求解结果的历史观测数据,当有新的观测数据加入时,无需融合所有数据进行整体解算,利用序贯平差的计算思想,仅利用历史解算结果作为解算基础,结合新观测数据进行解算,即可达到整体解算的目的,其计算效率大大提高。

    一种基于邻轨数据的InSAR二维地表形变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83232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582131.3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邻轨数据的InSAR二维地表形变监测方法。首先利用相邻轨道的SAR数据获取地表在两个不同斜距向上的地表形变测量值,然后获得相邻轨道公共区域的两个不同斜距向形变测量值,进而计算出公共区域上每一点分别在一轨和二轨的入射角和方位角,随后构造出每一点的系数矩阵,最后根据卫星的成像几何与地表形变之间的严密几何关系,忽略南北向形变,建立方程组,根据最小二乘准则求解得地表二维形变。本发明突破了无升降轨数据区域的InSAR二维形变监测的技术瓶颈,积极推动InSAR技术向实用化发展,对研究地球物理过程以及反演地质灾害参数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一种利用单个InSAR干涉对获取矿区地表三维形变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27934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210440875.4

    申请日:2012-11-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单个InSAR干涉对获取矿区地表三维形变场的方法,通过利用InSAR技术获取矿区雷达视线向形变场,对视线向形变场中相干性低于解缠阈值的像素进行空间插值,得到空间连续的形变场;利用矿区工作面分布和主要影响角正切计算各像素点的主要影响半径;获取矿区水平移动系数之后,将矿区地表水平移动转换为下沉值的表达式,并按照雷达成像原理组成方程组;求解方程组,得出地表下沉值的解,然后根据下沉值计算出东西、南北方向倾斜值;最后利用东西、南北方向的倾斜值与水平移动的比例关系计算东西、南北方向的形变场;本发明突破了InSAR求解三维形变场对于数据的苛刻要求及监测费用高等制约,大大的拓宽了InSAR技术在矿区的应用空间。

    一种基于InSAR技术的矿区开采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91675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11306.2

    申请日:2013-01-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InSAR技术的矿区开采监测方法,首先通过求取与待监测矿区临近的矿区的概率积分法模型系数,通过利用InSAR技术获取的待监测矿区的雷达视线向形变场,将待监测矿区工作面的长度、宽度、厚度、开采深度、走向方位角、中心点坐标作为未知数与待监测矿区临近的矿区的概率积分法模型系数一起带入概率积分法模型,其次利用遗传算法搜索得出待监测矿区工作面的参数值;最后把遗传算法得到的工作面参数值作为模式搜索法的初始值,经过迭代搜索,得出待监测矿区的准确工作面参数值。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对矿区开采监测时只能得到开采的大致位置,不能精确地获得地下采空区详细参数信息的问题,大大拓宽了InSAR技术在矿区的应用空间,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大范围的矿区开采精细化监测的手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