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32867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80025068.2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层叠型集管通过将多个第一板状体与多个第二板状体交替地层叠并钎焊而构成,其中,在所述多个第一板状体中的在层叠方向上配置于一端的一端侧第一板状体上形成有一个第一开口,在所述多个第一板状体中的在层叠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一端侧第一板状体配置于另一端的另一端侧第一板状体上形成有多个第二开口,在所述多个第一板状体和所述多个第二板状体上形成有将所述一个第一开口与所述多个第二开口连接的连通孔,在所述多个第二板状体的未形成所述连通孔的部分形成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与大气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5229405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380076563.2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8F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78 , F25B39/00 , F28D1/0476 , F28D1/05333 , F28D2021/007 , F28D2021/0071 , F28F9/02 , F28F9/0221
Abstract: 本发明的层叠型联管箱(2)具备形成有多个第1出口流路(11A)的第1板状体(11)、以及层叠于第1板状体(11),形成有使从第1入口流路(12a)流入的制冷剂分配地流出到多个第1出口流路(11A)的分配流路(12A)的第2板状体(12),分配流路(12A)包括分支流路(12b),该分支流路(12b)具有供制冷剂流入的开口部、将开口部与位于开口部的上侧的端部连通的第1流路、和将开口部与位于开口部的下侧的端部连通的第2流路,分支流路(12b)与第1流路和第2流路的流路阻力互相相等、且第1流路和第2流路以开口部为中心点对称的状态相比,第1流路和第2流路的流动阻力之差小。
-
公开(公告)号:CN105209845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380076579.3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8F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78 , F16L41/02 , F28D1/05316 , F28D1/05366 , F28D9/0093 , F28F3/12
Abstract: 本发明的层叠型联管箱(2)具备形成有多个第1出口流路(11A)的第1板状体(11)、以及层叠于第1板状体(11),形成有使从第1入口流路(12a)流入的制冷剂分配地流出到多个第1出口流路(11A)的分配流路(12A)的第2板状体(12),分配流路(12A)包括至少1个分支流路(12b),第2板状体(12)具有形成有作为流路的槽的至少1个板状构件(23_1),该槽具有使1个支部分支成多个支部的至少1个分支部,分支流路(12b)是槽的、制冷剂流入的区域和制冷剂流出的区域以外的区域被闭塞而形成的,通过流入分支流路(12b)而被分支了的制冷剂的至少一部分,依次通过1个支部和多个支部,从槽的端部流出。
-
公开(公告)号:CN102822535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080065781.2
申请日:2010-03-3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F5/46 , C09K5/041 , C09K5/042 , C09K2205/106 , C09K2205/132 , F04F5/16 , F04F5/54 , F25B9/008 , F25B41/00 , F25B2341/0012 , F25B2500/01
Abstract: 本发明的喷射器的喷嘴部(201)的流路具有:前端细锥形部(201a),流路截面积随着趋向下游侧(箭头(11)的方向)逐渐减小;圆筒流路部(201b),从前端细锥形部(201a)的下游侧的端部起以圆筒形状以规定的长度(L2)连续;末端宽锥形部(201c),从圆筒流路部(201b)的下游侧的端部起连续,并且流路截面积随着趋向下游侧逐渐扩大。通过设置圆筒流路部(201b),能够缩短末端宽锥形部(201c)的长度(L3)。
-
公开(公告)号:CN11190268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1880091794.3
申请日:2018-05-0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热交换器具备:多个扁平管,相互在上下方向上并列;连接部,形成有供多个扁平管的一端分别连接的多个连接空间;以及制冷剂分配器,分别与多个连接空间连接,多个扁平管分别具有配置于上风侧的第一侧端部和配置于下风侧的第二侧端部,并且以第一侧端部的高度位置低于第二侧端部的高度位置的方式倾斜,多个连接空间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隔开,多个连接空间各自的下表面具有配置于上风侧的第一区域和配置于下风侧的第二区域,并且以第一区域的高度位置低于第二区域的高度位置的方式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11512099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1780097835.5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热交换器(10)的辅助热交换部(40)具有第一辅助热交换区域(411)和第二辅助热交换区域(412)。主热交换部(30)具有第一主热交换区域(311)、第二主热交换区域(312)、第三主热交换区域(313)和第四主热交换区域(314)。第一辅助热交换区域(411)、第一主热交换区域(311)及第三主热交换区域(313)各自配置在比第二辅助热交换区域(412)、第二主热交换区域(312)及第四主热交换区域(314)各自靠流动方向的上风处。当热交换器(10)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时,辅助热交换部(40)和主热交换部(30)构成为,制冷剂依次在第一辅助热交换区域(411)、第二辅助热交换区域(412)、第一主热交换区域(311)、第二主热交换区域(312)、第四主热交换区域(314)、第三主热交换区域(313)中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64659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980094530.8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抑制排放水容易滞留的换热器下部的冻结,削减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量的冷冻循环装置。本发明的冷冻循环装置具备制冷剂回路(1),所述制冷剂回路(1)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有压缩机、第1膨胀装置和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第1换热器。第1换热器具备第1换热部和第2换热部,所述第2换热部在制冷剂回路内与第1换热部串联地连接。第1膨胀装置在制冷剂回路内与第2换热部并联地连接,第2换热部位于第1换热部的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11512099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780097835.5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热交换器(10)的辅助热交换部(40)具有第一辅助热交换区域(411)和第二辅助热交换区域(412)。主热交换部(30)具有第一主热交换区域(311)、第二主热交换区域(312)、第三主热交换区域(313)和第四主热交换区域(314)。第一辅助热交换区域(411)、第一主热交换区域(311)及第三主热交换区域(313)各自配置在比第二辅助热交换区域(412)、第二主热交换区域(312)及第四主热交换区域(314)各自靠流动方向的上风处。当热交换器(10)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时,辅助热交换部(40)和主热交换部(30)构成为,制冷剂依次在第一辅助热交换区域(411)、第二辅助热交换区域(412)、第一主热交换区域(311)、第二主热交换区域(312)、第四主热交换区域(314)、第三主热交换区域(313)中流动。
-
-
公开(公告)号:CN110945299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780093398.X
申请日:2017-08-03
Abstract: 在热交换器中,制冷剂分配器具有气液分离部和分配部,该气液分离部具有将气液混合制冷剂分离成液体制冷剂和气体制冷剂的功能,该分配部设置于气液分离部。在分配部连接有多个传热管。多个传热管向着第一方向排列,并且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分别延伸。在沿着与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分别正交的方向观察制冷剂分配器时,第一空间形成部与多个传热管的区域重叠。当沿着第一方向观察制冷剂分配器及传热管时,在气液分离部与传热管之间存在间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