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
    51.
    发明公开
    门窗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02191904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060820.6

    申请日:2011-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防止纱窗等功能面材的脱落的同时顺畅且可靠地拆装功能面材的门窗。在纱窗(4)的安装和拆卸时,能够通过脱落防止部件(20)防止纱窗(4)的脱落,并且在倾斜状态下,按照脱落防止部件(20)的角部(24A)、倾斜片部(24)和突出片部(23)的顺序依次与纵框立面面部(72)抵接,由此,能够防止纱窗(4)的下框(42)与拉窗的下框发生干涉,能够顺畅且可靠地实施纱窗(4)的安装作业和拆卸作业。另外,在纱窗(4)的安装时,按照脱落防止部件(20)的角部(25A)和底片部(25)的顺序依次与下框进深面部(63)抵接,由此,能够将纱窗(4)在上下方向上定位,能够更顺畅地实施安装作业。

    门窗扇及门窗扇的系列
    5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75948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0910001623.X

    申请日:2009-01-09

    Inventor: 藤井猛 龙泰之

    Abstract: 本发明的门窗扇在被横档(6)划分的窗框(5)内部中的、上侧开口区域(5A)设置上部拉窗(11)而构成上部窗(10),在下侧开口区域(5B)设置固定玻璃板(21)而构成下部窗(20),因而,仅用横档(6)就可构成划分上部窗(10)和下部窗(20)的部分,能够减小划分部分的立面尺寸。因此,划分部分的框材不显眼即可使分段窗(1)的外观良好,同时还可保证较大的上部窗(10)及下部窗(20)的开口面积。

    隔热框架材料以及门窗框
    5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75943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0910001621.0

    申请日:2009-01-09

    Inventor: 藤井猛 龙泰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热框架材料以及门窗框,由于将第二金属部件(22)的铆接片(22B)作为偏心铆接片,由铆接盘(D)推压推压面部(223)的推压力和铆接片卡合突部(221)卡合到隔热部件(23)的卡合力仅偏心偏心距离(e),作用于铆接正交方向。据此,推压力难以流向铆接片(22B)的基端侧连结部(227)侧,能够使卡合力从铆接片(22B)的前端部集中到隔热部件(23),能够抑制第二金属部件(22)的变形。因此,能够利用具有整体单板状等的任意的截面形态的第二金属部件(22),能够提高隔热框架材料的设计自由度,同时,能够使铆接装置的构造、作业工序简单化,还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四扇型双槽推拉窗
    5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740502B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510099440.8

    申请日:2005-08-26

    Inventor: 藤井猛

    Abstract: 本发明的四扇型双槽推拉窗,窗框(1)的下框(11)呈其上表面具有纵向面(11c)的台阶形状,对接窗扇(2)的下边框(21)的下表面呈钩形状,该下边框(21)的下表面和下框(11)的纵向面(11c)形成向下的凹陷部(25),该凹陷部(25)连续至对接窗扇(2)的对合边框(23)的内侧面(23a),上述下框(11)上安装窗扇挡块(6),该窗扇挡块(6)位于凹陷部(25)内。由此,对接窗扇(2)一旦移动至对接位置,对合边框(23)的内侧面(23a)与窗扇挡块(6)相接来阻挡。该窗扇挡块(6)位于凹陷部(25)内,因而不会从室内一侧、室外一侧观察到。从而形成为不会从室内一侧、室外一侧观察到在对接位置阻挡对接窗扇的窗扇挡块的四扇型双槽推拉窗。

    片层压铝质型材的制造方法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0441370C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03127202.9

    申请日:2003-09-28

    Inventor: 坪井正毅

    Abstract: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在其上整体层压树脂片材的铝质型材的制造方法和一种用于该方法的设备。经涂层的铝质型材(1)经受了通过电晕放电处理单元(10)进行的表面修整。更好的是,铝质型材上一个将要在其上层压片材一个边缘部分的表面部分进一步经受了通过一个局部放电处理单元(20)进行的局部放电处理。然后,一种片材(41)连续地层压在多个传送中的铝质型材上,接着通过一个放电切割装置(51)在铝质型材之间的一个位置对片材进行切割以形成片层压铝质型材(1a)。

    门窗设备及按压卡合构件
    5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42040A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710089732.2

    申请日:2007-03-23

    Inventor: 小泽秋夫

    Abstract: 一种门窗设备,设在上框架、下框架间的纵骨与合挺框中的任意一个具有:转动自如地设在向正面宽度方向突出的轴上的操作杆;在操纵杆的作用下而以轴为中心转动的卡合臂;设在卡合臂顶端侧的卡合部,另一个具有:与随着卡合臂转动而被移动的卡合部卡合的卡合支座部;在卡合支座部与轴之间向正面宽度方向突出、通过与卡合臂接触而对拉窗向离开纵骨的方向进行按压的按压凸部;以及对按压凸部的突出量进行调整用的调整机构。采用本发明,当拉窗闭合时,拉窗与框体的相对位置或拉窗彼此间的相对位置可容易地被调整为适当的状态。

    阻挡构件和平开窗
    5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04552A

    公开(公告)日:2005-12-07

    申请号:CN200510076081.4

    申请日:2005-05-30

    Inventor: 小泽秋夫

    Abstract: 一种能使窗扇顺畅开笔的阻挡构件及平开窗。本发明的阻挡构件(4)包括:上端部以摆动自如方式安装到窗扇(3)上、下端部设有卡合销(17)的臂部(10);以及安装到框体(2)上、且具有引导卡合销(17)的导向槽(33A)和用于将卡合销(17)导入导向槽(33A)的开口部(Q1、Q2)的导向框(30)。臂部(10)包括:安装到窗扇(3)上的基板(11);上端部以摆动自如方式安装到基板(11)上的臂部主体(12);以及安装成与基板(11)之间留有间隙、窗扇(3)关闭时将臂部主体(12)边导入所述间隙内边朝基板(11)侧推压的限制构件(13)。限制构件(13)具有将臂部主体朝基板(11)侧推压的压板(19);以及对卡合销(17)从开口部(Q2)脱出这种臂部主体(12)的摆动进行限制的限制部(18)。

    感应电动机用过载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4409C

    公开(公告)日:2005-06-01

    申请号:CN01143985.8

    申请日:2001-12-24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具有低成本的简单结构且可靠性高的感应电动机过载检测器和过载检测方法。过载检测器,包括具有进相电容器(C)的感应电动机(10)以及驱动感应电动机(10)的驱动电路(22)。过载检测器还包括用于检测感应电动机(10)的电压的电压检测装置(24)以及用于检测电压检测装置(24)所检测的电压中发生预定电压变化的电压变化检测装置(30)。电压检测器(24)检测感应电动机(10)的绕组电压EL或进相电容器(C)的电压EC。

    门窗
    59.
    发明授权
    门窗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12225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310851.6

    申请日:2014-07-02

    Inventor: 堀井崇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门窗。在使换气性能良好的同时使门窗扇相对于开口框的开度充分大。具备通过在躯体的开口缘部配设框部件而构成的开口框、和相对于开口框开关移动的门窗扇,门窗扇在将由开口框形成的开口封闭的封闭位置与从其沿着开口框的进深方向位移的换气位置之间沿着开口框的进深方向开关移动,在换气位置与从其沿着躯体的表面位移的开放位置之间沿着躯体的表面开关移动;构成开口框的右纵框具备:固定框部,安装在开口缘部,形成开口;和可动框部,经由联接部件与门窗扇联接,门窗扇在封闭位置与换气位置之间开关移动的情况下对置于固定框部而配置,容许门窗扇的开关移动,门窗扇在换气位置与开放位置之间开关移动的情况下与门窗扇一起开关移动。

    型材连接件及型材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04440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615956.2

    申请日:2014-1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涉及连接件技术领域的型材连接件及型材连接方法,型材连接件用于水平连接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合拢的方向为型材连接方向;型材连接件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将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沿着型材连接方向连接的距离调节件;第一固定件的本体上沿着型材连接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固定部和中间固定部,第二固定件的本体上设有第二固定部,中间固定部处于第二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之间;第二固定部与第二型材连接;第一固定部和中间固定部分别与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连接。本发明的型材连接件及型材连接方法用于水平连接两个型材,固定力高,且结构简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