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在线清洗功能的苯加氢预蒸发系统、工艺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534278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11246420.X

    申请日:2020-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在线清洗功能的苯加氢预蒸发系统、工艺和应用,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预蒸发器处理单元,该单元包括具有管程自循环管路和管程出料管线的预蒸发器;管程自循环管路包括一段由预蒸发器底部引出并自上部引入的管程自循环管线,其管路上有一连接管程进料管线的喷射混合器,管程出料管线连于预蒸发器上部;预蒸发器连有壳程进料、出料管线,壳程进料和出料管线经旁通管路相连,旁通管路上有第一阀;壳程进料和出料管线上设有第二阀和第三阀;中压蒸汽冷凝水注入管线与中压蒸汽注入管线接入壳程出料管线,接入管路上分别设有第四阀和第六阀,接入点位于第三阀至预蒸发器之间;还包括用于清洗后废液排放的废液排放管线。

    一种煤沥青中3,4-苯并芘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2719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011153529.9

    申请日:2020-10-26

    Inventor: 苏鸿 杜亚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沥青中3,4‑苯并芘的检测方法,包括:将煤沥青样品于30℃‑70℃温度下烘干后磨细过筛;将煤沥青试样与石英砂按照1∶5~1∶50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后,置于萃取容器中内,加入甲苯,加热回流,至回流液澄清,停止加热;冷却后,将萃取液转移至容量瓶,定容;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进样分析,外标法定量,利用标准曲线法测得3,4‑苯并芘的含量;所述色谱条件须保证3,4‑苯并芘(BaP)与其同分异构体(BeP)及其它相邻组分完全分离,同时也需足够的进样量以保证精密度。本发明可简便、准确地测定煤沥青中3,4‑苯并芘含量。甲苯对3,4‑苯并芘的萃取效率达到100%,萃取液定容后直接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无需额外的预处理。

    一种中间相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5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7920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311484535.6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间相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软化点为50~120℃的煤沥青粉末加热,待其软化后向煤沥青中通入气体,同时进行搅拌,保持4~24h后获得沥青中间品;S2,将沥青中间品置于反应釜内在常压下进行高温聚合反应,在反应过程中进行搅拌,反应结束后获得软化点为150~280℃的中间相沥青。本发明利用气体将煤沥青中的轻组分带离反应体系,从而有效调整沥青的族组分,使其分布更加均匀,改善煤沥青中间品的反应活性,并通过后续的高温聚合反应获得可调软化点的中间相沥青。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一体化电极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6528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1484537.5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一体化电极及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纺丝溶液制备,将聚合物、分散剂混合均匀后形成支撑层纺丝溶液;将聚合物、导电剂、憎水剂及分散剂混合均匀后形成微孔层纺丝溶液;将聚合物、MOFs、分散剂混合均匀后形成催化剂层纺丝溶液;S2,静电纺丝,将步骤S1中制备的三种纺丝溶液按照支撑层、微孔层和催化剂层的顺序进行高压静电纺丝得到纳米纤维膜;S3,热处理,将所述纳米纤维膜进行预氧化和碳化处理,之后经洗涤、烘干后得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一体化电极。本发明能够改善燃料电池大电流密度区的水传输和空气的传质,提高电池性能。

    一种液流电池用金属/氮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20862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10731886.6

    申请日:2023-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流电池用金属/氮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过渡金属盐和有机配体溶于溶剂中反应后,依次进行离心、洗涤和真空干燥处理后,得到金属有机骨架材料;S2,将步骤S1得到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与聚合物粉末加入到有机溶剂中,搅拌至均匀溶解后形成纺丝溶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制得MOF基纳米纤维膜;S3,将MOF基纳米纤维膜进行预氧化处理后,再与三聚氰胺粉末进行热处理后得到原位生长碳纳米管的金属/氮共掺杂一体化复合材料,即液流电池用金属/氮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液流电池用金属/氮复合材料具备较低的电阻和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可有效提高液流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针状焦原料的制备方法及针状焦和石墨化物

    公开(公告)号:CN11916189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310694827.6

    申请日:2023-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状焦原料的制备方法及针状焦,包括以下步骤:S1,将煤焦油沥青与石油系重油或石油系裂解油混配,经加热搅拌后获得混合物;S2,将所述混合物静置冷却后通过倾斜法脱除不溶性沉淀物,获得针状焦原料。本发明采用来源不同的沥青种类进行互配,互为溶剂,调整了组分的反应性和组分的连续性,能够去除一次喹啉不溶物和高沸点的组分,使煤焦油沥青向有利于各项异性组分的方向发展,得到质量高成本低的针状焦原料。

    一种焦类颗粒度在线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72208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110538706.3

    申请日:2021-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类颗粒度在线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其中焦类颗粒度在线检测系统包括筛分平台、进料转台、夹筛机械手、振动筛分机、防尘罩、电子秤、采集单元以及远程终端计算机;该焦类颗粒度在线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各工位复位,电子秤的称重清零;(2)取样,接送料,并将待筛分物料移位至筛分工位后进行筛分;(3)将筛分后的物料分级称重,并上传称重数据,随后将称重后的物料倒掉并清理筛网;(4)筛网归位至接料工位,等待下一个开始指令。该焦类颗粒度在线检测系统通过在线自动取样、筛分以及称重,整体稳定性好,检测效率高,无需人工参与,可全天候自动对成品焦颗粒度进行在线自动检测,从而实现颗粒度的实时有效跟踪。

    一种原位碳包覆补锂的硅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31555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1738666.8

    申请日:2022-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碳包覆补锂的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硅碳负极材料和RCOO‑Li分散在溶剂中,搅拌均匀,60‑100℃烘干后制备出SiOx/RCOO‑Li和/或者Si/RCOO‑Li前驱体材料;所述硅碳负极材料选自SiOx或者Si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将前驱体材料,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高温热处理;升温速率为1‑10℃/分钟,碳化温度为500‑1000℃,SiOx或者Si包覆有硅酸锂和热解碳,即制备出原位碳包覆补锂的的硅碳负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还公开了该负极材料的应用。本发明的碳包覆预锂化的硅碳负极材料工艺简便,环境友好无污染,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