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13923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010495625.5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2/91 , H01R13/502 , H01R13/629 , H01R13/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插座,壳体的尾部侧壁上开设有涡旋槽,涡旋槽的起口位于壳体的尾部端面上,沿涡旋槽的轨迹方向,涡旋槽的收口处依次设置有低点和高点,安装筒安装在壳体内,且安装筒的头部与壳体的内腔头部之间设置有锥形弹簧,安装筒上开设有腰形槽,壳体的侧壁上安装有定位杆,且部分定位杆位于腰形槽内,安装筒内安装有插孔,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框体,框体内安装有可转动的锁芯组件,安装筒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锁芯组件匹配的定位结构,还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安装筒可浮动,可调节插孔插针的插合深度,改变插孔插针的接触电阻;双涡旋槽在插座插头插合时,具有导向性,在顶点处,可有效锁紧插头插座,涡旋槽可在壳体上一体加工成型,经济高效。
-
-
公开(公告)号:CN11291308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80070568.1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胡贝尔舒纳公司
IPC: H01R12/70 , H01R12/73 , H01R13/6594 , H01R24/50 , H01R12/91 , H01R24/54 , H01R10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组件(1),该板对板连接器组件(1)包括:第一连接器(2),该第一连接器(2)适于布置在第一印刷电路板(3)上;以及第二连接器(4),该第二连接器(4)适于布置在第二印刷电路板(5)上。适配器(6)在安装位置中布置在第一连接器(2)与第二连接器(4)之间并互连到第一连接器(2)和第二连接器(4)。适配器(6)包括适配器内导体(7)和适配器外导体(8)。适配器外导体(8)与适配器内导体(7)分开布置并且包括孔(18),适配器内导体(7)布置在该孔(18)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63604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76263.1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弹性免焊表贴射频模块、射频接触件以及插座,该弹性免焊表贴射频模块包括表贴射频接触件和射频固定模块,其中所述射频固定模块与背板固定并能相对背板轴向弹性浮动,所述表贴射频接触件装配在射频固定模块的安装孔内并具有通过前端能够轴向浮动的浮动端与背板弹性连接的内导体。本发明通过具有轴向浮动功能的射频接触件内导体实现接触件内导体和背板焊盘的弹性接触,且该内导体回退时压缩弹簧以提供适当的正压力,保证弹性接触可靠;通过射频固定模块与背板的弹性浮动连接实现接触件外壳体与背板的弹性连接,同时射频固定模块还通过螺柱实现与背板的可浮动固定,既保证每路射频孔位与背板焊盘的对位精度,又需提供足够的锁紧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542714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0657703.7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幡雄介
IPC: H01R12/91 , H01R12/70 , H01R12/71 , H01R13/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浮动连接器。插座连接器5包括固定壳体6、可移动壳体7、横跨固定壳体6和可移动壳体7设置的多个插座触点8、以及限制可移动壳体7从固定壳体6向上运动的插座压紧部9。可移动壳体7相对于固定壳体6在多个插座触点8的间距方向上可移动。插座压紧部9包括:两个壳体固定部21,该两个壳体固定部待固定到固定壳体6、以及弹性变形部20,该弹性变形部由壳体固定部21支承并在插入和移除方向上与可移动壳体7相对。弹性变形部20在间距方向上与可移动壳体7相对,并且在间距方向上可弹性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2421273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110978.5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安费诺奥罗拉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Inventor: 韩奇
IPC: H01R12/91 , H01R13/02 , H01R13/65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浮动板对板连接器浮动端子结构,包括外胶芯(3)、内胶芯(1)、固定片(2)和金属连接端子(4),外胶芯(3)的中间镂空,在外胶芯(3)的中间镂空处设置内胶芯,在内胶芯内部设有凹槽(7),在凹槽(7)的两侧设有均匀排布的连接槽(5),在连接槽(5)内设置金属连接端子,连接槽(5)的宽度大于金属连接端子的宽度,且连接槽底部和金属连接端子固定连接;外胶芯和固定片固定连接。本发明相对传统的板对板浮动端子,采用了全下料无折弯方式,将浮动端子即金属连接端子冲裁成S型,既满足了产品所需的浮动功能,也消除了多次折弯方式导致的不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76304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880021440.1
申请日:2018-03-09
Applicant: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伊藤安一
IPC: H01R13/631 , H01R12/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与对象侧连接器嵌合时,能够吸收错位及倾斜的连接器,且能够抑制连接器的大型化。连接器(20)的可动触头(28)具有上侧触点(300、320)、下侧触点(302、322)、上侧夹持部(304、324)、下侧夹持部(306、326)、上侧弹簧部(342)、下侧弹簧部(344)和两个连结部(312、332)。上侧触点(300、320)和下侧触点(302、322)通过上侧弹簧部(342)和下侧弹簧部(344)的弹性变形可彼此独立地移动。第二位置(P2)的上侧弹簧部(342)的上侧第二宽度(WU2)比第一位置(P1)的上侧弹簧部(342)的上侧第一宽度(WU1)小。第二位置(P2)的下侧弹簧部(344)的下侧第二宽度(WL2)比第一位置(P1)的下侧弹簧部(344)的下侧第一宽度(WL1)小。
-
公开(公告)号:CN11161392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95625.5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1R12/91 , H01R13/502 , H01R13/629 , H01R13/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插座,壳体的尾部侧壁上开设有涡旋槽,涡旋槽的起口位于壳体的尾部端面上,沿涡旋槽的轨迹方向,涡旋槽的收口处依次设置有低点和高点,安装板安装在壳体内,且安装板的头部与壳体的内腔头部之间设置有锥形弹簧,安装板上开设有腰形槽,壳体的侧壁上安装有定位杆,且部分定位杆位于腰形槽内,安装板内安装有插孔,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框体,框体内安装有可转动的锁芯组件,安装板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锁芯组件匹配的定位结构,还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安装板可浮动,可调节插孔插针的插合深度,改变插孔插针的接触电阻;双涡旋槽在插座插头插合时,具有导向性,在顶点处,可有效锁紧插头插座,涡旋槽可在壳体上一体加工成型,经济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149037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478875.8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西安艾力特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IPC: H01R12/91 , H01R13/631 , H01R24/50 , H01R13/502 , H01R13/508 , H01R13/516 , H01R13/40 , H01R13/02
Abstract: 一种能够实现内外导体双浮动的连接器,包括若干节由弹性结构件将端部连接在一起的内导体,弹性结构件与内导体间隙配合的安装在绝缘介质的内孔中,内导体受力后能够在绝缘介质的内孔中自由压缩或归位;绝缘介质的外部设置外壳,外壳由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组成,第一外壳将绝缘介质的周面包覆,第二外壳为底面敞开的筒状结构,第二外壳相对于第一外壳间隙配合的插入到第一外壳当中,且第二外壳插入第一外壳一端的端部外缘设有台阶,第一外壳上开设有能够容纳该台阶并提供第二外壳轴向移动空间的台阶孔,台阶孔当中设有弹簧,弹簧对第二外壳的端面进行轴向压缩或复位。本发明能够方便产品的连接与拆卸。
-
公开(公告)号:CN111342255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53306.6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东莞市鼎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育标
IPC: H01R12/91 , H01R12/71 , H01R13/02 , H01R13/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浮动连接器。所述浮动连接器,包括:底座;多个五金片,多个所述五金片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五金片包括U形弹性臂,所述U形弹性臂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连接部和焊脚;上侧座,所述上侧座通过五金片连接于所述底座上;两个所述定位柱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底部的所述焊脚一端贯穿底座且延伸至所述底座的外部。本发明提供的浮动连接器具有利用U形弹性臂的弹性变形,使上侧座在活动空间内可进行X轴与Y轴方向活动,同时可以四个方向移动,更加便于吸收电路板之间的偏差或者与配对连接器的嵌合位置的偏差,且五金片中连接部设置更大的接触面,可通过更大的电流,以保护产品的可靠性与更广的兼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