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88047A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200510074522.7
申请日:2005-05-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4/04
Abstract: 锂锰电池二氧化锰/银复合阴极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锂锰电池阴极,提供一种在大电流放电条件下能提供高比容量和高比能量的锂锰电池二氧化锰/银复合阴极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将电解二氧化锰热处理后倒入镀银液中,镀银温度12~40℃,搅拌后过滤并洗涤,真空干燥后制成二氧化锰/银复合材料;制备电极采用泡沫镍填充方法,将二氧化锰/银复合材料和乙炔黑混合均匀,加入PTFE乳液,调成均匀的粘状物,将其填充在泡沫镍内,烘干,压制成型,再真空烘干。二氧化锰的导电性能差,附在其表面具有高电导率的银大大改善了阴极的导电性,使得二氧化锰电极在大电流放电条件下的比容量和比能量获得大幅度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85257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17460.3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策略的优化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终端,该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电池的动力学参数;基于所述动力学参数,建立动力学参数与析晶点之间的关联模型;测定电池的析晶点,修正所述关联模型;根据修正后的关联模型获得充电策略;其中,所述电池为二次电池。本发明不仅从原理出发提出了一种电池充电策略的优化模型,而且还能够实时监测电池状态,并根据电池的老化程度动态调整充电策略。通过机器学习算法预测电池的老化趋势,并据此优化充电参数,可以延长电池寿命并保证充电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37748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1163558.2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分子式为A2+xZrCl6‑zCz,其中,0<x≤1,0<z≤1,A为Li或Na,C为O或S。本发明的离子电导率大于1×10‑3 S cm‑1,具有良好的耐氧化性,且合成工艺简单,提供的卤化物电解质性能优异,有良好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230735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891343.0
申请日:2023-07-19
IPC: H01M4/13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包括三元正极材料的多晶颗粒,包含多个一次颗粒;以及改性材料,位于所述多晶颗粒的表面和/或所述一次颗粒间的晶界界面上,所述改性材料包含正5价或正6价的过渡金属的氧化物。通过采用本发明的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避免了材料循环过程中二次颗粒的开裂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了三元正极材料的机械强度和结构稳定性,同时显著提升了三元正极材料的高温循环稳定性并且有效降低了由其制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的阻抗增长。
-
-
公开(公告)号:CN114577867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10136003.2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化碳材料常量级克容量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氟化碳材料过100‑1000目筛后,用压样盒制作样品,用粉末色差仪测试其的白度值;(2)将步骤(1)所得的白度值作为x,代入R2=0.98的y=kx+b中,获得y值,该y值即为所述氟化碳材料的常量级克容量。本发明通过氟化碳材料的白度来判断氟化碳材料的常量级克容量,实验步骤简单,过程容易控制,操作人员容易掌握,结果不易受人为因素影响,所使用的仪器便宜易操作,可以大大提高材料工艺开发的进度,特别适合研发初期氟化碳材料的合成工艺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69595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1614315.7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厦门大学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硼和磷的新型电解液添加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新型电解液添加剂的结构选自下式(I)、(II)和(III)中的至少一种:其中,M独立地选自Li、Na、K、Rb、Cs、Ca、Mg;n为1或2。本发明的新型电解液添加剂具有改善二次电池的循环性能、高温储存性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764740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86664.0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10/0569 , H01M10/0567 , H01M10/0568 , H01M10/05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解液,包括有机物或该有机物可作为纯溶剂、共溶剂或添加剂;该电解液还有锂盐和其他溶剂、添加剂,可用于电池体系,提高电池的放电电压平台(平均放电电压),特别是以氟化碳或金属氟化物为正极的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0970655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1274907.6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纳米固体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将钛盐、水混合过滤得到沉淀物,然后将所述沉淀物、酸混合得到钛盐溶液;将所述钛盐溶液、锂盐、铝盐混合后再与含磷酸根的溶液混合得到溶胶,然后将所述溶胶、交联剂和引发剂混合得到凝胶前驱体;将所述凝胶前驱体干燥后研磨,然后在惰性气氛下高温烧结,再在氧化性气氛下煅烧得到纳米固体电解质Li1+xAlxTi2‑x(PO4)3,其中0<X<1。纳米固体电解质,使用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锂离子电池,使用所述的纳米固体电解质制得。本申请提供的纳米固体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纳米固体电解质,粒径分布均匀,颗粒之间差异小,形貌规则有序。
-
公开(公告)号:CN110243855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910596873.6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4/08 , G01R31/3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极片反应均匀性的检测方法,包括:将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进行锂的固体核磁共振测试;计算核磁共振曲线拟合图中位于化学位移10~20ppm的特征峰和化学位移40~50ppm的特征峰的面积比。该检测方法结果客观、准确。本发明还公开了多个锂离子电池的电极片反应均匀性的比较方法,包括:将多个锂离子电池以相同的充电倍率充电至大于或等于50%的相同荷电状态后,取每个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片进行锂的固体核磁共振测试;计算每个负极片的核磁共振曲线拟合图中位于化学位移10~20ppm的特征峰和化学位移40~50ppm的特征峰的面积比;比较多组面积比值的大小。该方法比较结果更准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