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62399B
公开(公告)日:2020-03-03
申请号:CN201580011350.0
申请日:2015-03-20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对供转矩传递单元卡合的杯状构件和轴构件进行焊接而成的等速万向联轴器的外侧联轴器构件的制造方法中,杯状构件与轴构件由中碳钢形成,作为杯状构件,准备在通过锻造加工而一体地形成筒状部和底部,在机械加工工序中在底部的外表面形成了接合用端面的杯状构件,作为轴构件,准备在机械加工工序中形成了与杯状构件的底部接合的接合用端面的轴构件,使杯状构件的接合用端面与轴构件的接合用端面对接,从杯状构件的外侧沿径向向对接部照射射束而进行焊接,将杯状构件的接合用端面的外径针对每个联轴器尺寸而设为相同尺寸,包括超声波探伤检查工序,在杯状构件与轴构件的接合用端面中的一方的接合用端面的内径侧设置比另一方的接合用端面的内径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面,在该状态下进行焊接之后,从具有另一方的接合用端面的构件的表面侧进行探伤。
-
公开(公告)号:CN110446872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80018851.5
申请日:2018-03-08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PC: F16D3/20 , F16D3/2245 , F16D3/227
Abstract: 后轮用驱动轴(1)具备固定式等速万向联轴器(3)、滑动式等速万向联轴器(2)、以及将它们连结的中间轴(4)。将固定式等速万向联轴器(3)的滚珠(33)的分度圆直径(PCDBALL(f))与滚珠(33)的直径(DBALL(f))之比(PCDBALL(f)/DBALL(f))设为3.70~3.87。将滑动式等速万向联轴器(2)的滚珠(23)的分度圆直径(PCDBALL(s))与滚珠(23)的直径(DBALL(s))之比(PCDBALL(s)/DBALL(s))设为3.3~3.6。
-
公开(公告)号:CN106457472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580032594.7
申请日:2015-05-20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外侧联轴器构件的制造方法、等速万向联轴器的外侧联轴器构件。在通过使杯状构件(12a)与轴构件(13a)的接合用端面(50、51)彼此对接并从外径侧照射高能密度束流来进行对接焊接时,通过预先在轴构件(13a)的接合用端面(51)的内径侧设置凹陷(52、53),从而在对接焊接之后获得在内径侧具有封闭了的空洞部的焊接部(49)。杯状构件(12a)的接合用端面(50)(突出面(50a))比轴构件(13a)的接合用端面(51)的内径(E)向内径侧突出。由此,能谋求将杯状构件(12a)与轴构件(13a)接合而制造的等速万向联轴器(10)的外侧联轴器构件(11)的接合部(74)的强度、品质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848015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80040352.7
申请日:2016-06-20
Abstract: 在轴部(60)具有多个扩径部(61、62)的等速万向联轴器(10、20)的轴构件(13a)的锻造方法的特征在于,锻造方法是在预先成形有多个扩径部(61、62)中的一部分扩径部(61)的毛坯(B′)上成形剩余部分的扩径部(62)的方法,作为成形剩余部分的扩径部(62)的模具,具备:冲头(81);收容毛坯(B″)的一部分扩径部(61)以及轴部(60)且具有成形面(83a)的分割冲模(83);以及载置毛坯(B″)的一部分扩径部(61)且支承冲头(81)的加压力的工件支承构件(84),在将成形有一部分扩径部(61)的毛坯(B″)载置于工件支承构件(84)之后,合上分割冲模(83)而在径向上约束毛坯(B″),在该状态下,利用冲头(81)的加压力使毛坯(B″)充满于分割冲模的成形面(83a)来成形剩余部分的扩径部(62)。
-
公开(公告)号:CN107002768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31699.0
申请日:2015-05-20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等速万向联轴器的外侧联轴器构件(11、112)的杯状部(12、122)和轴部(13)由独立构件构成,杯状部(12、122)在内周形成有供转矩传递元件(19、41)卡合的滚道槽(30、302),轴部(13)形成在杯状部(12、122)的底部,并且外侧联轴器构件(11、112)通过对形成杯状部(12、122)的杯状构件(12a、12a1、12a2)与形成轴部(13)的轴构件(13a)进行焊接而成,该等速万向联轴器的外侧联轴器构件(11、112)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杯状构件(12a、12a1、12a2)和轴构件(13a)由中碳钢形成,作为杯状构件(12a、12a1、12a2),准备在通过锻造加工而一体地形成杯状构件的筒状部(12a1、12a11、12a12)和底部(12a2、12a21、12a22)之后,在机械加工工序中在底部的外表面形成了接合用端面(50、501)的杯状构件(12a、12a1、12a2),作为轴构件(13a),准备在机械加工工序中形成了与杯状构件(12a、12a1、12a2)的底部(12a2、12a21、12a22)接合的接合用端面(51)的轴构件(13a),使杯状构件(12a、12a1、12a2)的接合用端面(50、501)与轴构件(13a)的接合用端面(51)对接,从杯状构件(12a、12a1、12a2)的接合用端面(50、501)与轴构件(13a)的接合用端面(51)的对接部的外侧沿径向照射射束而进行焊接,在杯状构件(12a、12a1、12a2、12a3)的接合用端面(50、501、502、503)的外径(B1、B11、B12、B13)与轴构件(13a、13a1、13a3、13b)的接合用端面(51、511、513)的外径(B2、B21、B23)之间设置尺寸差。
-
公开(公告)号:CN106062399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580011350.0
申请日:2015-03-20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对供转矩传递单元卡合的杯状构件和轴构件进行焊接而成的等速万向联轴器的外侧联轴器构件的制造方法中,杯状构件与轴构件由中碳钢形成,作为杯状构件,准备在通过锻造加工而一体地形成筒状部和底部,在机械加工工序中在底部的外表面形成了接合用端面的杯状构件,作为轴构件,准备在机械加工工序中形成了与杯状构件的底部接合的接合用端面的轴构件,使杯状构件的接合用端面与轴构件的接合用端面对接,从杯状构件的外侧沿径向向对接部照射射束而进行焊接,将杯状构件的接合用端面的外径针对每个联轴器尺寸而设为相同尺寸,包括超声波探伤检查工序,在杯状构件与轴构件的接合用端面中的一方的接合用端面的内径侧设置比另一方的接合用端面的内径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面,在该状态下进行焊接之后,从具有另一方的接合用端面的构件的表面侧进行探伤。
-
公开(公告)号:CN101835999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0880112452.1
申请日:2008-10-08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3/2245 , F16D230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定式等速万向接头,其即使在全角度域中也可以得到基于滚珠滚动的耐磨损性稳定的高疲劳强度。固定式等速万向接头具有:外侧接头部件,其在内周面(21)形成有多个滚道槽(22);内侧接头部件,其在外周面(24)形成有多个滚道槽(25);多个滚珠(27),它们介于外侧接头部件的滚道槽(22)和内侧接头部件的滚道槽(25)之间来传递转矩;以及隔圈(28),其具有收容该滚珠(27)的凹袋(29)并且被安装在外侧接头部件和内侧接头部件之间。当取最大工作角时,滚珠(27)滚动至外侧接头部件的滚道槽开口端部(22a)。在外侧接头部件的滚道槽(22)上形成从滚道槽内侧至滚道槽开口端部的硬化层(S1)。滚道槽开口端部(22a)处的硬化层(S1)的厚度比其他的部位的硬化层厚度薄。
-
公开(公告)号:CN102046996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0980120337.3
申请日:2009-05-01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3/2245 , F16D3/223 , F16D2003/223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即使在超过非预期的高角度动作时、特别是在接头的使用中假定的角度的情况下,也能够缓和滚珠与边缘部的干涉时的应力,在边缘部上难以产生缺损,能够使接头整体的寿命提高的固定式等速万向接头。该固定式等速万向接头具有:在内径面(21)上形成有多个轨道槽(22)的外侧接头部件;在外径面(24)上形成多个轨道槽(25)的内侧接头部件;介于外侧接头部件的轨道槽(22)与内侧接头部件的轨道槽(25)之间并传递转矩的多个滚珠(27);保持滚珠(27)的保持器(28)。在外侧接头部件的轨道槽(22)的轨道入口端(22a)中,至少在滚珠接触点对应部位上设有切开圆弧部(32)。
-
公开(公告)号:CN101836002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880112461.0
申请日:2008-09-24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林正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3/2245 , F16D2003/223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万向接头,即使为了实现轻量、紧凑化而使内圈的壁厚变薄,在高动作角、高转矩载荷时,也可以确保内圈的足够的强度。所述万向接头具有:外圈(10),其在内周面(12)上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多个滚道槽(14);内圈(20),其在外周面(22)上形成有与外圈(10)的滚道槽(14)成对地沿轴向延伸的多个滚道槽(24),并且具有在内周面形成了沿轴向延伸的花键(28)的轴孔(26);多个滚珠(30),它们介于外圈(10)的滚道槽(14)和内圈(20)的滚道槽(24)之间来传递转矩;以及隔圈(40),其介于外圈(10)的内周面(12)和内圈(20)的外周面(22)之间来保持滚珠(30),在内圈(20)的入口侧端面(23)和轴孔(26)的花键端部(28a)之间设置轴向的台阶部(25),并形成有位于比入口侧端面(23)更靠里侧的位置的凹端面(27)。
-
公开(公告)号:CN101688563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880008546.4
申请日:2008-02-22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林正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3/224 , Y10S464/9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仰角、高负载时,也可顺畅地旋转,并可降低对保持架的过大负载,从而实现保持架的高强度化的等速万向接头。该等速万向接头具有在内球面(1)形成多个轨道槽(2)的外侧接头部件,在外球面(4)形成与外侧接头部件的轨道槽2成对的多个轨道槽(5)的内侧接头部件,介于外侧接头部件的轨道槽(2)与内侧接头部件的轨道槽(5)之间且传递转矩的多个滚珠(7)、介于外侧接头部件的内球面(1)与内侧接头部件的外球面(4)之间且保持滚珠(7)的保持架(9)。在内侧接头部件的外球面(4)的里侧端部(4a)形成比外球面(4)更后退的锥状的避让部(17),该避让部(17)以小曲率与外球面(4)平滑地连续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