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容器及其制造方法和再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6766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1980103287.1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包装容器的层叠片,该层叠片包括一对塑料片、阻隔片、阻隔区域、易剥离区域和固定区域,上述阻隔片具有可挠性并配置于上述一对塑料片之间,上述阻隔区域通过将上述一对塑料片和上述阻隔片重叠而形成,上述易剥离区域设置于上述阻隔区域,上述固定区域位于上述易剥离区域的周围,上述一对塑料片彼此直接和/或隔着上述阻隔片而固定,上述易剥离区域中的上述一对塑料片与上述阻隔片的剥离强度比上述固定区域中的上述一对塑料片彼此的直接的剥离强度和/或隔着上述阻隔片的剥离强度小,从而具有气体阻隔性的包装容器的再利用性提高。

    容器用片材
    4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4123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980005774.4

    申请日:2019-04-04

    Abstract: 一种用于多个薄膜层叠而成的可挠性容器的容器用片材,包括:第一薄膜,其包含第一基材层,所述第一基材层上涂覆有第一涂敷型阻气层,且该第一基材层由具有热封性的单一种类原材料构成;和第二薄膜,其包含第二基材层,所述第二基材层上涂覆有第二涂敷型阻气层,且该第二基材层由与所述第一基材层属于同一种类的单一种类原材料构成;所述第一薄膜与所述第二薄膜通过热封而接合,进一步,在所述第一薄膜与所述第二薄膜之间形成有局部地非接合的且能够封入气体的气体封入部。

    容器
    43.
    发明公开
    容器 无效

    公开(公告)号:CN111448146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880079175.2

    申请日:2018-10-04

    Abstract: 本发明的容器(100)具备:收纳区域(17),其是收纳内容物(18)的封闭空间;及容器主体(20),其具有包围收纳区域(17)的躯干部(11)及从躯干部(11)突出的把手部(12);其中,容器主体(20)由将多个薄膜层层叠而成的主体构成片材(21)所构成,主体构成片材(21)具有多个薄膜层彼此局部地非接合的非接合部,并且具有在非接合部中的多个薄膜层彼此的层间封入有填充材料的填充部(60),填充部(60)包含形成于躯干部(11)的第一填充部(61)、及形成于把手部(12)的第二填充部(62),第一填充部(61)与第二填充部(62)相互连通。

    薄片材料容器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5121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880056792.0

    申请日:2018-07-12

    Abstract: 薄片材料容器(C)具有容纳内容物(96)的容纳部(10a),并且由层叠薄片(120)构成。层叠薄片(120)包括内侧薄片(123);覆盖内侧薄片(123)的外侧的中间薄片(122);以及覆盖中间薄片(122)的外侧的外侧薄片(121),并且被配设于夹持容纳部(10a)的两侧。在外侧薄片(121)和中间薄片(122)的各个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能够透过可见光的透光部(34a、34b、34c)。内侧薄片(123)或内容物(96)被构成为能够通过透光部(34a、34b、34c)从薄片材料容器(C)的外侧视觉辨认。

    片材容器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25836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80052125.6

    申请日:2016-0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3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片材容器(90),其是由具有多个膜层(20a、20b、20c)的片材(20)构成的具备主体部(12)及与载置面相对配置的底部(25)的片材容器,构成主体部(12)的主体部薄片(93a)在周缘部分具备将片材(20)彼此接合的接合部(94)。在构成底部(25)的底面薄片(93b),在多个膜层(20a、20b、20c)的层间设置有非粘结区域(99)。非粘结区域(99)形成底部填充材料封入部(96b)。底部填充材料封入部(96b)包围非封入部(96j)并以环状延伸设置,且具备载置于载置面并使容器(90)自立的至少3处的突出脚部(96m)。突出脚部(96m)通过脚部形成部(100)而较底部填充材料封入部(96b)的其他部分更向载置面侧突出。

    泡沫吐出器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07078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69821.3

    申请日:2015-12-24

    Abstract: 一种泡沫吐出器(10),使经由液体流路(23)送出的内容液与空气一起通过设置于发泡流路(24)的多孔部件(29)并以发泡的状态吐出,在发泡流路(24),具备通过可旋转地保持多孔部件(29)而改变多孔部件(29)中的内容液的通过面的通过面可变机构(40)。通过面可变机构(40)包含形成于发泡流路(24)的松嵌合保持区域部(41)和以松嵌合状态安装于松嵌合保持区域部(41)的多孔部件(29)而构成。多孔部件(29)具备球状的形状,利用通过松嵌合保持区域部(41)的内容液的水流的作用,在松嵌合保持区域部(41)的内部自由旋转,从而更换通过方向的面。

    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
    4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84363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380066621.3

    申请日:2013-1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B11/047 B05B7/0018 B05B7/0037 B05B7/0062 B05B7/04

    Abstract: 一种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10),其包含:容器主体(11),其收纳内装液体;和喷嘴盖(12),其装设于容器主体(11)的口颈部(11a)且包括使通过对容器主体(11)的内部进行加压输送来的内装液体排出的排出部(13),其中,喷嘴盖(12)包括:纵向排出流路(16),其将从容器主体(11)送入的内装液体向上方送出;和前端侧排出流路喷嘴盖(12)包括主体部件(12a)和盖部件(12b),主体部件(12a)在内部具有纵向排出流路(16)。盖部件(12b)形成包含纵向排出流路(16)的正上方部分的区域的上部部件(20a),前端侧排出流路(17)具有由主体部件(12a)和盖部件(12b)形成的流路。(17),其连通纵向排出流路(16)与排出部(13)。

    带标签的管容器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84360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380068567.6

    申请日:2013-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3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标签的管容器(10),其包括:合成树脂制的筒状的管主体(11),其在一端部设置有排出口部,在填充内容物后另一端部作为末端封合部(13)被封闭;和合成树脂制的粘贴标签(14),其覆盖粘贴在管主体(11)的躯干部(12)的外周面,粘贴标签(14)延伸设置至末端封合部(13)的范围内而粘贴在躯干部(12)。在末端封合部(13)与躯干部(12)的边界线(13a)或末端封合部(13)的边界线(13a)的附近,优选设置有通过从两侧夹着该末端封合部(13)进行挤压而形成的第一挤压线状薄壁线(15a)。第一挤压线状薄壁线(15a)与末端封合部(13)的其他区域相比在厚度方向形成得较深。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