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61958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80048211.6
申请日:2013-10-11
Applicant: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1B31/04 , C08F2/44 , C08K9/04 , C08L10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1/0423 , C01B32/20 , C01B32/225 , C08F2/44 , C08G83/001 , C08K9/04 , C08L23/10 , C08L51/06 , C08L101/00 , C08L101/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便的薄片化石墨衍生物的制造方法。该薄片化石墨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含有薄片化石墨、以及通过照射活性能量线而接枝于所述薄片化石墨的反应性化合物的混合物的工序,以及,对所述混合物照射活性能量线,从而使所述反应性化合物接枝于所述薄片化石墨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3080235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180042536.4
申请日:2011-09-02
Applicant: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8L101/00 , C08J3/28 , C08K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10/02 , B82Y30/00 , C01P2002/82 , C01P2002/88 , C01P2004/20 , C01P2006/12 , C08F10/06 , C08F12/08 , C08J5/005 , C08J2323/02 , C08K3/04 , C08K3/041 , C08K9/04 , C08L23/26 , C08L25/06 , C08L51/10 , C09C1/46 , C08L23/12 , C08L23/06 , C08L69/00 , C08L33/12 , C08L77/00 , C08L3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为具有石墨烯结构的碳材料分散于合成树脂中的树脂复合材料、且机械强度高、线膨胀率低的树脂复合材料及制造上述树脂复合材料的方法。一种树脂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所述树脂复合材料含有合成树脂、具有分散于上述合成树脂中的石墨烯结构的碳材料,其中,备有如下工序:准备上述合成树脂与上述碳材料进行接枝化、上述碳材料的接枝化率为5重量%~3300重量%的树脂复合材料及含有合成树脂和具有分散于上述合成树脂中的石墨烯结构的碳材料的树脂组合物的工序;在与上述工序同时或在上述工序之后,使上述合成树脂与上述碳材料进行接枝化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3756347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10586060.1
申请日:2011-09-02
Applicant: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8L101/00 , C08L23/00 , C08K7/00 , C08K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10/02 , B82Y30/00 , C01P2002/82 , C01P2002/88 , C01P2004/20 , C01P2006/12 , C08F10/06 , C08F12/08 , C08J5/005 , C08J2323/02 , C08K3/04 , C08K3/041 , C08K9/04 , C08L23/26 , C08L25/06 , C08L51/10 , C09C1/46 , C08L23/12 , C08L23/06 , C08L69/00 , C08L33/12 , C08L77/00 , C08L3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为具有石墨烯结构的碳材料分散于合成树脂中的树脂复合材料、且机械强度高、线膨胀率低的树脂复合材料及制造上述树脂复合材料的方法。一种树脂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所述树脂复合材料含有合成树脂、具有分散于上述合成树脂中的石墨烯结构的碳材料,其中,备有如下工序:准备上述合成树脂与上述碳材料进行接枝化、上述碳材料的接枝化率为5重量%~3300重量%的树脂复合材料及含有合成树脂和具有分散于上述合成树脂中的石墨烯结构的碳材料的树脂组合物的工序;在与上述工序同时或在上述工序之后,使上述合成树脂与上述碳材料进行接枝化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3732679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80038126.7
申请日:2012-11-06
Applicant: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8L23/10 , C08K9/00 , C08L10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9/00 , B29C70/58 , C08J3/203 , C08J2323/10 , C08K3/04 , C08K3/20 , C08K7/00 , Y10T156/10 , Y10T428/25 , C08L23/10 , C08L23/12 , C08L23/06 , C08L77/00 , C08L67/00 , C08L33/12 , C08L69/00 , C08L25/06 , C08L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所含弯折及褶皱的量少的板状的薄片化石墨或氧化薄片化石墨,有效提高拉伸弹性模量等机械强度的树脂复合材料及上述树脂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所述树脂复合材料所含合成树脂和薄片化石墨或氧化薄片化石墨,其中,将所述树脂复合材料沿两个垂直的切断面进行切断时,一个所述切断面上的所述薄片化石墨或所述氧化薄片化石墨的平均曲折度和另一个所述切断面上的所述薄片化石墨或所述氧化薄片化石墨的平均曲折度的平均值小于0.3,且所述树脂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多个具有所述合成树脂和所述薄片化石墨或所述氧化薄片化石墨的树脂组合物的准备工序,和在所述准备工序之后,将多个所述树脂组合物叠合并压制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3443131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280012336.9
申请日:2012-03-26
Applicant: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8F8/00 , C08F8/42 , C08G85/00 , C08K3/04 , C08L10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8/42 , C08F8/32 , C08F110/02 , C08F110/06 , C08F112/08 , C08F120/10 , C08G63/91 , C08G64/42 , C08G69/48 , C08J7/123 , C08J2323/12 , C08J2351/06 , C08K3/04 , C08K7/00 , C08K9/06 , C08F8/46 , C08F120/14 , C08L23/1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强度优异且能够容易地制造的树脂复合材料和树脂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所述树脂复合材料是通过使热塑性树脂和具有石墨烯结构的碳材料这两者与反应性多官能化合物形成化学键而得到的,所述树脂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使所述反应性多官能化合物和所述热塑性树脂形成化学键的第1工序和使所述反应性多官能化合物和所述具有石墨烯结构的碳材料形成化学键的第2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3173031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91012.5
申请日:2011-03-18
Applicant: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3/04 , C08K2201/016 , Y10T428/2495 , Y10T428/25 , C08L2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组合物,其成形加工容易,能够得到拉伸弹性模量等机械强度、表面平滑性等外观及尺寸稳定性优异的合成树脂成形品。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含有合成树脂和薄片化石墨,所述薄片化石墨是石墨烯片的叠层体,其叠层数为150层以下且长宽比为20以上,因此具有优异的成形性,能够利用通用的成形方法来成形所需形状的合成树脂成形品。
-
公开(公告)号:CN101258190A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680032880.4
申请日:2006-09-05
Applicant: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阿尔维奥股份公司
Inventor: 乾延彦 , 山田穰二 , 爱德华·K·奥弗曼斯 , 阿曼德·A·杜伊杰森斯 , 劳伦斯·P·沃格尔斯
IPC: C08J9/06 , G10K11/16 , G10K11/1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0K11/162 , C04B26/02 , C04B2111/52 , C08J9/0061 , C08J9/0066 , C08J9/103 , C08J2300/22 , C08J2323/02 , C08J2431/00 , C04B14/368 , C04B3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良好的隔音性及成型性的隔音材料。本发明的隔音材料的特征是:在热塑性树脂发泡体中含有无机化合物,且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热塑性树脂,含有30~300重量份的无机化合物。因此,其具有良好的隔音性及成型性,可以采用公知的成型方法将其高精度地成型为与欲实施隔音处理的被隔音部件的形状相吻合的形状。所以,可以稳定地将隔音材料贴合在汽车底板、隔开发动机室与车内部的隔板等被隔音部件上,并使其与被隔音部件间基本上无间隙,从而切实地实施隔音处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