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双工位装夹结构及工装

    公开(公告)号:CN211073289U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21682903.7

    申请日:2019-10-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垂直双工位装夹结构及工装,涉及零件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零件在不同加工工位之间装夹切换耗时长,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垂直双工位装夹结构包括夹头和基座,夹头包括依次固接的固定部、颈部和嵌合部,且颈部与嵌合部为同轴的正四棱柱体,从而形成双T形卡合结构;基座上开设有T形嵌合槽,夹头能够通过颈部与嵌合部形成的T形结构可拆卸式卡接于嵌合槽。夹头的双T形结构得以实现了垂直双工位装夹时夹头与基座上同一嵌合槽适配连接,缩短待加工零件的装夹切换时间,从而实现垂直的两个加工工位的快捷转换,而且无需重新校正,提升了加工设备的稼动率,提高了加工设备的加工效率。

    连续模冲裁组件及模内出料结构和连续模

    公开(公告)号:CN211071483U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21750316.7

    申请日:2019-10-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连续模冲裁组件及模内出料结构和连续模,涉及冲压连续模领域,解决使用固定刀口导致的圆筒类零件稳定性差、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该组件中两个活动刀口相对设置并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并能彼此靠近或远离来改变刀口大小;复位弹簧将活动刀口相互推离抵压于第二限位块内侧面用于确定最大尺寸的刀口;插刀下行时能通过其底部的倒角接触相应活动刀口的顶部的倒角带动活动刀口脱离内移缩小刀口,零件切断冲头在刀口缩至最小时能与活动刀口配合用于冲裁零件;该模内出料结构和连续模均采用该种组件。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提高圆筒类钣金件生产的稳定性及生产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翻孔模具结构
    4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189617U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821564555.9

    申请日:2018-09-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翻孔模具结构,包括用于对管状结构进行冲压翻孔,包括:下模板;第一芯轴,其固定在所述下模板上,适合所述管状结构套设在其上,所述第一芯轴上设有与冲压结构的冲头对应设置的凹槽,且所述第一芯轴上还具有第一胀紧面;第二芯轴,其上设有第二胀紧面,所述第二芯轴在插入所述管状结构后,所述第二胀紧面与所述第一胀紧面胀紧配合,使所述第一芯轴的所述凹槽两侧的侧壁与所述管状结构的内壁紧密贴合。该翻孔模具结构既能保证在翻孔时与管状结构紧密贴合,又能保证翻孔完成后管状结构能顺利取下,加工出的翻边孔直壁平整度好、外观质量好,质量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模具顶出结构及具有其的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09141373U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821767315.9

    申请日:2018-10-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及具有其的模具,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模具结构模具结构复杂无法满足水杯产品的顶出需求的技术问题。该模具顶出结构包括第一推管、第二推管和推管内针,其中:第二推管设置于第一推管与推管内针之间且推管内针与第一推管能相对第二推管沿开模方向移动,第一推管与针板相连接且设置于第二推管的外围,针板能通过第一推管推动产品沿开模方向移动至产品脱模,产品与推管内针相连且产品带动推管内针沿开模方向的移动直至移动距离超过产品扣位高度后,动模固定板能阻止推管内针继续移动。本实用新型用于满足水杯产品的顶出需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模具结构
    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930544U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21537302.2

    申请日:2018-09-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结构,包括加工单元,加工单元包括:第一支撑工件,第一支撑工件具有第一容纳槽;第二支撑工件,第二支撑工件具有第二容纳槽,第二支撑工件与第一支撑工件相对地设置,以使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相配合以形成容纳腔;第一成型件,第一成型件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容纳槽内;第二成型件,第二成型件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容纳槽内,部分的第一成型件可穿设于第二成型件内,第一成型件与第二成型件相配合以用来加工成型产品;限位部,限位部与第二成型件相连接并位于第二容纳槽的槽口处,限位部用于防止第二成型件从容纳腔内退出。采用该结构的模具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模具维修难度,有效地提高了模具维修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用于螺纹模具的抽芯装置及模具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8881090U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21398296.7

    申请日:2018-08-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螺纹模具的抽芯装置及模具设备。该抽芯装置包括转动驱动组件、产品抽芯轴和直线驱动组件。产品抽芯轴与转动驱动组件驱动连接,转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产品抽芯轴转动。直线驱动组件与产品抽芯轴驱动连接,直线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产品抽芯轴沿直线运动。通过转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产品抽芯轴转动,再通过直线驱动组件驱动产品抽芯轴沿直线运动,可以实现产品抽芯轴在转动的同时实现直线运动,符合螺纹模具的使用要求。可以避免传统生产方式中手动换牙的人力及时间的耗费,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机械自动化生产,同时保证产品的螺纹成型质量。解决了传统螺纹抽芯机构产出产品质量不可控,良品率小,效率低下的问题。

    一种调节盒
    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316042U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20763347.7

    申请日:2014-12-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节盒,涉及电器技术领域。所述调节盒包括壳体和运动引线,所述运动引线从所述壳体内部穿过,所述壳体内部具有棱边,所述壳体内部的棱边为圆角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盒,所述运动引线穿过调节盒壳体,所述壳体的棱边位置采用了圆角结构,从而能够在保证整体外观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增大所述运动引线的运动空间,避免所述运动引线被调节盒挤压、摩擦导致断裂产生安全隐患。

    一种空调器及其扫风机构
    4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153942U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20453592.8

    申请日:2014-08-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扫风机构,其包括扫风叶片和扫风连杆,数片扫风叶片间隔连接在扫风连杆上的轴孔中;至少2个轴孔与扫风叶片之间为径向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在风速较大的情况下,扫风连杆与扫风叶片的径向相对运动的幅度较小,二者因摩擦所带来的异响减小。

    一种安装板组件及包含其的电控柜

    公开(公告)号:CN215989650U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22355370.5

    申请日:2021-09-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板组件及包含其的电控柜,涉及电控柜技术领域,解决了单面安装空间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该安装板组件包括安装板本体、设置在安装板本体上的旋转组件、设置在安装板本体和柜体之间的可插拔接线结构;电控柜包括柜体和安装在柜体内的安装板组件。本实用新型电控柜中的安装板能以中心为轴旋转,可实现双面安装电器元件,具有空间利用率高、体积小的特点;在安装板和柜体间设计了一种插接端子排,在需要活动时拔下插排,不仅大大提升了空间利用率、减少物料用量,且无需在柜体背后设置门用以检修,安装板检修方便,减少技术人员的工作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