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
    4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869224U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21255076.0

    申请日:2021-06-04

    Abstract: 一种断路器,包括并排设置的至少一个相极和至少一个中性极,相极包括相极手柄和与相极手柄连接的相极操作机构,所述中性极包括中性极手柄和与中性极手柄连接的中性极操作机构,所述相极的相极手柄和中性极的中性极手柄联动形成断路器手柄,所述中性极操作机构通过机构联动件与相极操作机构联动,所述中性极操作机构设有用于与机构联动件配合的脱扣联锁件,所述脱扣联锁件的转动不会触发中性极操作机构脱扣。本实用新型的脱扣联锁件在转动时不会触发中性极操作机构脱扣,使中性极无法进行自由脱扣,仅能通过其它极脱扣后通过手柄的联动进行分闸,保证了中性极晚于相极分闸。

    断路器的取电结构
    4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695100U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20587702.5

    申请日:2020-04-17

    Abstract: 一种断路器的取电结构,包括断路器单元以及设置在断路器单元一侧的辅助模块,断路器单元包括第一壳体以及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的接线机构,辅助模块包括第二壳体以及设置在第二壳体内的控制板,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一端设有取电机构,取电机构包括与断路器单元的接线机构电连接的取电片、与辅助模块的控制板电连接的送电机构和连接在取电片与送电机构之间的连接机构,所述取电片成U型结构,U型结构的取电片套在接线螺钉的螺杆两侧后,旋拧接线螺钉的螺帽将取电片压紧在接线座上,不仅能够避免在旋拧接线螺钉时带动取电片扭转,保证取电片与接线机构可靠连接,而且U型结构的取电片与接线机构接触面积更大。

    小型低压断路器
    4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349740U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21268155.8

    申请日:2019-08-07

    Abstract: 一种小型低压断路器,包括由盖体和底座构成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触头机构、操作机构、双金组件和接线座,所述双金组件的活动端在电路过载时使操作机构脱扣,驱动触头机构分闸,双金组件的固定端与接线座通过接线板连接,接线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接线板的第一连接部位于接线座的一侧,第一连接部的一个侧边设有卡位凸起,盖体内部设有与卡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凹槽,第一连接部的另一个侧边设有卡位凹槽,底座内部设有与卡为凹槽相配合的限位凸起;第二连接部穿过接线座并通过端部两侧的两个端部凸台与接线座限位配合。本实用新型的小型低压断路器的接线板与壳体稳定连接,维持了双金组件位置的稳定性,保证了产品质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小型断路器
    4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223923U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21042590.9

    申请日:2019-07-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其包括下引弧板、动触头、静触头和灭弧室,动触头与静触头相对设置,灭弧室设置在静触头和下引弧板之间,静触头和下引弧板之间形成有引弧通道A,灭弧室的电弧入口与引弧通道A相连;还包括与静触头电连接的辅助引弧板;所述静触头包括静触头引弧角,静触头引弧角包括折弯相连的引弧角第一部水平设置的引弧角第二部,引弧角第二部、下引弧板一端分别设置在灭弧室两侧,辅助引弧板设置在引弧角第二部和灭弧室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小型断路器,其辅助引弧板使灭弧室的利用效率更高,灭弧效果更好,提高了小型断路器的分断能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断路器的壳体结构
    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503884U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20961931.7

    申请日:2017-08-02

    Abstract: 一种断路器的壳体结构,其包括断路器的壳体101和连接件103,所述连接件103上设有与自攻螺钉104配合的预制底孔1031,壳体101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件103的预留槽21,自攻螺钉104通过连接件103将保护罩105与壳体101固定连接,保护罩105将连接在断路器与辅助模块之间的导线封闭,通过自攻螺钉104与连接件103配合将保护罩105与壳体101形成固定连接,具有较高的连接效率和连接强度,而且连接件103的韧性大于壳体101,在使用自攻螺钉104与连接件103形成连接时,可以有效地避免损坏壳体101。

    断路器
    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059298U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20885238.1

    申请日:2016-08-16

    Abstract: 一种断路器,包括基座和盖扣合形成的壳体,所述基座和盖之间通过铆钉连接,所述基座为凸字形,所述凸字形的基座下部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接线座凸筋,接线座凸筋围成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接线座空腔;凸字形基座两侧的肩部分别设有第一铆钉柱和第二铆钉柱,第一铆钉柱和第二铆钉柱分别位于两侧接线座凸筋的上端一侧,第一铆钉柱连接设有用于增加第一铆钉柱强度的第一加强筋。本实用新型断路器在凸字形基座两侧的肩部的第一铆钉柱上分别连接设有用于增加第一铆钉柱的第一加强筋,防止第一铆钉柱发生断裂和在压制过程中缺料,易于加工,结构稳固,成本低,断路器的整体性能稳定。

    能引弧的电磁脱扣器及小型断路器

    公开(公告)号:CN205657030U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520787838.X

    申请日:2015-10-13

    Abstract: 一种能引弧的电磁脱扣器和小型断路器,包括套在铁芯组件外的引弧导磁线圈,所述的引弧导磁线圈是由接线板、电磁线圈和设有引弧结构的导磁静触头依次连接成的一个组件。小型断路器具有能引弧的电磁脱扣器。本实用新型的电磁脱扣器和小型断路器的引弧导磁线圈由接线板和导磁静触头直接与电磁线圈连接,通过导磁静触头引弧,电磁脱扣器无需设置支架;使得结构简单、成本降低,便于自动化加工和装配,大大降低了加工和装配难度,提高了生产和装配效率,减少了电磁脱扣器电连接的点,导磁静触头将短路发生后产生的电弧连续引入至断路器的灭弧装置,提高断路器的短路保护性能。

    断路器的中性极隔弧结构
    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140910U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20857168.4

    申请日:2015-10-30

    Abstract: 断路器的中性极隔弧结构,包括安装在断路器的外壳内的静触头和安装在操作机构中的动触头,还包括枢转地安装在其外壳内的隔弧转板,所述的隔弧转板上设置有驱动端和隔弧板,所述的隔弧转板上的驱动端受动触头的分断动作的驱动带动隔弧板翻转,并且通过该翻转使隔弧板分隔在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以隔断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电弧;所述的隔弧转板上的隔弧板受动触头的闭合动作的驱动带动所述的驱动端一起复位。该装置有效解决带N极断路器产品空间小、无灭弧室而造成分断能力差的问题,提高了断路器的电气寿命和限流能力,成本低,结构更为简单。

    电涌保护器
    4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705419U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21287282.3

    申请日:2024-06-06

    Abstract: 电涌保护器,包括壳体、非线性元件、第一接线板、第二接线板、热脱离组件,非线性元件包括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电涌保护器还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热脱离组件包括弹片和指示件,第二引脚通过弹片与第二接线板电连接,弹片包括活动部和与第二接线板电连接的固定部,活动部通过可热熔的焊接部与第二引脚焊接,活动部在电涌保护器的厚度方向上层叠固定在指示件上;指示件在电涌保护器的厚度方向上层叠间隔设置在非线性元件上,并能够沿电涌保护器的厚度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本申请的电涌保护器,弹片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弹片层叠固定在指示件上组装成一体以形成层叠设置在非线性元件上的热脱离组件,层叠式装配,降低了装配难度。

    隔热支架及断路器
    5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439508U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20363450.1

    申请日:2023-0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断路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隔热支架及断路器,断路器包括外壳和磁系统,磁系统设置在外壳内,外壳包括本体,磁系统包括磁轭,断路器工作时,磁轭温度升高。该隔热支架包括第一隔热部,第一隔热部设置在磁轭与本体之间,并与磁轭和本体接触,第一隔热部能够将磁轭产生的热量吸收,降低本体的吸热总量,且第一隔热部的比热容大于本体的比热容,使得第一隔热部吸热后的温升小于本体,避免将热量传递给本体。通过设置上述隔热支架,能够将断路器的磁系统与外壳隔离起来,避免直接接触使得外壳变形、机构异位导致的非正常断电,提高了断路器工作的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