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与卡轨的安装结构和接触器

    公开(公告)号:CN205356909U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521063363.6

    申请日:2015-12-17

    Abstract: 一种电器与卡轨的安装结构,电器通过底座的底面安装于卡轨上,底座的底面两端的限位凸台之间形成与卡轨配合安装的安装槽,底面一端的限位凸台设有与卡轨上端安装配合的第一卡扣凹槽;还包括弹性元件和固定元件,弹性元件为压簧,固定元件中部设有用于安装弹性元件的开槽,弹性元件的一端与开槽的一端侧壁固定,固定元件的另一端端部向下延伸设有与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上部固定的盖子,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上部与盖子的内侧壁相抵,下部为卡轨提供弹力;卡轨上端伸入第一卡扣凹槽内与弹性元件一端下部接触压缩弹性元件产生安装紧固力,卡轨下端与底面另一端的限位凸台相抵配合使得电器安装于卡轨上。还提供了一种接触器。

    电器与卡轨的安装结构和接触器

    公开(公告)号:CN205336703U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21021164.9

    申请日:2015-12-10

    Abstract: 一种电器与卡轨的安装结构,电器通过底座的底部与卡轨安装;底座的底部两端凸出设有限位凸台,两端的限位凸台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卡轨的安装槽,底座的底部一端的限位凸台设有与卡轨的一端固定的卡扣凹槽;还包括弹性元件和固定元件,弹性元件发生弹性形变地安装于固定元件上,弹性元件中部被固定元件的凹槽台阶固定,两端伸向卡扣凹槽内对卡轨提供弹力,卡轨的一端伸入卡扣凹槽内压缩弹性元件的两端形变产生安装紧固力,另一端被底座底部另一端的限位凸台限位使得电器安装于卡轨上;固定元件设于底座的底部一端,固定元件设有防止弹性元件的中部向上侧翻的凹槽台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性能稳定,拆装方便的电器与卡轨的安装结构和接触器。

    交流接触器线圈骨架的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5335182U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21096262.9

    申请日:2015-12-24

    Abstract: 一种交流接触器线圈骨架的安装结构,包括底座和线圈骨架,所述底座的底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定位安装线圈骨架的限位件,底座的底面上还设有用于支撑安装线圈骨架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侧壁与限位件的侧壁相连接,并且限位件的高度大于支撑件的高度。所述线圈骨架的端部设有线圈安装板,所述线圈安装板的侧壁与限位件的侧壁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准确、安装简便、结构稳定的交流接触器线圈骨架的安装结构。

    交流接触器
    4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335181U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21013683.0

    申请日:2015-12-09

    Abstract: 交流接触器包括底座、线圈骨架和磁轭,所述磁轭安装在底座内,磁轭的两侧设有用于支持和缓冲磁轭的磁轭支持件,线圈骨架安装在磁轭上并沉入底座内,在线圈骨架的下端面与磁轭支持件配合处设有用于调整磁轭支持件压缩量的调整凸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流接触器,通过调整凸起和磁轭支持件的配合实现对接触器总体高度的微调,在避免线圈骨架平面与底座结构干涉的前提下,保持线圈骨架其它平面不变,线圈骨架压缩支持件的接触面增加凸出结构,留有高度调整余量,提高磁轭支持件的压缩量,避免加工制作过程造成的尺寸偏差而导致无法完成整体装配的情况,结构简单,方便装配,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接触器
    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480966U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420712165.7

    申请日:2014-11-21

    Abstract: 一种接触器,包括触头支持和衔铁。所述触头支持的一端与衔铁连接;所述衔铁上设有衔铁通孔;所述触头支持与衔铁连接一端设有衔铁安装凹槽,衔铁安装凹槽的两侧壁上设有触头支持通孔,触头支持通孔内设有凸台;所述接触器还包括弹簧片,弹簧片两端设有与凸台配合的安装孔;所述弹簧片穿过衔铁通孔,带有安装孔的两端伸出衔铁的两侧,弹簧片的两端穿过衔铁安装凹槽的两侧壁上的触头支持通孔,触头支持通孔内的凸台卡入弹簧片的安装孔内。本实用新型接触器衔铁与触头支持的弹性连接结构受到的冲击力被连接二者的弹簧片有效吸收,有效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的接触器。

    接触器
    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348627U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20747806.2

    申请日:2014-12-02

    Abstract: 一种接触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底部的电磁铁,可动铁心,静触头,触头支持和设置在触头支持上的动触头。电磁铁包括一个线圈和一个固定铁心;静触头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侧;触头支持设置在壳体的中部;动触头包括接触桥和接触桥一侧两端设置的的动触点,接触桥两端动触点与两侧静触头的静触点对应设置;触头支持的一端与可动铁心连接;可动铁心与壳体底部的电磁铁对应设置;电磁铁可驱动可动铁心带动触头支持移动,使接触桥两端动触点与两侧静触头的静触点分合;接触桥两边末端向接触桥的另一侧弯折形成引弧角,弯折后的末端为一平直段,平直段贴紧接触桥的表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工艺简单,装配效率高,成本低的接触器。

    带防尘盖的接触器
    4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103227U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20015622.2

    申请日:2013-01-11

    Abstract: 一种带防尘盖的接触器,接触器上设有通孔,防尘盖的盖板上设有第一、第二、第三挡板、第一、第二、第三腔体、第一定位筋和第二定位筋,其中第二腔体的三个相邻侧壁依次为第一挡板、第三挡板、第二挡板,在第二腔体的第四侧设有卡接凸起,卡接凸起成上大下小形状,在第三挡板顶部设有限位筋板;第一定位筋位于第一腔体内,第二定位筋位于第三腔体内,接触器上设有第一和第二凹坑、第一和第二卡接件;第一、第二定位筋分别抵在第一、第二凹坑的坑壁上,限位筋板插入接触器的第一卡接件,卡接凸起卡入接触器的第二卡接件。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盖采用上下插入方式,模具结构简单,装卸方便,外形美观、稳定性好,防尘效果好。

    接触器
    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828281U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20720187.7

    申请日:2016-07-08

    Abstract: 接触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为两端设有缺口的台阶结构,包括自下而上的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台阶结构上覆盖有形状相匹配的盖体,第一台阶的两端凸出于第二台阶的部分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每个第一安装槽内均安装有相间隔的控制端子和电源端子,且盖体上开设有与控制端子对应的第一接线口以及与电源端子对应的第二接线口,所述第二台阶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安装辅助端子的第二安装槽,且盖体上开设有第三接线口,与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的辅助端子相对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接线区域区分明显的接触器。

    接触器的灭弧装置
    4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609389U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20226230.4

    申请日:2016-03-23

    Abstract: 接触器的灭弧装置,其包括灭弧腔和安装在灭弧腔中的灭弧栅片,灭弧腔侧壁设有用于安装灭弧栅片的安装槽,灭弧栅片的两侧延伸形成插入至安装槽中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对于灭弧栅板的栅板所在水平面倾斜设置,并且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与本体的两侧之间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通过灭弧栅板两侧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与安装槽配合,可以将灭弧栅片稳定、可靠的安装在灭弧室中,而且装配时可以提示安装方向,避免装配时将灭弧栅片以错误的方向安装至灭弧室中。

    交流接触器的盖体结构
    5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564645U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20222382.7

    申请日:2016-03-22

    Abstract: 一种交流接触器的盖体结构,包括端盖,所述的端盖安装在交流接触器上用于遮挡交流接触器内的触头系统,端盖上设有与触头系统相对设置的灭弧槽,所述灭弧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引弧的跑弧通道,所述的跑弧通道用于将触头系统在灭弧槽内产生的电弧引导至灭弧槽的外部进行消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灭弧能力强、使用可靠性高、安装结构简单的交流接触器的盖体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