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热带气旋全路径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83635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092462.0

    申请日:2021-01-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热带气旋全路径模拟方法。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随机森林算法挖掘历史台风关键信息的非线性映射关系,能有效避免传统全路径模拟方法的线性回归分析拟合能力的不足。该方法对基于聚类分析生成的各类路径的整体信息建立模型,可以针对每个模型进行调试以保证学习效果,无需将计算海域划分成网格以进行大量的回归分析。随机森林算法技术手段的引进可一定程度上改进传统方法参数标定没有标准流程的缺陷。与传统模拟方法一致的是,该方法亦能对整个西北太平洋区域的热带气旋生成、行进路径、行进方向、洋面强度发展以及登陆强度衰减进行随机模拟,生成大量符合历史样本特征的热带气旋路径及强度随机事件样本集,据此进行中国沿海地区台风灾害风险的定量精细化评估,从而有效地解决局部区域历史样本不足的问题,为灾害风险的定量精细化评估奠定了基础。该方法能保证较好的准确性和普遍性,可推广到其他区域进行飓风灾害风险评估分析。

    钢筋混凝土桥梁的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19763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910524350.0

    申请日:2019-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桥梁的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其装置包括沿轨道和小车;小车上设有旋转台,旋转台顶板中心设有第一磁传感器;旋转台内贯通有导向槽,导向槽内滑动配合有齿条,导向槽的一个侧壁设有缺口,缺口内设有经第二电动机带动的齿轮,该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齿条前端设有第二磁传感器和第三电动机,第三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摆杆,第三电动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二转角编码器,摆杆自由端设有第三磁传感器;其方法的关键在于,建立极坐标,获取每个测量点的实际宽度和裂缝的宽度中心线,以获得裂缝的轮廓线。该装置及方法能精确表征裂缝走向和轮廓。

    混凝土桥梁的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和直角坐标系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19762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0524330.3

    申请日:2019-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桥梁的裂缝形态的测量装置和直角坐标系测量方法,其装置包括轨道和小车;小车车顶设有第一磁传感器,小车上设有前后两个滚珠丝杠副,每个滚珠丝杠副的滑块上设有两根齿条和带动齿条的第二电动机,每个齿条的伸出端设有第二磁传感器;小车上还设有用于测量每个滑块纵向位移量的纵向测距装置和用于测量每根齿条伸出端横向位移的横向测距装置;其方法的关键在于,获取每个测量点的实际宽度和裂缝的宽度中心线,以获得裂缝的轮廓线。该装置及方法能精确表征裂缝走向和轮廓。

    一种微纳光学保温材料、制作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438452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698028.X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李强 罗皓 仇旻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温微纳光学材料,包括多孔材料为基底,以及敷设在该基底上的金属-损耗电介质膜层;所述基底表面具有亲水性。本发明引入基于纳米孔聚乙烯薄膜与超薄光学膜层的微纳光子学保温材料,利用纳米孔聚乙烯优良透汽特性,结合表面改性手段如亲水性增强等实现微纳光子学保温材料的高可穿着性。利用超薄光学膜层实现对热辐射散射的抑制与颜色管理,同时吸收太阳光辅助人体保温。该保温材料可应用在人体热管理,建筑物节能等应用中。

    基于特征吸收光谱的气体体吸热太阳能发电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50586B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610643482.1

    申请日:2016-08-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基于特征吸收光谱的气体体吸热太阳能发电方法及装置。光能转换器件侧吸收聚焦太阳光转换为热能,热能传递到光能转换器件另侧,转换为气体工质的特征吸收峰邻近的辐射能,并向吸热腔内辐射换热。回热器出口的气体工质进入吸热腔,立体吸收辐射能,温度迅速升高。加热后的高温工质进入透平机膨胀做功,膨胀之后的工质流经回热器换热,温度降低后依次进入冷却器、压缩机和回热器,回热器出口的工质再进入吸热腔内立体加热,完成个热功转换循环。本发明采用光能转换器件,将太阳能转换为气体工质的特征吸收峰邻近的辐射能,工质直接立体吸收辐射能,大幅减少了吸热表面积,吸热器结构简单,效率高,成本低。

    一种基于损耗材料薄膜的增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570165B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510013322.4

    申请日:2015-01-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杜凯凯 李强 仇旻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损耗材料薄膜的增透系统。在光电子领域,经常需要在器件表面涂镀一层金属薄膜来添加电极或者加强表面的导电性能,而金属材料本身对光波存在较强的吸收和反射而阻止入射光入射到器件上,对于器件的性能以及光学检测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本发明利用损耗材料的物理特性,将损耗材料薄膜镀于金属薄膜上表面,通过改变损耗材料薄膜的厚度,调整原有金属薄膜的透过率,以纳米级薄膜厚度,实现对于光束的数倍的增透作用,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波长选择透过性和相应的透过率,对于光电子技术和薄膜光学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种基于二维光栅结构的全金属增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777528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108550.X

    申请日:2015-03-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曲俞睿 李强 仇旻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光栅结构的全金属增透系统。在光电子领域中,器件表面经常需要镀一层金属薄膜做电极或增加导电性,金属薄膜本身对入射光的低透过率和高反射率使得极少量入射光到达器件本身,影响器件本身的性能。本发明首次提出全金属结构的增透系统,通过在金属薄膜表面制作二维光栅结构,激发金属薄膜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实现对特定入射波长的数倍的增透作用,极大改善了器件的性能,对于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种特征吸收光谱的辐射吸热器、斯特林发动机及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89612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41485.1

    申请日:2016-08-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征吸收光谱的辐射吸热器、斯特林发动机及运行方法,所述装置可以实现斯特林发动机内部的工质气体快速吸收辐射能量,并可以在太阳能不足时,采用辅助加热方式,保证斯特林发动机稳定运行。所述的采用特征吸收光谱的气体体吸热的快速吸热型加热器主要包括加热器底座、光能转换器件、加热管、燃烧室和加热管阀门。所述的光能转换器件将太阳能转换为工质气体的特征吸收峰邻近的辐射能,工质直接立体吸收辐射能。本发明有利于增强斯特林发动机热端辐射换热、高效利用聚焦太阳光中心高温能量、减少热端死体积,解决斯特林加热器爆管等问题,提高发动机效率,实现光热互补利用,提高发动机的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