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24259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34954.9
申请日:2015-01-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易、高通量微流控化学发光纸芯片的制备及应用。采用全打印模式,在一张B5大小的普通滤纸上,批量打印出多个微流控化学发光纸芯片。打印过程包括:批量打印疏水蜡图案;熔蜡成型;批量打印化学发光试剂墨图案;批量打印氧化酶墨图案;批量打印流速调节疏水蜡图案;微流控化学发光纸芯片的激光切割;将制备的微流控化学发光纸芯片进行塑封处理。一种微流控化学发光纸芯片的现场检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塑封的微流控化学发光纸芯片放入掌上发光检测仪的暗盒中;将样品溶液滴加到进样区内;然后盖上暗盒盖,开始检测。通过依次出现的32个化学发光峰值的大小来依次判断检测的32种组分是否存在及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53562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06730.3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Abstract: 一种纸基自供能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操作简单、低成本、自供能的三维中空通道微流控纸芯片适配体传感器并成功用于现场检测。该传感器成功将生物燃料电池引入到三维中空通道微流控纸芯片上,利用生物燃料电池阴阳极对底物的催化效果自行产生电信号,摆脱对外部供能设备的限制。通过长金制备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改善电极导电性,将葡萄糖脱氢酶固定在阳极上;生物燃料电池阴极采用碳纳米管-铂纳米复合材料催化氧气还原,利用葡萄糖作为燃料;在金-阳极上发生适配体与重金属离子之间相互识别;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检测电流强度,实现对水中重金属离子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151821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71949.2
申请日:2014-07-3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083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燃料电池催化的花状多孔碳材料复合物的制备。该制备方法以花状氧化铜为模板。将上述模板与碳源先在有机溶剂中混匀,随后使用旋蒸法去除有机溶剂,将残留固体转移到管式炉中灼烧得混合花状材料。将上述混合花状材料酸溶后得花状碳材料。将上述花状碳材料与KOH混合灼烧后得到花状多孔碳材料。将上述花状多孔碳材料与贵金属前驱体混合,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反应后得到燃料电池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碳材料表面积更大,从而有效地分散活性组分,降低贵金属的用量,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04688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0465057.3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12Q1/6806 , C12N15/11
Abstract: 本专利公开一种银纳米簇原位合成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滚环扩增对目标物进行识别以及循环放大,在结合上目标物之后,启动滚环扩增过程,生成串联重复的长单链DNA序列。硝酸银溶液提供的Ag+在碱基亲和的作用下与扩增产物的长单链DNA紧密结合,在硼氢化钠的还原作用下,使Ag+还原成银原子。银原子在长单链DNA上通过一定的堆积作用原位合成银纳米簇。本发明成功构建了一种滚环扩增介导的银纳米簇原位合成的方法,通过简单的滚环扩增在识别目标物的同时为银纳米簇提供了原位合成模板,实现了荧光银纳米簇的原位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11575353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010316939.4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12Q1/6844
Abstract: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DNA网状结构灵敏检测miRNA的方法,涉及生物传感领域。通过设计结构可切换的哑铃型探针,提高了目标识别的特异性,同时又使得滚环扩增产物具有串联重复茎环结构的特点;滚环扩增产物与修饰DNA‑AuNPs杂交形成DNA网状结构,使得AuNPs发生聚集,利用动态光散射技术对AuNPs尺寸进行测量,从而实现miRNA的检测。本发明灵敏度高、特异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50101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199887.3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12M1/38 , C12M1/34 , C12M1/02 , C12M1/00 , C12Q1/684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大气压控制的芯片上试剂存送一体化的核酸检测装置,该装置包含了APSDED模块和基于智能手机的掌上分析仪两个部分,APSDED模块中的缓冲单元,提取单元和扩增室单元分别装载核酸提取、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和检测过程中所需的试剂;基于智能手机的掌上分析仪被用来检测芯片上的LAMP反应,在LAMP反应结束后加入荧光染料后,对芯片进行拍照分析。这种一体化装置的设计,实现了芯片上试剂存储和输送以及无仪器管理和检测LAMP反应,提高了平台的集成度和便携性,使平台更适应在资源受限环境下由样品到答案的检测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324100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811174274.7
申请日:2018-10-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1/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笔绘制双极电极纸芯片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传感器领域。本发明在纸基基底上利用铅笔绘制驱动电极和双极电极,双极电极的阴极首先修饰石墨烯,然后通过戊二醛固定甲胎蛋白一抗,钯金/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标记二抗,利用夹心免疫方式识别捕获甲胎蛋白,制得低成本、操作简单及背景干扰小的铅笔绘制双极电极纸芯片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0981103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201542.8
申请日:2019-03-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12Q1/6844
Abstract: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连接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快速检测肿瘤相关microRNA的方法,涉及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技术领域。在修饰链霉亲和素标记金纳米粒子薄层的纸基电化学传感器上,利用microRNA逆转录出的cDNA可以特异性识别发卡探针H1、发卡探针H2茎的突出端,从而在连接酶的作用下形成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基础结构,然后在生物素标记的引物FP、二茂铁标记的引物BP的特异性识别下进行反应放大,根据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的特异性结合将信号固定在电极上,通过检测电流的变化实现microRNA的定量分析。本方法包括电极的预处理—探针预变性—microRNA逆转录—连接环介导扩增反应—实验方法与参数—microRNA检测线测定六个步骤,操作简便快速,省时省力,成本低,高灵敏度定量检测microRNA。
-
公开(公告)号:CN109709176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140968.7
申请日:2019-02-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胎蛋白光致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利用CdS、SnS2和TiO2三种半导体材料构建级联构建传感界面,提高光电转换效率;通过(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共价偶联甲胎蛋白捕获抗体特异性识别甲胎蛋白;利用夹心方式结合碱性磷酸酶/甲胎蛋白二抗/金纳米颗粒复合物在抗坏血酸磷酸酯钠溶液中为光致电化学反应提供电子供体;利用三电极体系,波长200 nm~2500 nm的白光氙灯做光源,测定体系光电流,实现对甲胎蛋白的高选择,高灵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784658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610184950.3
申请日:2016-03-2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肿瘤相关小肽MUC1的方法,涉及荧光探针检测技术领域。利用适配体与目标小肽特异性识别的特点,设计特殊适配体序列,从而达到目标物特异性识别的目的;通过结合两种发卡结构探针的杂交反应完成信号放大的策略,从而实现目标小肽的灵敏检测。本方法包括探针预变性‑混合反应‑背景猝灭‑荧光检测等四个步骤,操作简便快速,省时省力,为肿瘤相关小肽MUC1的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