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82280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329912.4
申请日:2012-09-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8 , H01M4/62 , H01M4/13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 , H01M4/13 , H01M4/62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包括硫颗粒、导电添加剂和石墨烯;所述硫颗粒负载于所述导电添加剂的表面;所述导电添加剂和所述硫颗粒包裹于所述石墨烯中。本发明以氧化石墨烯、导电添加剂和硫颗粒为原料,将导电添加剂和硫颗粒进行热处理后进行喷雾干燥,然后将得到的导电添加剂/硫复合物与氧化石墨烯混合,采用还原剂还原氧化石墨烯,得到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在本发明提供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中,导电添加剂和硫颗粒形成导电网络,提高了正极材料的导电性;石墨烯优异的导电性进一步提高了正极材料的导电性;石墨烯还能够有效抑制多硫化物的溶解,提高了锂硫电池的循环性能;而且本发明提供的正极材料得到的锂硫电池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2208598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110123113.7
申请日:2011-05-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6 , H01M4/0404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1397 , H01M4/366 , H01M4/622 , H01M4/625 , H01M4/663 , H01M4/667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石墨烯涂层改性的锂二次电池的电极极片,包括集流体箔材,在所述集流体箔材的两面涂覆有石墨烯层,在所述石墨烯层上涂覆有电极活性材料层。本发明的石墨烯涂层改性的锂二次电池极片,所述电极极片包括集流体箔材以及在集流体箔材的两面涂覆的石墨烯层、以及涂覆在石墨烯层上的电极活性材料层,由此得到的石墨烯改性锂二次电池极片,由于石墨烯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能,因此,提高了电极极片的导电性和电池综合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石墨烯涂层改性的锂二次电池的电极极片的制作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332689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304284.9
申请日:2013-07-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石墨烯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壁碳纳米管、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得到混合反应液,所述混合反应液第一次加热,得到预氧化的碳纳米管;将所述预氧化的碳纳米管进行清洗;将清洗后的碳纳米管与插层剂混合,烘干后第二次加热,膨胀后得到石墨烯纳米带,最后将石墨烯纳米带活化处理后得到多孔石墨烯纳米带。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法所制备的多孔石墨烯纳米带,以及应用所述多孔石墨烯纳米带制备超级电容器。本发明制备多孔石墨烯纳米带的方法简单,且制备的多孔石墨烯纳米带具有较高的比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013229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92284.9
申请日:2012-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基导电油墨,包括:2wt%~25wt%导电组分;5wt%~25wt%粘结剂;0.1wt%~5wt%添加剂;0.1wt%~2wt%pH调节剂,余量为溶剂。其制备方法为:将pH调节剂分散于溶剂中,得到均一的第一混合液;将所述第一混合液与粘结剂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液;将所述第二混合液与导电组分和添加剂混合,得到石墨烯基导电油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上述导电油墨制备的柔性导电薄膜。本发明的导电油墨分散性好,导电效果好,易于印刷,价格便宜。另外,利用本发明的导电油墨制备的柔性导电薄膜,导电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850543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71240.3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8G73/02 , C08G73/06 , C08G75/02 , C08K3/04 , C08K9/00 , C08K9/04 , C08L79/02 , C08L79/04 , C08L81/02 , H01G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首先将石墨烯溶液或改性石墨烯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石墨烯微球,然后将得到的石墨烯微球与液态导电聚合物单体混合、浸润,再与含有氧化剂的酸溶液混合,进行聚合反应,经过还原处理,即可得到石墨烯/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由纳米级的导电聚合物包覆于石墨烯微球表面形成,避免了石墨烯在大电流充放电时发生团聚,从而提高其在大电流充放电时的倍率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在电流密度1A/g时首次放电容量高达1000F/g,在电流密度10A/g时首次放电容量依然高达750F/g~1000F/g,循环10000次后,比容量保持在90%。
-
公开(公告)号:CN102544502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595726.6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6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负极导电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相关的锂二次电池制备方法,这种导电添加剂为石墨烯,或由石墨烯与其它导电材料组成的混合物。该导电添加剂为石墨烯粉体,或石墨烯与其它导电材料组成的混合物粉体;也可以为在水或有机溶剂中,或在含有分散剂的水或有机溶剂中均匀分散的石墨烯或石墨烯与其它导电材料的混合物导电剂浆料。该石墨烯导电添加剂适用于锂二次电池正负极的制备,相比于目前其它导电添加剂,其对于锂二次电池高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2420323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051233.0
申请日:2011-03-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58 , H01M4/1397 ,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锂二次电池的电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极复合材料包括:锂二次电池电极活性材料、石墨烯和导电材料。由于石墨烯具有较好的电子导电性,提高了电极复合材料的电子导电性。此外,本发明提供的电极复合材料中还包括具有较高的导电性的导电材料,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电极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本发明提供的锂二次电池的电极复合材料采用锂二次电池电极活性材料、石墨烯和导电材料相复合的形式,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实验结果证明,本发明提供的电极复合材料的电子电导率可高达0.87S/cm,离子扩散系数可高达8.4×10-8cm2/S。
-
公开(公告)号:CN102237516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010154308.3
申请日:2010-04-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1391 , H01M4/48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将过渡金属源化合物、锂源化合物按化学计量比称量混合,得到混合物,该混合物组分及摩尔配比表达式为:xLi2MnO3~(1-x)LiMO2(0≤x<1),M为过渡金属元素;②在混合物加入去离子水,配成0.1~2mol/L的溶液或悬浊液,并搅拌均匀;③将配成的溶液或悬浊液经喷雾干燥得到混合粉体;④将混合粉体煅烧、冷却、研磨后即可制得正极材料层状富锂锰基氧化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本发明制备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富锂层状锰基氧化物产品粒径均匀,粒径在1~3μm左右,具有超高的比容量,初始放电容可达260mAh/g。
-
公开(公告)号:CN101599530B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910100140.5
申请日:2009-06-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C13/00 , G11C13/0069 , G11C13/025 , G11C2013/009 , G11C2213/15 , G11C2213/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阻型随机存储器的存储单元及其制备方法,该存储单元包括绝缘衬底,绝缘衬底表面设置第一电极,第一电极表面上设置具有电阻转变特性材料制成的中间层,中间层的表面设置第二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由氧化石墨烯薄膜形成,中间层的厚度范围为1~200n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中间层不采用氧化物材料,而是采用氧化石墨烯薄膜,这种结构的电阻型随机存储器在直流电压连续扫描激励下表现出优异的高低阻态之间的转变和记忆特性,其高低电阻态间的差值可大于80倍,所有器件的擦写均不需要电形成过程,这些特性表明本发明在非挥发性存储器件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599530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910100140.5
申请日:2009-06-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C13/00 , G11C13/0069 , G11C13/025 , G11C2013/009 , G11C2213/15 , G11C2213/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阻型随机存储器的存储单元及其制备方法,该存储单元包括绝缘衬底,绝缘衬底表面设置第一电极,第一电极表面上设置具有电阻转变特性材料制成的中间层,中间层的表面设置第二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由氧化石墨烯薄膜形成,中间层的厚度范围为1~200n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中间层不采用氧化物材料,而是采用氧化石墨烯薄膜,这种结构的电阻型随机存储器在直流电压连续扫描激励下表现出优异的高低阻态之间的转变和记忆特性,其高低电阻态间的差值可大于80倍,所有器件的擦写均不需要电形成过程,这些特性表明本发明在非挥发性存储器件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