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14314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80006232.2
申请日:2011-04-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10/0525 ,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C01G53/50 , H01M4/364 , H01M4/48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其包含选自下式1的至少一种化合物:(1-s-t)[Li(LiaMn(1-a-x-y)NixCoy)O2]*s[Li2CO3]*t[LiOH](1),其中0
-
公开(公告)号:CN102714308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80005665.6
申请日:2011-03-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48 , H01M10/0525 ,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B60L11/1879 , H01M4/36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Y02E60/122 , Y02T10/7005 , Y02T10/7011 , Y02T1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和具有所述正极的二次电池,所述正极包含如下物质的组合:选自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以及选自由式2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如下所示:xLi2MO3*(1-x)LiM’O2 (1)、(1-u)LiFePO4*uC (2),其中M是选自具有+4氧化数的金属中的至少一种元素,M’是选自具有6配位结构并在层状结构中稳定的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的过渡金属中的至少一种元素;0
-
公开(公告)号:CN102272987A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080004090.1
申请日:2010-01-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5 , H01M4/131 ,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602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由式1表示的锂镍氧化物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锂镍氧化物的镍含量在全部过渡金属中占至少40%,且所述锂镍氧化物的表面涂覆有熔点为80~300℃的聚合物。具有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锂二次电池具有不劣化电导率并同时保持高温稳定性、由此有效提供高充电容量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2272984A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080003977.9
申请日:2010-01-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H01M4/366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由式1表示的锂镍-锰-钴氧化物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锂镍-锰-钴氧化物的镍含量在全部过渡金属中占至少40%且在所述锂镍-锰-钴氧化物的表面涂布有离子传导性固体化合物。具有所公开的正极活性材料的锂二次电池具有不劣化电导率并同时保持高温稳定性、由此有效提供高充电容量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2265434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080003774.X
申请日:2010-01-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5 , H01M4/131 , H01M4/36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1 , H01M4/622 , Y02E6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其包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其中利用碳粒子和聚合物树脂在所述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表面对其进行涂覆,所述聚合物树脂是因锂二次电池用电解质和有机溶剂而被惰性化的物质且所述聚合物树脂具有至少80℃的熔点。具有所公开的正极活性材料的锂二次电池具有提高的倍率性能和高温稳定性的优势,从而提供了优异的单电池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265432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080003771.6
申请日:2010-01-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5 , H01M4/366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以式1表示的锂镍氧化物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锂镍氧化物的镍含量在全部过渡金属中占至少40%,且在所述锂镍氧化物的表面涂覆有不与电解质反应的化合物(“非反应性材料”)和碳材料,所述不与电解质反应的化合物选自不与电解质反应的氧化物、氮化物、硫化物、及其混合物或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300698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780002247.5
申请日:2007-05-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C01G53/50 , C01P2002/54 , C01P2002/72 , C01P2002/77 , C01P2006/11 , C01P2006/40 , C01P2006/80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Y02P20/129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制备混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方法,包括在氧气浓度为10至50%的缺氧气氛下,使Li2CO3和一种混合过渡金属前体进行固态反应,以制备具有式I LixMyO2所示组成的粉末锂混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其中M、x与y如说明书所定义。因此,由于具有给定组成的高Ni锂混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可以通过使用廉价且易于处理的原料,经简单的固态反应在空气中制备而成,本发明使得可以大规模制造锂混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并且大幅减少制造成本、且具有高制造效率。此外,所制造出来的锂混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基本上不含杂质,并因而呈现高电容量以及优良的循环稳定性,并具有显著改善的储存稳定性以及高温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082261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1010610494.7
申请日:2007-05-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91 , C01G53/00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C01G53/50 , C01P2002/54 , C01P2002/72 , C01P2002/77 , C01P2006/11 , C01P2006/40 , C01P2006/80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Y02P20/129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制备一种混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方法,包括在氧气浓度为10至50%的缺氧气氛下,使Li2CO3和一种混合过渡金属前体进行固态反应,以制备具有式I LixMyO2所示组成的粉末锂混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其中M、x与y如说明书所定义。因此,由于具有给定组成的高Ni锂混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可以通过使用廉价且易于处理的原料,经简单的固态反应在空气中制备而成,本发明使得可以大规模制造锂混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并且大幅减少制造成本、且具有高制造效率。此外,所制造出来的锂混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基本上不含杂质,并因而呈现高电容量以及优良的循环稳定性,并具有显著改善的储存稳定性以及高温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67979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80020204.2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C01G53/00 ,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10/052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制备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含有过渡金属的过渡金属氢氧化物、含锂原料和掺杂原料混合,并对它们进行第一煅烧处理,以制备掺杂有掺杂元素的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所述过渡金属包含镍(Ni)、钴(Co)和锰(Mn),所述掺杂原料包含选自如下中的至少一种掺杂元素:Al、Mg、Co、V、Ti、Zr和W;以及将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与涂覆原料混合,并对它们进行第二煅烧处理,以制备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所述涂覆原料包含选自如下中的至少一种涂覆元素:Al、Mg、Co、Ti、Zr和B,在所述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中,含有所述涂覆元素的涂层形成在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上,其中以使得在所述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中所述掺杂元素的重量与所述涂覆元素的重量的比率在0.3至7的范围内的方式引入所述掺杂原料和所述涂覆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210526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280003639.4
申请日:2012-04-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48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C01G45/1228 , C01G51/50 , C01G53/50 , C01P2004/80 , C01P2006/40 , H01M4/131 , H01M4/36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Y02E60/122 , Y02T10/7011 , Y10S903/9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改善输出的正极活性材料和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高容量正极活性材料和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其中将粒子具有不同形状和粒度的石墨和导电碳作为导电材料同时涂布至具有层状结构并由如下化学式1表示的3成分体系含锂金属氧化物和具有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的混合正极活性材料,由此改善3成分体系锂金属氧化物的高电阻和电导率不足,所述高电阻和电导率不足是由所述由如下化学式1表示的3成分体系含锂金属氧化物与具有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之间的粒度和表面积之差造成的。由此,可以改善包含所述两种材料的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低输出的问题,同时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具有宽的可利用SOC区域。[化学式1]Li1+aNixCoyMn1?x?yO2,0≤a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