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8344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180083845.X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能够有利地确保壳体的防水性、散热部与散热对象的绝缘性的新结构的电路结构体。电路结构体(10)包括:发热部件(12、14),通过通电而发热;金属板(18),连接于发热部件(12、14)的连接部(38、44),并具有散热部(26),该散热部(26)与外部的散热对象(29)进行热接触;壳体(24),收容发热部件(12、14)和金属板(18),并具有开口部(28),该开口部(28)供金属板(18)的散热部(26)向外部露出;绝缘膜(30),将壳体(24)的开口部(28)密封地固定于壳体(24)。
-
公开(公告)号:CN111052452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1880057209.8
申请日:2018-09-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503 , H01M50/593 , H01M50/588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1 , H01M10/653 , H01M10/6551 , H01M10/6553 , H01R4/58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构件(10),具备汇流条(20)、保护器部(30)以及盖(40)。汇流条(20)包括位于端子连接部间的带电部(22)。保护器部(30)具有供汇流条的带电部(22)载置的汇流条载置面(31),对带电部(22)进行绝缘保护。盖(40)与保护器部(30)结合,覆盖带电部的表面(22A)。盖(40)具有与带电部的表面(22A)抵接的抵接部(41)。抵接部(41)包括按压接触面(41A),按压接触面(41A)在盖(40)与保护器部(30)结合的状态下直接或者间接地按压于带电部的表面(22A)并且与其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952623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780045005.8
申请日:2017-07-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端子零件(20),用于在具备多个蓄电元件(BC)的蓄电模块(5)中将电线(60)与蓄电元件(BC)的电极端子(BP)连接,端子零件(20)具备:板状的端子连接部(21),其与电极端子(BP)连接;伸出部(31),其从该端子连接部(21)的缘部(25)一体地伸出;以及电线连接部(33),其设置于该伸出部(31)的顶端侧,用于连接电线(60),伸出部(31)形成为电线连接部(33)侧相对于端子连接部(21)的板面升起的升高倾斜状。
-
公开(公告)号:CN109313084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780038238.5
申请日:2017-06-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1K1/14
Abstract: 一种温度检测模块(10),其具备:温度传感器(50);传感器保持件(30),其将所述温度传感器(50)以能够使其向从测定对象离开或与测定对象接触的离开接触方向移动的方式保持;施力部件(70),其被安装于所述传感器保持件(30),以检测面与测定对象接触的方式将所述温度传感器(50)弹压;所述传感器保持件(30)具备:底座部(31);以及收纳部(40),其从所述底座部(31)向所述离开接触方向延伸,将所述温度传感器(50)以能够向所述离开接触方向移动的方式保持,所述收纳部(40)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50)之间具备容许所述温度传感器(50)倾斜的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0860352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780008512.4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金属板(10)与合成树脂部件(11)的固定结构(12),金属板(10)具有:底壁(14);以及第1压接片(15)和第2压接片(16),其从底壁(14)的两侧缘分别延伸出,并且以卷绕于合成树脂部件(11)的周围的方式压接。在合成树脂部件(11)形成有第1被压接部(18)以及第2被压接部(19),第1被压接部(18)以及第2被压接部(19)通过合成树脂部件(11)的两侧缘凹陷而形成。第1压接片(15)压接于第1被压接部(18),第2压接片(16)压接于第2被压接部(19)。
-
公开(公告)号:CN1198170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380063521.9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箱(100),具备:外壳(50),具有固定于对象物的固定壁,且设置有继电器(40)及熔断器(60);及板形状的汇流条(10),与所述固定壁相对配置,且与继电器(40)及熔断器(60)连接,其中,所述电连接箱具备多个散热板,所述多个散热板在与汇流条(10)交叉的交叉方向上立起设置,且对汇流条(10)的热量进行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1878676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80025149.2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电气设备(1)具备:继电器(30),具备继电器端子(32),通过通电而发热;及中间汇流条(50),与继电器端子(32)连接。中间汇流条(50)具备:第一汇流条片(51),具备第一内侧层叠部(52)和第一分离部(53),所述第一内侧层叠部(52)与继电器端子(32)连接,所述第一分离部(53)与第一内侧层叠部(52)相连;及第二汇流条片(61),具备第一外侧层叠部(54)和第二分离部(63),所述第一外侧层叠部(54)层叠于第一内侧层叠部(52),所述第二分离部(63)与第一外侧层叠部(54)相连且与第一分离部(53)分离地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38297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80082396.1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公开一种车载元件内电路单元,能够实现外部连接部与连接器的连接结构的简化和连接作业性的提高。车载元件内电路单元(10)具备:电路构成构件(16);外壳(18);连接用汇流条(30),具有内部连接部(22)和外部连接部(28);第一窗部(110),在外壳(18)中与内部连接部(22)及第一螺栓插通孔(152)相向;及第二窗部(112),在外壳(18)中与外部连接部(28)及第二螺栓插通孔(156)相向,第一螺栓插通孔(152)和第二螺栓插通孔(156)以将公差吸收间隙(154、158)包含在内的大小而设置,连接用汇流条(30)以能够相对于外壳(18)沿公差吸收方向位移的方式收容于外壳,第一窗部(110)以能够进行通过第一窗部(110)的螺栓紧固作业的大小而开口,第二窗部(112)以能够进行通过第二窗部(112)的螺栓紧固作业的大小而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1316548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980080967.6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04 , B60K6/40 , B60L50/50 , H02M3/00 , B60R16/02 , B60L53/00 , B60L55/00 , B60L50/40 , H01M50/20
Abstract: 一种电源装置(11),设置在车辆(10)的地板(16)的下方,具备:配线结构体(23),设置在地板(16)的下方,且使第一高电压线束(32)、第二高电压线束(33)及低电压线束(34)以沿着配线结构体(23)的方式布线;高电压蓄电装置(24),设置在配线结构体(23)的下部;第一低电压蓄电装置(25)及第二低电压蓄电装置(26),设置在配线结构体(23)的下部;以及100V充电器(27)、第一DC/DC转换器(28)及第二DC/DC转换器(29),设置在配线结构体(23)的下部。
-
公开(公告)号:CN11658344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180083835.6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能够确保散热部与散热对象的绝缘性并减少散热路径的热阻而实现散热性的提高的新结构的电路结构体。电路结构体(10)包括:发热部件(12、14),通过通电而发热;壳体(24),收容发热部件(12、14);金属板(18),连接于发热部件(12、14)的连接部(38、44),并具有散热部(26),该散热部(26)向壳体(24)外露出而与外部的散热对象(29)进行热接触;绝缘膜(30),将散热部(26)的与散热对象(29)接触的接触面(34)覆盖;及传热性填充构件(32),经由绝缘膜(30)而与散热部(26)进行热接触,配置在绝缘膜(30)与散热对象(29)之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