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电阻焊接部的汽车用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09563588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780048282.4

    申请日:2017-08-21

    Abstract: 利用高强度钢板、特别是拉伸强度超过900MPa的钢板来提供具有十字拉伸试验中的断裂形态为塞型断裂的电阻焊接部的汽车用构件。一种具有电阻焊接部的汽车用构件,其是具有固定包含至少一张具有预定的成分组成且余量由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高强度钢板的两张以上的钢板的电阻焊接部的汽车用构件,其中,电阻焊接部的热影响区中最高的硬度(HVBM)为在电阻焊时的板组中最软质的钢板上形成的电阻焊接部的熔核部的硬度(HVW)的1.1倍以上,并且,高强度钢板的在板厚直角方向上距熔核部的端部2mm以内的热影响区的、钢板组织的平均结晶粒径为3μm以下,且热影响区中最低的硬度(HVmin)为电阻焊前的高强度钢板的硬度(HVα)的90%以上。

    电阻点焊方法和焊接构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68101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980039788.8

    申请日:2019-06-17

    Abstract: 进行正式焊接和该正式焊接之前的试焊接,在该试焊接中,针对主通电的电极间电压的平均值Vtm和焊后通电的电极间电压的平均值Vtp,使它们满足0.2≤Vtp/Vtm≤1.5的关系,在上述正式焊接的主通电和焊后通电中,分别进行适应控制焊接,上述适应控制焊接将上述试焊接的主通电和焊后通电的每单位体积的瞬时发热量的时间变化曲线和每单位体积的累积发热量设定为目标值,并根据该目标值控制通电量。

    电阻点焊方法及焊接构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9721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80050956.9

    申请日:2018-08-02

    Abstract: 进行正式焊接和正式焊接前的试焊接,并且,在两种以上的焊接条件下进行试焊接,在试焊接中,进行基于恒定电流控制的预备通电和正式通电,并存储预备通电时的电极间的电特性、及正式通电时的单位体积的瞬时发热量的时间变化曲线等,在正式焊接中,以与试焊接相同的通电模式进行基于恒定电流控制的预备通电,针对各焊接条件,将该预备通电中的电极间的电特性与在试焊接的预备通电中所存储的电极间的电特性进行比较,从而设定正式焊接中的正式通电的目标值,接下来,作为正式通电,进行控制通电量的适应控制焊接。

    电阻点焊接头的制造方法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6152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880021920.8

    申请日:2018-03-27

    Abstract: 在制造使选自镀覆钢板、冷轧钢板和热轧钢板中的至少一种钢板与铝板叠合、使配置于最外侧的板中的一者为钢板且另一者为铝板的板组的电阻点焊接头时,具有以电流I1(kA)在通电时间t1(ms)期间进行通电的第一通电工序、在第一通电工序后在通电中止时间tc(ms)期间中止通电的通电中止工序和在通电中止工序后以电流I2(kA)在通电时间t2(ms)期间进行通电的第二通电工序,将所叠合的钢板的总板厚设为TFe(mm)、将与钢板接触的电极的前端曲率半径设为RFe(mm)、将与钢板接触的电极的前端直径设为DFe(mm)时,满足全部式(1)~(6)。I1<I2(1)、t1>t2(2)、t1≥40(3)、tc≥5(4)、RFe≥20(6)。

    电阻点焊装置
    4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05715B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680013283.0

    申请日:2016-03-03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喷溅的发生并形成大的熔核的电阻点焊装置。本发明的电阻点焊装置将两张以上的钢板(1、2)重叠而在一对电极(4、5)间进行焊接,具备一对电极(4、5)、测定加压力的加压力计测装置(6)、及基于由加压力计测装置(6)测定到的电极(4、5)间的加压来控制电极(4、5)间的通电的控制装置(7),控制装置(7)以使利用加压力计测装置(6)测定到的通电开始后的加压力(F)成为规定的值的方式进行控制。

    摩擦搅拌接合方法及装置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803784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780056730.5

    申请日:2017-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有效消除由被加工材料的加热不足引起的塑性流动不良,从而能够实现充分的强度、并且能够实现接合施工性的提高的摩擦搅拌接合方法及装置。在结构用钢的摩擦搅拌接合时,使用具有与钢板的动摩擦系数为0.6以下的材料的旋转工具,将旋转工具配置于钢板的一面侧和另一面侧,利用设置于旋转工具的前方的加热机构而被加热的加热区域面积的65%以上位于钢板的表面的接合中央线与下述平行于该接合中央线的直线之间,所述接合中央线为穿过旋转工具的旋转轴且平行于接合方向的直线,所述平行于该接合中央线的直线为仅向后退侧隔开与旋转工具的销部的最大半径相同的距离的直线。

    摩擦搅拌接合方法及装置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89276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780055151.9

    申请日:2017-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摩擦搅拌接合方法,其中,利用设置于沿接合方向移动的旋转工具的前方的加热机构,实施对作为被加工材料的钢板进行加热的预热处理工序,对该预热处理工序中的加热区域的表面温度、面积、位置等进行严密控制。在进行结构用钢的摩擦搅拌接合时,使用具有与钢板的动摩擦系数为0.6以下的材料的旋转工具,利用设置于旋转工具的前方的加热机构而被加热的加热区域面积的65%以上位于钢板的表面的接合中央线与平行于该接合中央线的直线之间,所述接合中央线为穿过旋转工具的旋转轴且平行于接合方向的直线,所述平行于该接合中央线的直线为仅向后退侧隔开与旋转工具的销部的最大半径相同的距离的直线。

    具有电阻焊接部的汽车用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09563588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80048282.4

    申请日:2017-08-21

    Abstract: 利用高强度钢板、特别是拉伸强度超过900MPa的钢板来提供具有十字拉伸试验中的断裂形态为塞型断裂的电阻焊接部的汽车用构件。一种具有电阻焊接部的汽车用构件,其是具有固定包含至少一张具有预定的成分组成且余量由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高强度钢板的两张以上的钢板的电阻焊接部的汽车用构件,其中,电阻焊接部的热影响区中最高的硬度(HVBM)为在电阻焊时的板组中最软质的钢板上形成的电阻焊接部的熔核部的硬度(HVW)的1.1倍以上,并且,高强度钢板的在板厚直角方向上距熔核部的端部2mm以内的热影响区的、钢板组织的平均结晶粒径为3μm以下,且热影响区中最低的硬度(HVmin)为电阻焊前的高强度钢板的硬度(HVα)的90%以上。

    电阻点焊方法
    4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792977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480065906.X

    申请日:2014-12-04

    Abstract: 在对将包括至少一张表面具有以锌为主成分的镀层的钢板的多张钢板重合而成的板组进行电阻点焊时,(1)在将重合的各钢板的合计厚度设为t,将上下电极的中心间的距离设为L时,在该t与L满足0.9×t≤L≤1.1×t这一关系式的状态下开始通电,(2)将通电分为正式通电和在此之前的初期通电,并将初期通电设为二级通电,将初期通电的第一级的通电中的电流值I1设为与正式通电中的电流值Im之间的关系下满足Im×1.1≤I1≤15.0kA的范围,将接下来的第二级的通电中的电流值I2设为满足0≤I2≤Im×0.7的无通电或低电流通电,由此,在没有分散的发生的情况下稳定地形成具有充分的直径的熔核。

    高强度钢板的摩擦搅拌接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05288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480060733.2

    申请日:2014-1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擦搅拌接合方法。在摩擦搅拌接合方法中,作为钢板,使用高强度焊接结构用钢,该高强度焊接结构用钢的成分组分调整为规定的范围,同时由下记式子(1)计算出的Pcm值满足0.18≤Pcm≤0.30,并且余部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摩擦搅拌的接合条件在如下范围:工具的转速:100rpm~1000rpm、工具的转矩:50N·m~500N·m以及接合速度:10mm/min~1000mm/min,而且由下记式子(2)定义的HI在1.5~20的范围内,并且与Pcm的关系满足下记式子(3)的范围。Pcm(%)=C+Si/30+(Mn+Cr+Cu)/20+Ni/60+Mo/15+V/10+5B……(1)HI(kJ/mm)=(6.28×RT×RS)/TS/1000……(2)1.5×109×(Pcm)13.8≤HI≤2.1×108×(Pcm)10.6……(3)。

Patent Agency Ranking